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668发布日期:2023-08-24 19: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1、干电池,又称一次电池,是一种伏打电池,利用某种吸收剂(如木屑或明胶)使内含物成为不会外溢的糊状。常用作手电筒照明、收音机等的电源。我国干电池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其比能量、循环寿命、高低温适应性等问题已有所突破。考虑到一次电池生产后的运输成本,采用大型集装箱海运会更合适,但海运的运输时间特别久。由于一次电池材料特性,在运输的过程中长时间处于不工作状态,因此而产生钝化现象,也可称为电池滞后,从而导致一次电池到达目的地港口后,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旨在提高一次电池的利用率。

2、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和电压平衡组件;所述电压平衡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3、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二端连接以形成电池组;

4、所述电池,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正极输出充电电压至所述电压平衡组件,以及在电池组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负极输出放电电压至外部设备;

5、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第一端接收充电电压,以及在电池组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二端输出与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相应的放电电压至外部设备。

6、可选地,所述电压平衡组件包括电容和二极管;

7、所述电容和所述二极管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电池和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部均设置有外壳;

9、所述电池的外壳,用于包裹所述电池;

10、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用于包裹所述电压平衡组件。

11、可选地,所述电池的外壳以及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实现。

12、可选地,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紧贴于所述电池的外壳。

13、可选地,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与所述电池的外壳之间通过胶水粘合。

14、可选地,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与所述电池的外壳之间通过电焊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电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采用镍带实现。

1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和电压平衡组件;所述电压平衡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二端连接以形成电池组;所述电池,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正极输出充电电压至所述电压平衡组件,以及在电池组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负极输出放电电压至外部设备;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第一端接收充电电压,以及在电池组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二端输出与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相应的放电电压至外部设备,以维持电池组的放电电压恒定,从而提高一次电池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和电压平衡组件;所述电压平衡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包括电容和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部均设置有外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外壳以及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实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紧贴于所述电池的外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与所述电池的外壳之间通过胶水粘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外壳与所述电池的外壳之间通过电焊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采用镍带实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和电压平衡组件;所述电压平衡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的第二端连接以形成电池组;所述电池,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正极输出充电电压至所述电压平衡组件,以及在电池组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负极输出放电电压至外部设备;所述电压平衡组件,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第一端接收充电电压,以及在电池组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二端输出与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相应的放电电压至外部设备,以维持电池组的放电电压恒定,从而提高一次电池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段青华,毛彩立,赵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匠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