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21146发布日期:2024-04-01 14:3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配电网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电网配变负荷是指电网中变电站或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配电负载率是衡量这些设备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以及电力负载的分布情况。

2、相关技术中,为了利用电网配变负载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会先通过在变压器处安装智能电表或加装远程抄表系统,以收集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负载数据,再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设备是否出现过负载情况,从而使得设备能够较为稳定的进行作业。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设备出现过负载情况时,即使会对该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但仍旧会对负载节点的设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一旦长期出现过负载情况,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损坏,因此亟需对电网配变负荷进行预测以规避设备出现过负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电网配变负荷进行预测以规避设备出现过负载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包括:

4、获取各负载节点的节点负载数值;

5、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检测时长的检测区间,且使检测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

6、将当前时间点的节点负载数值定义为当前负载数值,并将检测区间内所获取的其余的节点负载数值定义为历史负载数值,且将历史负载数值与当前负载数值一致时的时间点定义为相似点;

7、于当前时间点处根据预设的固定时长以建立标准区间,并于相似点处根据固定时长以建立比较区间;

8、于比较区间以及标准区间中根据相对应的时间点的历史负载数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偏差负载数值,并根据偏差负载数值相对应的时间点确定偏差时长;

9、根据预设的权重匹配关系以确定偏差时长相对应的权重参数,并根据所有的偏差负载数值以及相对应的权重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偏差参数;

10、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小的偏差参数,并将该偏差参数相对应的相似点定义为参照点,且根据参照点以及预设的参照时长以建立参照区间;

11、根据参照区间内的历史负载数值确定当前负载节点于当前时间点后的参照时长内的各时间点的预测负载数值。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电变压器使用的过程中,可针对该负载节点于历史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当前时间点后一定时长内该负载节点可能会出现的负载数值,从而实现对电网配变负载进行预测,以使得设备能提前做出处理,减少设备出现过负载的情况发生。

13、可选的,于偏差参数确定后,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还包括:

14、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相似点进行计算以确定点位相隔时长;

15、根据点位相隔时长以及预设的不同的周期时长进行计算以分别确定偏离时长;

16、根据预设的调整匹配关系以确定周期时长相对应的相似调整参数;

17、根据预设的修正匹配关系以确定相似调整参数以及偏离时长相对应的修正参数,并根据修正参数以更新修正偏差参数。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偏差参数进行修正以确定较为准确的偏差参数。

19、可选的,于偏差参数更新后,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还包括:

20、判断是否存在更新后的偏差参数小于预设的上限参数的情况;

21、若存在更新后的偏差参数小于上限参数的情况,则根据更新后的偏差参数确定参照点;

22、若不存在更新后的偏差参数小于上限参数的情况,则于标准区间内根据预设的单位时长以划分若干单位区间,并根据相邻的单位区间的端点进行计算以确定各端点的变化趋势;

23、于时间轴上根据当前时间点以确定宽度与标准区间一致的判定区间,并于判定区间确定单位区间并获取单位区间各端点的变化趋势;

24、将判定区间中的变化趋势与标准区间相对应的端点的变化趋势一致的端点定义为相似端点,并根据相似端点进行计数以确定相似数量;

25、根据相似数量以及预设的端点数量进行计算以确定区间相似度;

26、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区间相似度,并将该区间相似度相对应的判定区间的后端点定义为参照点,且根据该判定区间以及标准区间确定区间平均偏差,并根据区间平均偏差以修正预测负载数值。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历史情况中不存在于当前情况较近的情况时,可于历史情况中根据当前负载变化情况对相近情况进行确定,从而能够确定较为准确的预测负载数值。

28、可选的,于区间相似度确定后,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方法还包括:

29、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区间相似度一致且数值最大的判定区间;

30、若不存在至少两个区间相似度一致且数值最大的判定区间,则根据唯一的判定区间确定参照点;

31、若存在至少两个区间相似度一致且数值最大的判定区间,则于判定区间的后端点沿时间轴向前将连续的相似端点归纳于预设的初始为空的点位集合中,并根据点位集合的相似端点进行计数以确定连续数量;

