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3260发布日期:2024-03-25 19:2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考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特别涉及考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电网消纳能力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电网对电力的吸收和运输能力,简单来说,电网消纳能力就是电网可以承载的电力负荷的大小。

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可再生新能源也逐渐大规模投入使用,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而投入使用的可再生新能源不仅可以满足自身机组的所用设备的正常供电,还能够经过逆变后为附近的用户家庭用电和企事业单位用电,并且,对于可再生新能源所产生的电能,也越来越多会并入输电线路,进行远距离传输后为更远的用户家庭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供电。

3、随着用电设备的智能化和电力消耗的增长,电力系统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消纳能力来适应这种变化。对于越来越多的可再生新能源的并网接入,对于不同地区,由于架设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难度远远大于安装可再生新能源设备的难度,因此,不能保证所有具备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的所有区域都能够低损耗、便捷、直接地接入到合适的输电线路或者变电站,因此,如何将已经布设的可再生新能源设备产生的电能顺利接入输电线路或变电站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系统及方法,能够在不改变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可再生新能源产生的电能的并网方式,进而便于可再生新能源产生电能的精准消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系统,包括:

4、新能源储能单元,用于通过蓄电池机组存储新能源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

5、蓄电池机组群划分单元,用于基于蓄电池机组并入输电线路的距离对蓄电池机组进行组群划分,进行组群划分的蓄电池机组包括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和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所述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只进行并网的第一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以及一个用于与所述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进行电能直传和能够并网的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群;

6、第一蓄电池机组群电能监测控制单元,用于监测第一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一限位值,当达到第一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一限位值的电能直接并入输电线路;

7、第二蓄电池组群电能监测控制单元,用于监测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二限位值,当达到第二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二限位值的电能传输到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并用于监测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是否有接收并存储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传输来的电能,若没有,则监测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三限位值,当达到第三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三限位值的电能直接并入输电线路,若有,则监测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四限位值,当达到第四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四限位值的电能并入输电线路。

8、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蓄电池机组群电能监测控制单元还用于记录将超过第一限位值的电能直接并入输电线路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蓄电池组群电能监测控制单元还用于记录将超过第四限位值的电能并入输电线路的第二位置信息;

9、所述系统还包括:

10、负荷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的第三位置信息;

11、新能源消纳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选择出沿输电线路传输方向上距离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最近的并入输电线路的第一位置信息或第二位置信息,按照该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的用电需求量以及选择出的并入输电线路的电能,获取从并入位置沿输电线路传输方向传输到该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的剩余电能,调度送入该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完成系能源发电的消纳。

12、作为进一步优化,基于蓄电池机组直接并入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值计算所述蓄电池机组并入输电线路的距离。

13、作为进一步优化,当所述电能损耗值低于蓄电池机组待并入输电线路的电能的第一预设值时,则将对应的蓄电池机组划入为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否则划入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

14、作为进一步优化,当被划入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中的蓄电池机组直接并入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值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对应蓄电池机组备选入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15、作为进一步优化,当有蓄电池机组被选入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中时,则圈定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的边界,并获取圈定范围内的中心点,计算距离中心点最近的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然后计算该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与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中各个备选入的蓄电池机组的距离,并将与之距离最近的蓄电池机组作为与之进行电能直传的第二蓄电池机组群的蓄电池机组。

16、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限位值所占所在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的存储总电能比例大于第一限位值所占所在第一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的存储总电能比例;

17、所述第三限位值大于第一限位值,第四限位值大于第三限位值;

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通过蓄电池机组存储新能源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

20、基于蓄电池机组并入输电线路的距离对蓄电池机组进行组群划分,进行组群划分的蓄电池机组包括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和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所述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只进行并网的第一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以及一个用于与所述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进行电能直传和能够并网的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群;

21、监测第一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一限位值,当达到第一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一限位值的电能直接并入输电线路;

22、监测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二限位值,当达到第二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二限位值的电能传输到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

23、监测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是否有接收并存储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传输来的电能,若没有,则监测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三限位值,当达到第三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三限位值的电能直接并入输电线路,若有,则监测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存储的电能是否达到第四限位值,当达到第四限位值后,控制将超过第四限位值的电能并入输电线路。

24、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虑新能源的多维度精准消纳方法还包括:

25、记录将超过第一限位值的电能直接并入输电线路的第一位置信息;

26、记录将超过第四限位值的电能并入输电线路的第二位置信息;

27、获取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的第三位置信息;

28、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选择出沿输电线路传输方向上距离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最近的并入输电线路的第一位置信息或第二位置信息,按照该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的用电需求量以及选择出的并入输电线路的电能,获取从并入位置沿输电线路传输方向传输到该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的剩余电能,调度送入该有用电需求的负荷点,完成系能源发电的消纳。

2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30、基于蓄电池机组并入输电线路的距离对蓄电池机组进行组群划分,进行组群划分的蓄电池机组包括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和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对于可以直接并网的蓄电池机组群,由于这类蓄电池机组群所存储电能一般都是距离输电输电线路或者变电站较近的,直接并网的话,电能损耗较低且并网条件很容易满足,且这类蓄电池机组群内可以进行电能互传,一方面满足正常设备的运行需求,另一方面还能够将剩余的电能并入电网,而对于不能直接并网的蓄电池机组群,这类蓄电池机组,往往安装在距离输电线路或者变电站较远的位置,若直接并网,一方面,并网时的设备安装调试问题将尤为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并网距离较远也会产生更多的电能损耗,因此,本发明中对于不能直接并网的蓄电池机组群,会在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中选择一个与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进行电能直传和能够并网的第二直接并网蓄电池机组群,以辅助完成并网工作和新能源用电消纳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