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43403发布日期:2023-12-21 12:3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光伏展业的发展,其组成的制氢电力网络规模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了更好地监管网络中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力控制系统多采用拓扑技术来展示网络中各个设备的状态。

2、目前通用的拓扑技术多采用分散布局展示各装置设备,该方式将所有节点用不同颜色标识设备类型及展示状态,并将所有设备按照连接关系进行直连,分散在中心节点周围。

3、但是,随着厂站设备升级,装置数量及安全需求的增加,监视系统对设备信息采集展示变的越发复杂,对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效率不够高。

4、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系统。

2、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系统,用于光伏离网制氢通过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柔性控制界面、边缘计算网关向变电站和电站储能设备进行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的过程,包括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光伏离网制氢终端单元、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

3、所述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用于聚类算法分析光伏离网制氢储能信息和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

4、所述光伏离网制氢终端单元,用于通过前端实时获取评估与反馈数据,将数据转发到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

5、所述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用于聚类算法进行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短期评估与反馈的柔性控制台集群,由不同独立人工智能柔性控制台组成;

6、所述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储存有系统的历史数据与操作方法;所述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用于从系统信息数据库中进行单位时间评估与反馈的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种类和数量,并发送给人工智能柔性控制台集群进行动态评估与反馈;

7、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用于接收评估与反馈指令并按指令进行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反馈评估与反馈结果;

8、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用于获取访问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请求对应的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具体位置,通过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具体位置访问预存的数据信息并按照所述柔性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存储在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服务器;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服务器,用于接收光伏离网制氢发送的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请求;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请求包括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请求包括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规范、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具体位置、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柔性控制指令,将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请求按照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具体位置发送至对应的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离网制氢发送的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转换为智能储能及触发条件写入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中,将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发送至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柔性控制界面;所述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柔性控制界面接收产线端信息,写入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中,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向边缘计算网关发送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的评估与反馈失败指令时返回评估与反馈信息不一致信息;所述边缘计算网关接收产线端信息,写入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中,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向变电站和电站储能设备发送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的评估与反馈失败指令时返回评估与反馈信息不一致信息。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接收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写入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接收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按照储能内容转移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控制信号,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的评估与反馈失败指令时返回评估与反馈信息不一致信息;电站储能设备接收评估与反馈细节,写入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接收评估与反馈优化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按照储能内容修改、调整储能规范,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的评估与反馈失败指令时返回评估与反馈信息不一致信息;研发与测试部门接收转移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控制信号、修改、调整储能规范的信息,写入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在评估与反馈过程中调用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中的信息与当前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相对比,判断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是否满足智能储能的触发条件,如果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存储的更新次数等于智能储能中约定的更新次数;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存储的更新时间等于智能储能中约定的更新时间;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的更新内存大小等于智能储能中约定的更新内存大小;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存储的评估与反馈时间等于智能储能中约定的评估与反馈时间,是则发送执行智能储能指令,否则发送评估与反馈失败指令。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对每个评估与反馈柔性控制台操作过程进行制氢电力输送监控,同时还对数据过滤网的评估与反馈信息集合进行制氢电力输送监控;在初始状态下,人工智能登录制氢电力输送柔性控制组件,根据政策规定及评估与反馈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对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及评估与反馈过程的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进行初始设定,包括用电时间设定,限制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的区间设定和限制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的初始值设定;所述评估与反馈数据解析服务器中还包括制氢电力输送维护解析组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定期将制氢电力输送维护信息相关数据发送到所述评估与反馈数据解析服务器;由所述系统工程师维护单元根据实际短期评估与反馈数据统计情况与历史评估与反馈数据统计情况,对已有的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限定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进行优化,生成新的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并将该新的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发送到所述制氢电力输送柔性控制组件,实现对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及评估与反馈过程的制氢电力输送维护优化。

14、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离网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h1:光伏离网制氢向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录入光伏离网制氢信息和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

16、步骤h2: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服务器接收光伏离网制氢发送的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请求;

17、步骤h3: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服务器按照转换为智能储能及触发条件写入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中;

18、步骤h4: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向边缘计算网关发送评估与反馈订单信息;

19、步骤h5: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评估与反馈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向变电站和电站储能设备发送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

20、步骤h6: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按照储能内容转移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控制信号;

21、步骤h7:电站储能设备接收评估与反馈细节,写入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接收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的执行智能储能指令时按照储能内容修改、调整储能规范;

22、步骤h8: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在评估与反馈过程中调用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中的信息与当前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相对比,比对成功,则完成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储存并记录;

23、步骤h9: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对每个评估与反馈柔性控制台操作过程进行制氢电力输送监控。

2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h1中,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包括用于管理光伏离网制氢账户信息的光伏离网制氢账户管理单元和和用于管理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的评估与反馈订单管理单元。

2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h9中,制氢电力输送监控通过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限制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处理,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限制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优化是根据评估与反馈历史的大数据分析方式来进行的,选择合适的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模型,将具体合规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的限制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及对应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效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输入,进行运算,通过云服务器优化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模型,从而取得合规制氢电力输送准则与条件的限制用电单位时间内的阈值的波动区间。

2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发明通过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数据服务器接收光伏离网制氢发送的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请求,并按照转换为智能储能及触发条件写入光伏离网制氢储能分析单元中,由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人工智能优化单元在评估与反馈过程中调用制氢电力异常工程师检测单元中的信息与当前评估与反馈产线端信息对比,进行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提高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信息的利用率和光伏ac/dc制氢电力储能柔性控制数据管理力度。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