32、根据预设的连续匹配关系以确定连续数量相对应的第一相似值;

33、将判定区间中不处于点位集合内的其余相似端点定义为异类端点,并根据各异类端点以及判定区间的后端点以确定异类相隔时长;

34、根据预设的异类匹配关系以确定异类相隔时长相对应的异类权重值,并根据所有的异类权重值进行计算以确定第二相似值,其中第二相似值远小于第一相似值;

35、根据第一相似值以及第二相似值进行计算以确定选择相似值,并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选择相似值,且根据该选择相似值相对应的判定区间的后端点定义参照点。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存在多个满足要求的判定区间时,可对多个判定区间进行筛选以确定唯一的最为合适的判定区间进行分析使用。

37、可选的,根据参照区间内的历史负载数值确定当前负载节点于当前时间点后的参照时长内的各时间点的预测负载数值的步骤包括:

38、判断偏差负载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相似负载数值;

39、若偏差负载数值不小于相似负载数值,则将相对应的时间点定义为无效点;

40、若偏差负载数值小于相似负载数值,则将相对应的时间点定义为有效点;

41、于参照区间内生成一可移动的对照点,并将当前时间点后与对照点相对应的时间点定义为预测点;

42、根据有效点、当前时间点、参照区间的前端点以及对照点上的历史负载数值以确定预测点的可能负载数值;

43、根据所有的可能负载数值进行计算以确定预测点的预测负载数值。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历史情况下电压的变化情况以确定当前预测点的预测负载数值。

45、可选的,根据所有的可能负载数值进行计算以确定预测点的预测负载数值的步骤包括:

46、根据有效点以及参照区间的前端点确定偏差计算时长;

47、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偏差计算时长,并将该偏差计算时长定义为原始时长;

48、根据偏差计算时长以及原始时长进行计算以确定相对比值,并根据所有的相对比值进行求和计算以确定综合比值;

49、根据相对比值以及综合比值进行计算以确定各预测点的预测占比值;

50、根据预测占比值以及相对应的可能负载数值进行计算以确定预测占比数值,并根据所有的预测占比数值进行求和计算以确定预测负载数值。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间隔时长的点位所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对预测负载数值进行计算,以进一步提高预测负载数值的准确性。

5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3、一种电网配变负荷智能分析系统,包括:

5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负载节点的节点负载数值;

55、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56、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57、处理模块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检测时长的检测区间,且使检测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

58、处理模块将当前时间点的节点负载数值定义为当前负载数值,并将检测区间内所获取的其余的节点负载数值定义为历史负载数值,且将判断模块判断出的历史负载数值与当前负载数值一致时的时间点定义为相似点;

59、处理模块于当前时间点处根据预设的固定时长以建立标准区间,并于相似点处根据固定时长以建立比较区间;

60、处理模块于比较区间以及标准区间中根据相对应的时间点的历史负载数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偏差负载数值,并根据偏差负载数值相对应的时间点确定偏差时长;

61、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权重匹配关系以确定偏差时长相对应的权重参数,并根据所有的偏差负载数值以及相对应的权重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偏差参数;

62、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小的偏差参数,并将该偏差参数相对应的相似点定义为参照点,且根据参照点以及预设的参照时长以建立参照区间;

63、处理模块根据参照区间内的历史负载数值确定当前负载节点于当前时间点后的参照时长内的各时间点的预测负载数值。

6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电变压器使用的过程中,处理模块可针对该负载节点于历史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当前时间点后一定时长内该负载节点可能会出现的负载数值,从而实现对电网配变负载进行预测,以使得设备能提前做出处理,减少设备出现过负载的情况发生。

6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66、1.在配电变压器使用时可针对配电变压器的负载节点的历史负载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该负载节点后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的负载数值,从而能使设备提前做出对应处理以减少设备出现过负载的情况;

67、2.根据历史情况下负载节点的负载变化趋势情况以确定与当前相似的时间段,从而提高预测负载数值确定的准确性;

68、3.利用所确定的时间区间内的各时间点的具体情况以对预测负载数值进行确定,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测负载数值确定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