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分批分类精准切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11437发布日期:2024-03-13 21:0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分批分类精准切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网切荷配送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分批分类精准切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力供需形势紧张,“供小于求”或成为新常态,采用有序用电、限电等负荷侧管控手段成为客观需求,调度技术支持手段急需提升。

2、传统负荷拉闸限电控制方式粗犷,负荷切除范围大、易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等问题,亟须加快精准切荷系统建设。通过对负荷资源分层分类,实现负荷调节能力的精准监控。以确保调度机构精准及时掌握负荷侧运行信息,加强负荷侧资源调控技术手段,实现拉闸限电从粗放型向精准型,总量控制到分类控制,模糊执行到靶向执行的“三个转变”。

3、专利cn116093957a公开了一种基于主配协同的配网负荷精准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切除负荷目标值指令下发至地区调控系统;响应于切除负荷目标值指令,地区调控系统查询是否存在专线负荷,若存在专线负荷,则切除专线负荷并计算剩余切除负荷目标值,生成剩余切除负荷目标值指令并下发至地区配网系统;响应于剩余切除负荷目标值指令,地区配网系统根据预构建的可控负荷资源池查询各可切除负荷以及相应的可切除负荷量,基于各可切除负荷以及相应的可切除负荷量根据预设的调控策略生成调控方案,根据调控方案进行配网负荷精准控制。本方法系统负荷批量控制功能不考虑切荷对象类型,很难避免出现拉大路的问题。

4、某省级调控中心调控系统已实现负荷批量控制、一键顺控等功能。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5、(1)已建设包含220kv厂站高压侧及以上的设备模型,未接入地调/配调精准切荷模型、限电能力模型,无法构建省地配协同精准切荷资源池。

6、(2)未接入地调、配调精准切荷设备的量测信息及可控状态信息,无法开展分批分类精准切荷分析。

7、(3)未从区域、序位、厂站、负荷性质等方面对地配可调节资源进行分类统计,无法掌握各地区精准切荷调节能力。

8、(4)省调调控人员主要根据各地区实时负荷水平以及离线预案对各地区电网下发切荷目标容量,没有根据地区、序位、厂站等的实际可调节能力进行切荷目标分配,可能存在切荷目标与实际可切容量不一致、切荷目标容量分配不均衡等问题。

9、(5)未开展地区专线、专变、公线实时容量的监测,无法从全网、序位、厂站、用电性质等维度对事故、超网供、特殊断面等限电能力进行分析。

10、(6)省调仅对地区电网下发拉荷指令,未开展地区拉荷能力和拉荷状态的实时监视,无法掌握地区实际切荷量、切荷序位等切荷信息,无法实现省地配协同一体的限电切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分批分类精准切荷系统及方法,基于现有的调控系统,新增分批分类精准切荷功能,在实现省、地、配数据流和控制流的互联互通基础上,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实现先专线、再专变、最后公线,分批次多轮迭代,实现省、地、配三级联动的精准切荷。

2、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网分批分类精准切荷方法,包括:

4、切荷对象细分:将切荷对象分为专线切荷、专变切荷和公线切荷三类资源;其中专线切荷的控制主体为地调系统,专变切荷的控制主体为配网系统,公线切荷的控制主体为地调系统;

5、引入分配比例逻辑和控制逻辑,分别用于控制各地区、各选线类型的切荷比例以及切荷过程中的负荷控制逻辑;

6、省调系统在负荷批量控制协同功能基础上增加资源池监视与统计、切荷量分配、根据切荷量计算三类资源的分配、控制过程监视功能;

7、地调系统增加资源池监视画面与统计、接令部分增加资源池数据分配;

8、在省地协同控制上,控制模式为省-地-配各级系统指令并行执行,省调下令包含“专线+专变”的选线类型,地调在根据指令进行专线资源选线控制的同时,向配调下发专变控制指令,并支持省调短时间内向地区并发多次下令。

9、进一步的,所有的切荷按照专线、专变、公线的顺序开展,在省调侧决定参与切荷的单位的切荷量和切荷类型,专线资源耗尽先拉专变,全部耗尽后才允许拉公线。

10、进一步的,所述精准切荷功能按照省、地版本划分为省调精准切荷功能和地调精准切荷功能,下令和过程监视存在省地协同控制;

11、精准切荷通过资源池数据处理和切荷流程控制实现,省-地-配之间通过广域传输平台实现信息的传递。

12、进一步的,所述省调精准切荷功能包括:省调资源池数据处理、省调切荷流程控制和省调数据文件传输:

13、所述省调资源池数据处理包括:接收地调上送的资源池数据、模型文件解析并更新资源池模型、数据;基于资源池数据,根据切荷预案进行切荷量分配,计算出实际的切荷量与切荷范围下发给地调进行实际控制;

14、所述省调资源池数据处理包括:接收人机发来的分配请求进行数据的分配,以资源池数据为参考形成分配结果反馈给人机界面;接收人机控制令、总召信息形成控制令e文件、总召指令通过广域传输平台发送给地调;接收地调返回的控制回执、控制进度文件;

15、省调数据文件传输:与广域传输平台联动完成资源数据文件的接收和控制文件的下发。

16、进一步的,所述省调切荷流程控制包括:

17、从界面发起精准切荷控制工作,人工输入切荷目标量,选择控制预案,根据资源池最新统计结果进行资源分配,按照专线>专变>公线的优先级进行分配,形成分配结果后将分配量和三类资源控制范围进行下发;每一项任务都有一个id号,创建任务后所有的交互信息都带该id号;人机界面确认后将控制令形成e文件下发给各个地调,省调下令后对应地调的标志位置为不可用,直到地调反馈选线完成,省调扣除地调选线资源后解除该标志位;监视画面周期扫描切荷结果实时库表展示切荷过程信息,各地完成切荷后,终止控制流程。

18、进一步的,所述id号为unix时间戳;所述切荷过程信息包括完成切荷量、剩余量。

19、进一步的,所述省调切荷流程控制还包括异常情况处理,所述异常情况处理包括:对于控制指令在省调侧如果出现存在未返回的单位(出现超时),则省调不会马上下第二轮令;

20、省调下令过程中,在分配环节会对资源池时间进行检查,对于资源池更新不及时的地区,分配时将不予分配;

21、对于人机下令后台返回的消息,设置消息超时时间,如果超时,人机界面提示任务超时,任务关闭。

22、进一步的,所述地调精准切荷功能包括:地调切荷流程控制和地调数据文件传输;

23、所述地调切荷流程控制包括:接收省调下发指令更新指令列表供人机选择任务;接收拉荷分配请求,按照省调要求范围形成分配量;接收人机控制指令联动负荷批量控制执行遥控;

24、所述地调数据文件传输包括:与广域传输平台联动完成资源数据文件的接收和控制文件的下发,同时上送资源池模型、数据文件上送省调。

25、进一步的,所述地调切荷流程控制包括接收省调下令模式和地调自主控制模式;

26、所述地调自主控制模式包括:地调自主开始控制时检查地调标志位,如果标志位为空闲,将地调标志位置位,直到地调控制结束将标志位取消,如果标志位已经被占用,则无法启动流程;

27、所述接收省调下令模式包括:地调接收省调指令后,后台检查地调标志位,如果标志位为空闲,将标志位置位,将省调任务解析到任务列表中,人机读取标志位有值打开精准切荷界面开始后续流程,在控制完成后解锁;

28、在地调选线开始时封锁地调标志位,地调完成选线后解除标志位。

29、进一步的,所述省调指令包括:拉专线、拉“专线+专变”和拉“专线+专变+公线”等指令;

30、所述拉专线操作为地调自主执行,整个流程同负荷批量控制,通过人机界面将选中的开关发遥控命令执行控制,直到拉荷量满足省调分配量或是人工终止;到控制指令结束之前定期将拉荷进度形成e格式文件上送;

31、所述拉“专线+专变”操作,执行需要有地调和配网共同参与,专线部分同负荷批量控制,此时专线必须全部拉完,地调结束拉线后将结束地调部分的拉荷,等到配网拉荷结果反馈后,根据地调拉荷情况将残余量再次通过e文件发送给配网;在切荷过程中会周期形成e文件上送省调,等到配网完成后将结果一并反馈给省调;

32、所述拉“专线+专变+公线”操作,地调执行时先按照专线+专变的方式进行下令,在完成后,重新计算公线应切量通过地调开始执行公线切除操作;在切荷过程中会周期形成e文件上送省调,所有切荷完成后将反馈省调切荷结果。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34、本方法中,控制对象引入了“专线”“专变”和“公线”三个概念。其中“专线”控制主体为地调,“专变”控制主体为配网,“公线”控制主体为地调。本系统在省调、地调均可进行精准切荷控制,且完成省地配三个层级的资源池同步,控制对象除了引入专线、专变、公线的选线标准外,还引入了分配比例逻辑与控制逻辑,分别用于控制各地区、各选线类型的切荷比例以及切荷过程中的负荷控制逻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