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容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7661发布日期:2023-08-18 14:0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容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容,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容柜。


背景技术:

1、电力系统中的负载类型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载,加上用电企业普遍广泛地使用电力电子设备,使电网功率因数较低,较低的功率因数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增加了供电投资,损害了电压质量,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线路损耗,故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连入电容补偿柜,可以平衡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以提升设备的利用率

2、现有的很多高压电容柜对于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均是直接放置于柜体的内部,不用连接结构进行稳固,在静态工作时没有影响,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各个电子元器件的晃动,从而可能造成损坏的风险,而且现有的电容柜很多只是放置电容,另外的元器件配套于其他柜体,集成度不高。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容柜,其将电压互感器模块、电抗器模块、高压接触器模块和电容模块均固定安装于支架模块,以使得每一个电子元器件模块均进行稳固安装,不易因整体晃动而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其具有结构稳定、散热效果好和集成度高等优点。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电容柜,包括支架模块、电压互感器模块、电抗器模块、高压接触器模块和电容模块,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所述电抗器模块、所述高压接触器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其中:

3、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若干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的内部并且所述电压互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4、所述电抗器模块包括顶部槽钢、底部槽钢和电抗器,所述电抗器安装于所述顶部槽钢和所述底部槽钢之间,所述底部槽钢远离所述电抗器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并且所述顶部槽钢远离所述电抗器的一侧设有吊环(便于取放和安装);

5、所述高压接触器模块包括第二连接板、接触器放置柜和若干高压接触器,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的内部并且所述接触器放置柜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高压接触器放置于所述接触器放置柜的放置槽;

6、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若干电容,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的内部并且所述电容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模块包括第一竖架、第二竖架、第三竖架和第四竖架并且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所述电抗器模块、所述高压接触器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均位于由所述第一竖架、所述第二竖架、所述第三竖架和所述第四竖架包围形成的放置区域中。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架和所述第二竖架之间设有侧面连接板并且所述侧面连接板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竖架和所述第三竖架之间设有隔离板(在做并柜时进行隔离)。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竖架和所述第四竖架之间设有柜门并且所述柜门设有观察窗。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架、所述第二竖架、所述第三竖架和所述第四竖架的上方设有顶部连接板并且所述顶部连接板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电容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块、电压互感器模块、电抗器模块、高压接触器模块和电容模块,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所述电抗器模块、所述高压接触器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容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模块包括第一竖架、第二竖架、第三竖架和第四竖架并且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所述电抗器模块、所述高压接触器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均位于由所述第一竖架、所述第二竖架、所述第三竖架和所述第四竖架包围形成的放置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容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架和所述第二竖架之间设有侧面连接板并且所述侧面连接板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竖架和所述第三竖架之间设有隔离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容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架和所述第四竖架之间设有柜门并且所述柜门设有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容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架、所述第二竖架、所述第三竖架和所述第四竖架的上方设有顶部连接板并且所述顶部连接板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容柜,包括支架模块、电压互感器模块、电抗器模块、高压接触器模块和电容模块,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所述电抗器模块、所述高压接触器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所述电压互感器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若干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的内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压电容柜,其将电压互感器模块、电抗器模块、高压接触器模块和电容模块均固定安装于支架模块,以使得每一个电子元器件模块均进行稳固安装,不易因整体晃动而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其具有结构稳定、散热效果好和集成度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叶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