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7711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快充,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发展,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续航需求得以空前关注。目前,便携式终端设备大多数支持反向充电功能,利用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反向充电功能对需要充电的便携式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充电方案。

2、然而,现有的反向充电方案存在对外充电功率较小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期望的大功率快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实现大功率反向充电,满足用户的大功率反向快充需求。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池、至少一个充电接口、pd控制器、第一反充链路、至少一条第二反充链路、控制器。其中,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pd控制器与充电接口耦合,用于获取充电接口的连接信息;连接信息用于指示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为连接态或非连接态;连接信息还用于在充电接口处于连接态时,指示外部设备和/或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类型为输出设备或接收设备;pd控制器具有至少一个电源输出端。第一反充链路包括电池充电控制器;电池充电控制器包括正充态和反充态。充电接口通过第一反充链路耦合电池。一个充电接口还通过一条第二反充链路连接到一个电源输出端。控制器与pd控制器、电池充电控制器及第二反充链路耦合。控制器用于在根据至少一个充电接口的连接信息,确定电子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反充态,且控制目标链路关断。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电子设备未处于正向充电状态,且任一个或多个充电接口连接接收设备;目标链路包括连接接收设备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第二反充链路。

4、该电子设备中,在电子设备未处于正向充电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电池充电控制器的反向输出功能(即反充态),让电池通过电池充电控制器经目标链路向充电接口连接的接收设备提供功率输出,实现反向充电功能。由于该电子设备是通过容量更大的电池实现反向充电,因此,可以实现更大功率输出,满足用户的大功率快充需求。

5、在本技术的一些设计方案中,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电子设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正充态,且控制目标链路导通;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子设备处于正向充电状态。

6、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充电控制器具有正向输出功能(即正充态)和反向输出功能(即反充态)。由于目前仅使用了电池充电控制器的正向输出功能,因此在硬件的设计上面只有一条通路,因此无法支持两个功能同时存在。基于此,本实施例为优先保证电子设备自身的正常工作,在电子设备处于正向充电状态时,控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正充态,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功能,与此同时,控制目标链路导通,使得pd控制器可以提供功率输出。如此,当充电接口为两个以上时,可以利用pd控制器提供的功率输出实现反向充电,从而满足用户利用电子设备对外部设备进行反向充电的需求。

7、在本技术的另一些设计方案中,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电子设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正充态,且控制目标链路导通;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如下情况中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正向充电状态;第二预设条件还包括电子设备未处于正向充电状态,且任一充电接口均未连接接收设备。

8、该设计方案中,不仅在电子设备处于正向充电状态时,通过关闭电池充电控制器的反向输出功能,同时打开pd控制器对外输出功能,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功能,还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处于非连接态的非正向充电状态(即电子设备未处于正向充电状态)下,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功能。也就是说,本设计方案在未充电(既未正向充电也未反向充电)时,将电子设备默认调整为提供正向充电功能的准备状态,能够在需要正向充电的情况下,无需进行链路切换而实现正向充电,从而有利于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功能这一常用功能的使用体验。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链路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反充链路中,除连接接收设备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第二反充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

10、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由第一反充链路进行反向充电,所有的第二反充链路均未使用,因此,可以将所有的第二反充链路中,除连接接收设备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第二反充链路之外的其它第二反充链路同时关断。当电子设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由第二反充链路进行反向充电,从而控制所有的第二反充链路导通。相比于目标链路仅包括连接接收设备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第二反充链路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有的第二反充链路关断,并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有的第二反充链路导通,无需识别连接接收设备的充电接口,并控制其对应的第二反充链路关断或导通,显然,该实施例中有利于降低控制复杂度。

11、示例性地,至少一个充电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至少一条第二反充链路包括第一子链路以及第二子链路;至少一个电源输出端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一接口通过第一子链路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接口通过第二子链路连接到第二电源输出端。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连接输出设备时,电子设备处于正向充电状态。当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未连接输出设备时,电子设备未处于正向充电状态。

13、具体地,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连接输出设备,包括如下情况中的一种:

14、第一接口连接输出设备,且第二接口连接输出设备;

15、第一接口连接输出设备,且第二接口连接接收设备;

16、第一接口连接输出设备,且第二接口处于非连接态;

17、第一接口连接接收设备,且第二接口连接输出设备;

18、第一接口处于非连接态,且第二接口连接输出设备。

19、具体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未连接输出设备,包括如下情况中的一种:

20、第一接口连接接收设备,且第二接口处于非连接态;

21、第一接口连接接收设备,且第二接口连接接收设备;

22、第一接口处于非连接态,且第二接口连接接收设备;

23、第一接口处于非连接态,且第二接口处于非连接态。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链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子链路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耦合,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耦合。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耦合,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耦合。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端、以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端均与控制器耦合;控制器用于输出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开关元件切换至闭合状态或断开状态,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二开关元件切换至闭合状态或断开状态;其中,当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切换至闭合状态时,第一子链路和第二子链路关断;当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切换至断开状态时,第一子链路和第二子链路导通。

25、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子链路和第二子链路上分别设置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通断,可以实现第一子链路和第二子链路的通断,从而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反充链路的切换。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电池充电控制器耦合,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参考地耦合,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三端与控制器耦合。控制器还用于输出第三控制指令。其中,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三开关元件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当第三开关元件切换至闭合状态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反充态;当第三开关元件切换至断开状态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正充态。

27、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开关元件,并通过控制第三开关元件的通断,实现电池充电控制器的状态切换,从而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反充链路的切换。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信息还用于当外部设备为接收设备时,指示外部设备所需的电流参数以及电压参数。控制器与电池充电控制器耦合,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电流参数和电压参数,控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反充态进行反向充电时的电流和电压。

29、在一些设计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在反向充电之前,判断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电池充电控制器切换至反充态进行反向充电。

30、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即自身电量足够)时,才对外提供功率输出,有利于保证电子设备自身的正常工作。

31、可选地,电子设备为个人计算机pc。pc的电池具有容量大的特点,适用于提供反向充电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