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5773发布日期:2023-11-23 03:5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充电保护,尤其涉及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1、在欧盟销售的电子电器类带电产品需过ce认证,该认证有一项关于电池安全的测试,即在充电状态下对充电器电路进行随机短路,要求充电电流不能超过电池标定的最大充电电流。现有的线性充电方案,在短路线性充电部件的情况下,电路处于无保护状态,电池充电电流容易超过电池标定的最大充电电流,造成ce安规认证失败。同时,该要求也是国标gb认证测试要求的趋势,新增更多地安全充电要求,而以当前充电方案认证,大概率会认证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充电过程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充电模块,用于给待充电的电池进行充电;电源输入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接收外部电源输入的充电电流;防反接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之间,用于当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正接时,将所述电源输入模块输入的充电电流提供给所述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当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外部电源反接时,断开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连接。

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反接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一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经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

3、优选的,所述防反接模块还包括:一充电保护控制端;其中:所述充电保护控制端设置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用于接收外部的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mos管的导通和截止。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反接模块还包括:第二mos管、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电连接。

5、优选的,所述防反接模块还包括:一充电保护控制端;其中:所述充电保护控制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的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mos管的导通和截止。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管、第三电阻、充电控制与保护控制端;所述充电管,具体包括:第三mos管、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充电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充电控制与保护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与保护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的充电控制与保护信号,控制所述第三mos管的导通程度。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具体包括:第六电阻、第一电容、充电检测端口;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充电检测端口,设置在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用于外部检测充电电压。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充电模块之后,还包括充电检测模块,具体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充电管电流检测端口、系统电流检测端口、电池充电电流检测端口、接地检测端口;所述第四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充电管电流检测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电流;所述系统电流检测端口,设置在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之间,用于向系统供电;所述第五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池充电电流检测端口,设置在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所述接地检测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五电阻与接地端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负极接地状态。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为增强型pmos管;所述第三mos管,为增强型n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10、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充电器,包括前述任一项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有益效果:

12、1.在现有的线性充电方案的基础之上,增加防反接模块,实现当充电器反接时,及时切断充电模块,确保电池充电过程安全。

13、2.在防反接模块上增加一个保护控制端口用于充电保护,实现防反接的同时,在充电异常的情况下切断充电回路,确保充电安全,具备两重保护电路,单一故障任何一道保护电路,在充电异常的情况下,另外一道电路都会正常工作,切断充电回路,充电电流不会超过电池最大充电电流,确保认证测试通过。

14、3.在防反接模块中应用mos管,并对mos管进行控制,能够克服利用ptc、breaker、fuse等电路保护方法无法进行精确控制的问题,在前三种方式下,保护点设置低容易误触发,保护的设置高在充电异常的情况下容易不触发,认证失败风险较大,本实用新型利用mos管的导通特性可实现精准控制,解决该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模块还包括:一充电保护控制端;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模块还包括:一充电保护控制端;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充电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防反接充电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模块,用于给待充电的电池进行充电;电源输入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接收外部电源输入的充电电流;防反接模块,设置在电源输入模块与充电模块之间,用于当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正接时,将电源输入模块输入的充电电流提供给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当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反接时,断开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连接。本技术具有防止充电器反接,防止充电电流超过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的功能,具有充电保护过程可控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