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5984发布日期:2024-03-18 18:4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母线槽,特别涉及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


背景技术:

1、密集型母线槽是相对于空气型母线槽的另一种母线槽。密集型母线槽是一种封闭式母线槽,它的母排之间绝缘介质是有机绝缘材料,密集型母线槽的母排之间紧密挨在一起,密集型母线槽的散热器外壳直接连接在母排上,因此散热效果优于空气型母线槽。

2、例如,有申请号为201210214768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这么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中其母排呈薄板状,包覆绝缘层的若干母排叠在一处,然后由最外侧的母排连接散热器外壳。由母排的形状所致,母线槽对应母排两面的位置发热严重,而母线槽对应母排厚度的位置发热少,因此母线槽只在发热严重的两侧设置散热器外壳。

3、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密集型母线槽,都采取仅两面设置散热器外壳,同时通过该散热器外壳实行被动散热。因为如果密集型母线槽过热,其散热器外壳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通过对第一散热内壳、第二散热内壳、第一散热外壳、以及第二散热外壳的调整进行主动散热。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包括叠在一处的若干母排,所述母排上设有导热内衬,所述导热内衬的宽度和高度相等,所述导热内衬的宽度面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散热内壳和第二散热内壳,所述导热内衬的高度面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散热外壳和第二散热外壳,所述第一散热内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内壳分别夹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之间,所述第一散热内壳、所述第二散热内壳、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的外表面均设有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内壳夹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之间的两侧面分别通过一对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外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上的过孔、连接在所述第二散热内壳上并且穿出所述过孔的连接柱、设于所述连接柱外端部的限位板、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触所述限位板,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散热内壳夹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之间的两侧面分别通过一对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外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上的长腰形转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散热内壳上并且和所述转孔的一端对应的让位孔、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和所述第一散热内壳并且嵌在所述转孔内的长腰形转板,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上设有外铰接座,所述第一散热内壳上设有内铰接座,所述转板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连接所述内铰接座和所述外铰接座的内铰接轴和外铰接轴;所述导热内衬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一散热内壳、所述第二散热内壳、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凸出,所述导热内衬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导热内衬上的基盘、转动连接所述基盘的转盘、以及设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一拨动件和第二拨动件。

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母排表面设有绝缘层。

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一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的两端,一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的两端。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一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一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的宽度方向相对。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分布,并且两者的圆周夹角大于九十度,所述第一拨动件用于接触所述第一散热外壳,所述第二拨动件用于接触所述第二散热外壳。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热内衬的四角均为圆角。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孔的内外周缘均设有第一倒角,所述转板的内外周缘均设有第二倒角。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内壳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拨动件接触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以使第一散热外壳、第二散热外壳、第一散热内壳、以及第二散热内壳整体发生九十度翻转;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拨动件接触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以使第一散热外壳、第二散热外壳、第一散热内壳、以及第二散热内壳整体回位。

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散热内壳、所述第二散热内壳、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设置散热片的面积相同。

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散热内壳、所述第二散热内壳、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在所述弹簧和弹性铰接件的作用下紧密接触所述导热内衬的四面。

12、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传统的密集型母线槽仅在两面设置散热器外壳,该密集型母线槽在第一散热内壳、第二散热内壳、第一散热外壳、以及第二散热外壳上均设置散热片,在第一散热外壳和第一散热内壳温差过大时,驱动机构使第一拨动件或者第二拨动件动作,从而使第一散热外壳、第二散热外壳、第一散热内壳、以及第二散热内壳整体发生位置改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重复上述的动作,一改原来被动散热的方式,通过对第一散热内壳、第二散热内壳、第一散热外壳、以及第二散热外壳的位置调整而进行主动散热,从而更具散热性能,更易于散热。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在一处的若干母排(1),所述母排(1)上设有导热内衬(2),所述导热内衬(2)的宽度和高度相等,所述导热内衬(2)的宽度面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散热内壳(3)和第二散热内壳(4),所述导热内衬(2)的高度面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散热外壳(5)和第二散热外壳(6),所述第一散热内壳(3)和所述第二散热内壳(4)分别夹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之间,所述第一散热内壳(3)、所述第二散热内壳(4)、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的外表面均设有散热片(7),所述第二散热内壳(4)夹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之间的两侧面分别通过一对第一连接组件(8)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和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所述第一连接组件(8)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上的过孔(9)、连接在所述第二散热内壳(4)上并且穿出所述过孔(9)的连接柱(10)、设于所述连接柱(10)外端部的限位板(11)、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柱(10)上的弹簧(12),所述弹簧(12)一端抵触所述限位板(11),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1)表面设有绝缘层(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8)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的两端,一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3)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8)和一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3)沿着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的宽度方向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件(24)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5)沿着所述转盘(23)的圆周方向分布,并且两者的圆周夹角大于九十度,所述第一拨动件(24)用于接触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所述第二拨动件(25)用于接触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内衬(2)的四角均为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孔(14)的内外周缘均设有第一倒角(27),所述转板(16)的内外周缘均设有第二倒角(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内壳(3)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驱动机构(21)使所述第一拨动件(24)接触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以使第一散热外壳(5)、第二散热外壳(6)、第一散热内壳(3)、以及第二散热内壳(4)整体发生九十度翻转;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驱动机构(21)使所述第二拨动件(25)接触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以使第一散热外壳(5)、第二散热外壳(6)、第一散热内壳(3)、以及第二散热内壳(4)整体回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内壳(3)、所述第二散热内壳(4)、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设置散热片(7)的面积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内壳(3)、所述第二散热内壳(4)、所述第一散热外壳(5)、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外壳(6)在所述弹簧(12)和弹性铰接件的作用下紧密接触所述导热内衬(2)的四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属于母线槽技术领域,其包括叠在一处的若干母排,母排上设有导热内衬,导热内衬的宽度和高度相等,导热内衬的宽度面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散热内壳和第二散热内壳,导热内衬的高度面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散热外壳和第二散热外壳,第一散热内壳和第二散热内壳分别夹在第一散热外壳和第二散热外壳之间,第一散热内壳、第二散热内壳、第一散热外壳、第二散热外壳的外表面均设有散热片,第二散热内壳夹在第一散热外壳和第二散热外壳之间的两侧面分别通过一对第一连接组件和一对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第一散热外壳和第二散热外壳。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芳,刘小红,欧阳立斌,吴沐京,刘跃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欧亚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