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壁挂结构及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1700发布日期:2023-11-22 23:3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器壁挂结构及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壁挂结构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1、逆变器用于光伏、储能、柴油发电机等实现并网和家庭负载供电,其安装方式通常是挂在墙上。一些光伏储能逆变器的安装方式是:预先将膨胀螺钉安装到墙上,然后把逆变器挂在墙上,再将螺丝拧紧,通常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员协助才能将逆变器安装固定在墙上,采用该方式安装的逆变器,其安装和拆卸均比较麻烦、耗费人力,且安装螺钉组件的位置不能被逆变器遮挡,影响美观。这样安装比较麻烦,并且拆卸也不方便。

2、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逆变器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通过在墙上预安装带有挂钩的挂架,在逆变器上设有与挂架上挂钩相配合的槽,或者挂钩设在逆变器上,槽设置在挂架上,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够实现逆变器的安装和拆卸,且相较第一种安装方式会更快捷方便美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3、(1)安装时,逆变器主体结构遮挡挂架,安装人员无法明确挂钩和槽的相对位置,需要上下左右反复尝试才能将逆变器安装到位,导致安装过程费时费力;

4、(2)现有的壁挂结构通常为水平设置有两个挂钩的安装结构,挂钩长期承受逆变器的重力,容易变形,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加厚挂架挂钩的厚度或者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成本相对较高;

5、(3)在使用过程中,逆变器在受到向上推力的作用下,有脱落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6、为了能够方便进行壁挂和拆装,需要进行专门的结构设计,并且整体结构尺寸不会有大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外观等。

7、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通过设计一个专门的结构,通过壁挂架和逆变器上的结构配合,实现方便的拆装。所以为了解决逆变器的拆装问题,并且不会影响整体的外观和尺寸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8、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也不必然会给出技术教导;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壁挂结构及逆变器,能够实现逆变器的快速方便地安装和拆卸,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不易脱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逆变器壁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上的壁挂支架和若干与逆变器连接的挂钩,所述壁挂支架被配置为挂置所述挂钩;

4、所述壁挂支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与墙面贴合的第一板和若干远离墙面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三板连接,所述第一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板的上方设有与其垂直的第四板,所述第四板靠近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5、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用于与墙面贴合的第五板和远离墙面的第六板,所述第五板和所述第六板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七板连接,所述第五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七板的上方设有与其垂直的第八板,所述第八板靠近所述第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6、所述挂钩包括第九板、第十板和第十一板,所述第九板和所述第十板通过所述第十一板连接,且所述第九板和所述第十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板的前后宽度且不小于所述第八板的前后宽度,所述第九板被配置为与逆变器安装,其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7、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均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十板。

8、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板,两个所述第二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二板均通过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六板设置在所述第五板的下端。

9、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两个挡板、两个第一加强筋和两个第二加强筋,其中,

10、两个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且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板的外侧连接;

11、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上下两侧且与两侧的所述第三板连接;

12、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且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挡板。

13、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七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和/或,

14、两个所述挡板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与待安装的逆变器的两侧壁之间距离一致。

15、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挂钩的宽度大于等于50mm且小于等于100mm;和/或,

16、所述第十一板的前后宽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和/或,

17、所述第十板和第九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60°且小于等于90°。

18、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挂钩的宽度为70mm;和/或,

19、所述第十一板的前后宽度为12mm;和/或,

20、所述第十板和第九板之间的夹角为75°。

21、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壁挂支架1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镀锌钢板,其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第六板、第七板和第八板的厚度均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mm;和/或,

22、所述挂钩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镀锌钢板,其所述第九板、第十板和第十一板的厚度均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mm。

23、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第六板、第七板和第八板的厚度为2mm;和/或,

24、其所述第九板、第十板和第十一板的厚度为2mm。

25、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九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十一板的面积;和/或,

26、所述第九板上设有三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或,

27、所述第十板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适配的螺丝头部的直径;和/或,

28、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腰型孔。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以及如上要求所述的逆变器壁挂结构,所述逆变器壁挂结构被配置为将所述逆变器挂置在墙上。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31、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壁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上的壁挂支架和若干与逆变器连接的挂钩,所述壁挂支架被配置为挂置所述挂钩,能够实现逆变器的快速方便地安装和拆卸,逆变器安装可靠不易脱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32、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壁挂结构通过第十一板与第四板、第八板的配合,并且挂钩的宽度优选70mm,折弯距离优选12mm,能够降低挂钩承受的剪切力,提高壁挂结构的强度、不易变形,可延长其适用寿命,或者使其使用较薄的材料即可满足长期承受逆变器的重力的需求,能够降低壁挂结构的重量以及成本,同时能够保证逆变器安装的稳定性;

33、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壁挂结构,其中第一支架两端两个挡板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与待安装的逆变器的两侧壁之间距离一致,在安装逆变器的时候只需要将逆变器的左右两侧边之一与挡板对齐,即可快速地实现安装逆变器,能够解决安装人员无法明确挂架和挂钩的相对位置,需要上下左右反复尝试才能将逆变器安装到位,导致安装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34、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壁挂结构中的第七板的上端与第一加强筋连接,第一板以及其两侧的第七板形成一限位槽,使得逆变器在受向上推力时不易从壁挂支架上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