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1685发布日期:2023-09-08 07:0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


背景技术:

1、电机是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组成部件是转子、定子和控制组件。

2、其中,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主要作用是在电机外壳内产生旋转磁场;定子是电机中静止不动的部分,主要作用是通过相对旋转切割旋转磁场的磁感线并产生交流电;控制组件主要包括编码器和控制器,编码器的主要作用是检测转子的旋转参数,比如转速等,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编码器的反馈数据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比如转子的转速、转向、扭矩等。

3、传统的电机结构,转子在内,并套在芯轴上,与芯轴同步旋转,而定子在外,并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内壁上,定子与转子之间保持一定径向间隙。随着电机的技术发展,对电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或变形,比如滚筒电机等。

4、滚筒电机的结构区别于常规电机,虽然组成要素基本相同,但主要区别在于:定子在内,并套在芯轴上,与芯轴均保持静止不动,而转子在外,并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内壁上,能够与电机外壳进行同步旋转。

5、常规的滚筒电机通过外接控制器实现控制,控制器与电机两者互相独立,但又需要保持信号连接,因此,往往需要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在滚筒电机与控制器之间连接信号线缆,导致接线操作的工作量较大,且操作繁琐;同时,信号线缆的长度往往较长,导致接线成本较高。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一体式滚筒电机,但其内置控制器后导致滚筒电机的轴向长度较长,不利于滚筒电机的小型化,适用环境受到约束,不适用一些需要短滚筒的应用场合。

6、因此,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长度能够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的一体式电动滚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能够降低现场接线操作工作量和接线成本,同时保证电机的长度能够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包括电机外壳、插设于所述电机外壳内的芯轴,还包括均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内的编码器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环套于所述芯轴上,所述编码器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安装于所述控制板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编码器通信连接。

3、优选地,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盘及传感器,所述编码盘安装于转子组件上并与所述转子组件同步旋转,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控制板上,用于检测所述编码盘的旋转状态。

4、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两端的端盖,且所述编码盘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端盖的内端端面上。

5、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内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编码盘安装于所述环槽内。

6、优选地,所述编码盘与所述环槽形成可拆卸连接。

7、优选地,所述编码盘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内壁上。

8、优选地,所述编码盘为磁环或光栅码盘。

9、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的若干个控制模块,所述传感器与对应的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环套于所述芯轴上的散热底座,且所述散热底座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11、优选地,所述散热底座上开设有避位槽,以供所述控制板上的高度超过预设阈值的电子元器件穿过。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电动滚筒,主要包括电机外壳、芯轴、编码器及控制器。其中,电机外壳为电动滚筒的主体结构和外层结构,属于电动滚筒的转子组件,主要用于输出动力。芯轴插设在电机外壳内,并保持固定不动,属于电动滚筒的定子组件。编码器及控制器均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内部,且控制器主要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是一种pcb,具体环套在芯轴上,而编码器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安装在该控制板上,并通过控制板与编码器形成通信连接。如此,由于编码器与控制器均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内部,且编码器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安装在控制器的控制板上,从而无需在现场进行电机内外接线,也无需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卸或在电机外壳内牵引接线端子,并且还降低了成本;同时,控制器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内部后,也无需占用电机外壳上的安装空间,而控制器的控制板环套在芯轴上,能够大幅缩减对电机外壳内部的轴向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减小电机外壳的轴向尺寸。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电动滚筒,能够在实现编码器与控制器的通信连接的基础上,降低现场接线操作工作量和接线成本,同时保证电机的长度能够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包括电机外壳(1)、插设于所述电机外壳(1)内的芯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1)内的编码器(7)及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包括控制板(81),所述控制板(81)环套于所述芯轴(2)上,所述编码器(7)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安装于所述控制板(81)上,且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编码器(7)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7)包括编码盘(71)及传感器(72),所述编码盘(71)安装于转子组件上并与所述转子组件同步旋转,所述传感器(72)安装于所述控制板(81)上,用于检测所述编码盘(71)的旋转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1)两端的端盖(5),且所述编码盘(71)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端盖(5)的内端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内壁上开设有环槽(51),所述编码盘(71)安装于所述环槽(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盘(71)与所述环槽(51)形成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盘(71)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盘(71)为磁环或光栅码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板(81)上的若干个控制模块(82),所述传感器(72)与对应的所述控制模块(82)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还包括环套于所述芯轴(2)上的散热底座(83),且所述散热底座(83)与所述控制板(81)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83)上开设有避位槽(84),以供所述控制板(81)上的高度超过预设阈值的电子元器件穿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式电动滚筒,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外壳、插设于电机外壳内的芯轴,还包括均安装在电机外壳内的编码器及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控制板环套于芯轴上,编码器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安装于控制板上,且控制器与编码器通信连接。如此,由于编码器与控制器均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内部,且编码器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安装在控制器的控制板上,从而无需在现场进行电机内外接线,降低了成本;同时,控制器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内部后,也无需占用电机外壳上的安装空间,而控制器的控制板环套在芯轴上,能够大幅缩减对电机外壳内部的轴向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减小电机外壳的轴向尺寸,保证电机的长度能够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