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吸收和抑制电磁干扰复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7967发布日期:2024-04-01 13:5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吸收和抑制电磁干扰复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吸收和抑制电磁干扰复用电路。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电磁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有效抑制电磁干扰,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已成为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2、目前,电容电阻组合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采用电容和电阻的组合来消耗和衰减干扰信号的能量,从而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这种被动式滤波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但是,这种传统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技术手段仅在被干扰的环路上对电压尖峰进行干扰消除,并未从干扰源直接给予抑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干扰的产生,导致局部的干扰问题实质上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吸收和抑制电磁干扰复用电路,通过在输出端设置电容对pwm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进行尖峰吸收疏导,以及设置电感进行抑制和滤波,能够很好地吸收各种突发性、周期性的尖峰干扰并将其疏导到地,消除各节点处的电磁辐射干扰,保护电路中的器件,获得更好的输出波形质量,降低系统对后级滤波的依赖,减少系统成本,通过疏导能够很好的吸收干扰信号,从而消除电磁干扰。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吸收和抑制电磁干扰复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电磁干扰滤波模块,与所述电磁干扰模块连接的输入整流滤波模块,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的功率变换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耦合的输出整流滤波模块,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的干扰疏导模块,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及所述输出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的副边反馈模块,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耦合的副边功率调调节模块;

3、所述电磁干扰滤波模块用于抑制输入电压的电磁干扰;

4、所述输入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整流滤波;

5、所述功率变换模块控制输入至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电压;

6、输出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变压器二次侧的副边电压进行滤波消磁;

7、所述副边反馈模块用于采集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反馈至所述功率变换模块;

8、所述副边功率调调节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输出电压;

9、所述干扰疏导模块用于疏导所述副边电压中的干扰电磁信号。

10、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干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保险管、第一电容、互感器以及双向触发二极管;

11、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险管;

12、所述互感器的第一同名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互感器的第二同名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互感器的第一非同名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互感器的第二非同名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

13、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整流滤波模块包括整流桥以及第一极性电容;

14、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点连接所述互感器的第一非同名端,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点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正极,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点连接所述互感器的第二非同名端,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点接地,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

15、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主控芯片、场效应管、第二极性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三极管;

16、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点,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高压输入引脚;

17、所述主控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同名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非同名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点,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同名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点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非同名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

18、所述主控芯片的电磁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同名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非同名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同名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供电引脚,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供电引脚,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

19、所述主控芯片的电压供电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引脚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0、所述主控芯片的反馈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正极以及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光耦的输出负极连接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1、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整流滤波模块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三极性电容、第四极性电容、第五极性电容、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发光二极管;

22、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同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四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极性电容的正极,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极性电容的正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23、进一步地,所述干扰疏导模块包括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二电感以及第六二极管;

24、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同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

25、进一步地,所述副边反馈模块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光耦,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稳压器,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以及可变电阻;

26、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极性电容的正极,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输入正极,所述光耦的输出负极连接所述稳压器的阴极,所述稳压器的调节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稳压器的阳极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调节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负极。

27、进一步地,所述副边功率调调节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七二极管,调节芯片以及第三稳压二极管;

28、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同名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非同名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同名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29、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调节芯片的第七引脚接地。

30、综上所述,本技术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31、通过在输出端设置电容对pwm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进行尖峰吸收疏导,以及设置电感进行抑制和滤波,能够很好地吸收各种突发性、周期性的尖峰干扰并将其疏导到地,消除各节点处的电磁辐射干扰,保护电路中的器件,获得更好的输出波形质量,降低系统对后级滤波的依赖,减少系统成本,通过疏导能够很好的吸收干扰信号,从而消除电磁干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