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2851发布日期:2024-02-02 21:2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机器人,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充电站。


背景技术:

1、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太阳能作为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光伏电站所处位置大多开阔无遮挡,且角度固定,易被灰尘、鸟粪等污染,因此需要定期的进行清洁。现有自动化清洁设备多为遥控、视觉、rtk控制技术的光伏清洁机器人,驱动能源为锂电池组,作业时需要多次人工更换,无法实现真正的无人化清洁,且重复定位精度不佳,易导致充电失败。

3、一种可供光伏清洁机器人补电的充电站,配合光伏阵列连接桥,则可实现整个电站的无人化清洁。而相较于插拔式、接触式的充电系统,无线充电不需要机器机身与充电站的正负极接触,因此光伏清洁机器人作业环境中的灰尘、雨水等污染物无法腐蚀、损坏充电系统,大大提升了充电站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但无线充电的发射端及接收端需要准确对接,而由遥控、视觉、rtk控制的光伏清洁机器人在反复回到充电站置时,难免会有位置偏差,使无线充电的发射端及接收端无法准确对接,导致无法充电。

4、因此,急需要设计一个具有无线充电的适用于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充电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充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充电站,包括充电站本体,所述充电站本体包括充电站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站壳体外的电控柜,所述充电站壳体内设置有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光伏清洁机器人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自动行驶并进入所述充电站壳体内,通过所述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其中:

2、所述充电站壳体包括充电站框架、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所述左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站框架外部的左侧壁上,所述右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站框架外部的右侧壁上,所述后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站框架外部的后侧壁上;

3、所述充电站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前方,所述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的顶端;

4、所述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自适应充电端和移动接收端,所述自适应充电端固定设置在充电站壳体内,所述移动接收端安装在光伏清洁机器人上,当光伏清洁机器人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光伏清洁机器人向充电站壳体内移动,并通过所述自适应充电端进行无线充电。

5、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中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通风孔中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

6、所述后侧板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7、所述后侧板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8、所述充电站框架包括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框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方;

9、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框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方。

10、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包括第一前侧立柱、第一后侧立柱、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一下连接杆,其中:

11、所述第一前侧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上表面前端,且所述第一前侧立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下表面前端;

12、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右侧面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右侧面前端;

13、所述第一后侧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上表面后端,且所述第一后侧立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下表面后端;

14、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右侧面后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右侧面后端。

15、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包括第二前侧立柱、第二后侧立柱、第二上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其中:

16、所述第二前侧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上表面前端,且所述第二前侧立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下表面前端;

17、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左侧面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左侧面前端;

18、所述第二后侧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上表面后端,且所述第二后侧立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下表面后端;

19、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左侧面后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左侧面后端。

20、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左侧固定立柱、第一右侧固定立柱、第一底端固定杆以及第一顶端固定杆,所述第一左侧固定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上侧面前部,所述第一右侧固定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上侧面前部,所述第一顶端固定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固定立柱以及第一右侧固定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顶端固定杆的下侧面左侧通过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一左侧固定立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端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右侧面的前部,所述第一底端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左侧面的前部,所述第一顶端固定杆的下侧面右侧通过第二加强杆与所述第一右侧固定立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1、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二左侧固定立柱、第二右侧固定立柱、第二底端固定杆以及第二顶端固定杆;所述第二左侧固定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上表面后部,所述第二右侧固定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上表面后部,所述第二顶端固定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左侧固定立柱以及第二右侧固定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二顶端固定杆的下侧面左侧通过第三加强杆与所述第二左侧固定立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端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连接杆右侧面的后部,所述第二底端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连接杆左侧面的后部,所述第二顶端固定杆的下侧面右侧通过第四加强杆与所述第二右侧固定立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2、所述自适应充电端包括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固定板、滑动机构、线性导轨组件以及固定支架,所述线性导轨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

23、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光杆和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上,所述第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光杆上;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光杆和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二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光杆上。

24、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以及第二直线轴承上,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内凹形成有v型导向槽;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连接有无线充电主机,且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通过多个六角螺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充电站具有无线充电的特点,且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接收端能自适应对接的充电站,以适配遥控、视觉、rtk等不同控制技术的清洁机器人,使其能反复回到一个或不同的几个位置上准确的对接并充电,避免因控制方式的重复定位精度不佳,导致充电失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