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

文档序号:36815863发布日期:2024-01-26 16:2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具体为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能源形势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稳定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其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3、光伏发电过程中其背面温度较高,因此只有约17%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其余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而如果不能高效散热,就会导致太阳能板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如果热量直接消散不重复利用,会导致自然能量的损耗。

4、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板背面的温度实现提取空气中的水,实现太阳能板背面热量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解决了太阳能板背面余热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

4、绝热箱一,其上端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背面设置在绝热箱一的内部,用于存储热量;

5、吸附剂,其设置在所述绝热箱一的底部,且绝热箱一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通过所述绝热箱一内部的热量,使所述绝热箱一内部产生湿度较高的水蒸气;

6、绝热箱二,其设置在所述绝热箱一的外部,并高于所述绝热箱一,且绝热箱二内部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与绝热箱二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绝热箱二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冷气管,所述冷气管与空腔连通,所述冷气管可开闭设置,用于外部冷气进入空腔中,使冷凝箱内壁上凝结出水,并将水收集并存储。

7、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其设置在所述绝热箱二和绝热箱一之间,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热箱一的上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热箱二延伸至冷凝箱内部,用于将水蒸气排进冷凝箱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吸附剂由钙氯化物和锰酸钠组合形成湿度调节剂。

9、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水蒸气进入冷凝箱中,所述出气管用于将气体循环。

10、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热层。

11、本发明提供了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发明中,利用水的相变来实现太阳能发电中太阳能板的散热问题,由于相变带走的热量相比于显热要大得多,因此需要循环水少,且整个装置简单稳定,适合大规模应用;

13、2.本发明中,利用吸附式制冷的原理实现工质水的循环,从而实现水的零损耗;

14、3.本发明中,巧妙的通过蓄热材料的蓄热能力来利用昼夜温差来驱动整个循环,实现零能耗;

15、4.本发明中,利用吸附质制冷的冷量在沙漠夜晚凝结收集水,实现太阳能板的余热再利用。



技术特征:

1.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其设置在所述绝热箱二和绝热箱一之间,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热箱一的上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热箱二延伸至冷凝箱内部,用于将水蒸气排进冷凝箱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由钙氯化物和锰酸钠组合形成湿度调节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水蒸气进入冷凝箱中,所述出气管用于将气体循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热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光伏太阳能板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绝热箱一,其上端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背面设置在绝热箱一的内部,用于存储热量;吸附剂,其设置在所述绝热箱一的底部,且绝热箱一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通过所述绝热箱一内部的热量,使所述绝热箱一内部产生湿度较高的水蒸气;绝热箱二,其设置在所述绝热箱一的外部,并高于所述绝热箱一,且绝热箱二内部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与绝热箱二之间设置有空腔,本发明中,利用水的相变来实现太阳能发电中太阳能板的散热问题,由于相变带走的热量相比于显热要大得多,因此需要循环水少,且整个装置简单稳定,适合大规模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