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4742发布日期:2023-07-24 03:3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电机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现有的电机外壳都相应地设有散热孔,而该散热孔仅仅是依靠空内外部的温差的热循环而与外界交换热量来达到散热的目的,这样的设计不利于电机内部零部件及时有效散热,且如果散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造成整个电机内部某些元器件因温度过高,导致其损坏及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最终降低了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致使电机维护成本较高,并影响市场的竞争力。

2、为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散热组件包括设在上壳体上的第一进风孔和设在下壳体上的第一散热孔,所述上壳体上且位于第一进风孔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用于对外部气流进行阻挡以使该气流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壳体内腔的第一上挡风板,所述第一上挡风板向外伸出上壳体外表面;所述下壳体上且位于第一散热孔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用于对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进行阻挡而使其从第一散热孔流出的第一下挡风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向内伸进下壳体内表面,即在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外部气流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壳体内腔,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从第一散热孔流出,从而使得外部气流与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交换流动更加顺畅,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确保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电机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包括电机轴1,所述电机轴1上相对固定连接有定子组件2,所述电机轴1上还可转动地设有转子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3包括电机壳体31,所述电机壳体31包括均可转动地设在电机轴1上的上壳体311和下壳体312,所述下壳体312位于上壳体311下侧;所述电机壳体31上设有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第一进风孔41和设在下壳体312上的第一散热孔42,所述上壳体311上且位于第一进风孔41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用于对外部气流进行阻挡以使该气流从第一进风孔41进入电机壳体31内腔的第一上挡风板411,所述第一上挡风板411向外伸出上壳体311外表面;所述下壳体312上且位于第一散热孔42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用于对电机壳体31内腔的气流进行阻挡而使其从第一散热孔42流出的第一下挡风板421,所述第一下挡风板421向内伸进下壳体312内表面。

4、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散热组件4还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第二散热孔44和设在下壳体312上的第二进风孔43,所述下壳体312上且位于第二进风孔43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反向旋转时用于对外部气流进行阻挡以使该气流从第二进风孔43进入电机壳体31内腔的第二下挡风板431,所述第二下挡风板431向外伸出下壳体312外表面;所述上壳体311上且位于第二散热孔44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反向旋转时用于对电机壳体311内腔的气流进行阻挡而使其从第二散热孔44流出的第二上挡风板441,所述第二上挡风板441向内伸进上壳体311内表面。

5、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第一上挡风板411、第一下挡风板421、第二上挡风板441和第二下挡风板431横截面呈弧形或半圆形设置。

6、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第一上挡风板411和第一下挡风板421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挡风板411和第一下挡风板421的倾斜方向朝向吊扇电机的正向旋转方向。

7、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第二上挡风板441和第二下挡风板431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上挡风板441和第二下挡风板431的倾斜方向朝向吊扇电机的反向旋转方向。

8、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转子组件3还包括隔磁环32和永磁环33,所述隔磁环32相对固定地与电机壳体31连接,所述永磁环33相对固定地设在隔磁环32内侧壁上,所述隔磁环32外侧壁与电机壳体31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减小隔磁环32外侧壁与电机壳体31内侧壁接触面积的隔磁空间5。

9、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隔磁空间5为一呈环形设置的凹槽。

10、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呈环形设置的凹槽设在所述隔磁环32外侧壁上。

11、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上壳体311与隔磁环3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6,所述下壳体312与隔磁环3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7。

12、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上连接结构6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上安装孔61和设在隔磁环32上且用于与上安装孔61对齐连接的上连接孔62,所述上安装孔61与上连接孔62之间穿设有用于将上壳体311相对隔磁环32固定连接的上连接件63。

13、如上所述一种散热高效的吊扇电机,所述上连接孔62为上螺纹孔,所述上连接件63为能贯穿上安装孔61而与上连接孔62螺纹连接的上螺钉。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组件包括设在上壳体上的第一进风孔和设在下壳体上的第一散热孔,所述上壳体上且位于第一进风孔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用于对外部气流进行阻挡以使该气流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壳体内腔的第一上挡风板,所述第一上挡风板向外伸出上壳体外表面;所述下壳体上且位于第一散热孔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用于对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进行阻挡而使其从第一散热孔流出的第一下挡风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向内伸进下壳体内表面,即在吊扇电机正向旋转时,外部气流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壳体内腔,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从第一散热孔流出,从而使得外部气流与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交换流动更加顺畅,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确保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电机维护成本。

16、2、为了使得吊扇电机无论是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散热组件都可以实现强制通风散热的效果,散热组件还包括设在上壳体上的第二散热孔和设在下壳体上的第二进风孔,所述下壳体上且位于第二进风孔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反向旋转时用于对外部气流进行阻挡以使该气流从第二进风孔进入电机壳体内腔的第二下挡风板,所述第二下挡风板向外伸出下壳体外表面;所述上壳体上且位于第二散热孔边缘处设有当吊扇电机反向旋转时用于对电机壳体内腔的气流进行阻挡而使其从第二散热孔流出的第二上挡风板,所述第二上挡风板向内伸进上壳体内表面。

17、3、为了更好阻挡气流以提高气流进入或流出效率,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第一上挡风板、第一下挡风板、第二上挡风板和第二下挡风板横截面呈弧形或半圆形设置。

18、4、所述隔磁环外侧壁与电机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减小隔磁环外侧壁与电机壳体内侧壁接触面积的隔磁空间,即能够减小隔磁环外侧壁与电机壳体内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隔磁环与电机壳体之间的传递介质,进而减少漏磁,以确保定子与转子具有合适的磁通密度,从而确保电机工作效率,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

19、5、所述上壳体与隔磁环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所述下壳体与隔磁环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能够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相对隔磁环固定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长条螺栓以同时穿设上壳体和下壳体而将二者固定连接、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的特点,同时能够使电机整体重量较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