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7704发布日期:2023-09-24 06: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绕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背景技术:

1、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cn111585405b一种绕线总成和定子绕线机中由于绕线总成的基座结构固定,绕线总成与机架的装配位置固定,这使得当绕线机构完成一个绕线架的绕线工作后,励磁定子在旋转至下一绕线架这一过程中,只能依靠绕线杆的摆动来避免与定子发生干涉,但是这种结构仍存在线材凌乱缠绕或动作匹配出现误差而发生撞针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缠绕效率高、定子绕线均匀和紧密,有效避免线材凌乱缠绕或动作匹配出现误差而发生撞针情况发生的励磁定子绕线机。

2、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

3、主轴装置,至少两个主轴装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励磁定子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

4、绕制总成,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主轴装置一侧,用以将铜线有序的绕制在励磁定子上;以及

5、进线总成,固设于所述绕制总成上,用于控制进线速度的同时对进线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断线或缺料;

6、其中:绕制时所述主轴装置带动励磁定子往复式摆动的同时配合所述绕制总成沿水平来回往复移动以及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将铜线均匀到绕制在励磁定子上。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主轴装置阵列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主轴装置包括:

8、第一驱动源,固设于所述机架内侧,用于提供动力;

9、转动主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转动主轴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以及

10、工装安装座,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顶部,用于装夹待绕制的励磁定子;

11、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转动主轴转至一个绕线工位或在驱动所述转动主轴来回往复摆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源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内侧;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一侧设有压轮;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带部件与所述转动主轴构成传动连接,且带部件穿过压轮部件。

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主轴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插设有贯穿孔的t型转轴;所述t型转轴一端旋接有旋转接头;

14、所述工装安装座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上的固定工装底板;所述固定工装底板上方设有固定工装上板,且相邻之间通过圆周阵列设置的底板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工装上板上固设有放置工装;所述固定工装上板两侧对称设有压紧部件;

15、所述放置工装、固定工装上板均设有贯穿的绕线孔;所述固定工装上板周侧上设有突出的定位肩;所述放置工装内侧圆周阵列设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二定位部。

16、进一步地,所述绕制总成包括:

17、第二动力源,固设于所述机架,用于提供动力;

18、绕制支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动力源可驱动所述绕制支架沿横向来回往复移动;

19、第三动力源,固设于所述绕制支架顶部,用于提供升降动力;以及

20、插线部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绕制支架侧面上,所述第三动力源可驱动所述插线部件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

21、其中:在所述第三动力源作用下带动插线部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一个来回移动时,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绕制支架沿横向移动一个线直径距离。

22、进一步地,所述插线部件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绕制支架上的插线支架;所述插线支架两端固设有插线横梁;所述插线横梁上可拆卸设有插线针;

23、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出处端传动连接有丝杆传动部件;所述丝杆传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绕制支架固连;

24、所述第三动力源为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绕制支架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构成传动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插线针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末端沿径向插设有中空的针头;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针头相互垂直设置。

26、进一步地,所述进线总成包括倾斜安装在所述绕制总成侧面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一侧设有进行机构;铜线沿所述导向部件后进入所述进行机构进行校正后输出。

2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件上设有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断线或没线。进一步地,所述进行机构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线是否不动。

2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绕线总成底部设置可进行横向来回移动的位移机构,使得绕线总成能够相对载台进行横向方向上来回移位,通过该位移能够在励磁定子上前后绕线转移过,整个绕线总成发生对应的横向位移,该横向位移搭配摆动机构对绕线杆的摆动控制,能够使得出线端远离并自动进行避让动作,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线材凌乱缠绕或绕线杆撞针的情况;

30、2)主轴装置中通过第一驱动源带动工装安装座来回往复的正反转,有效的减少整个机台发生抖动,另外在配合通过压紧部件(左右气缸)抱紧来减少工作时产生的惯性,进一步提高绕制的均匀性,同时进一步避免出现线材凌乱缠绕或绕线杆撞针的情况;

3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线总成上设置断线检测传感器(两个传感器,一个为第一传感器设置在下方用来检测是否缺线;另一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上方用来检测绕制导线是否不动,即卡线等状况,有效保证整个绕制过程的稳定性;

32、4)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构成传动连接,也就是靠电机控制同步带驱动升降,可以有效的减少振动,有效解决了丝杆直连电机所产生较大的震动;

33、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缠绕效率高、定子绕线均匀和紧密;

34、6)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阵列设置的励磁定子同时绕线,整个上线—绕线—切线全自动高效完成,实现了极高的生产效率,并且使用时可根据产品的尺寸进行编程,若进行更换不现型号规格的产品,只需更换工装便可,可多工位作业,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该励磁定子绕线机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2)阵列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主轴装置(2)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21)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通过电机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1)内侧;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一侧设有压轮(212);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输出端通过带部件(213)与所述转动主轴(22)构成传动连接,且带部件(213)穿过压轮(212)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轴(22)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轴承座(221);所述轴承座(221)上插设有贯穿孔的t型转轴(222);所述t型转轴(222)一端旋接有旋转接头(2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总成(3)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部件(34)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绕制支架(32)上的插线支架(341);所述插线支架(341)两端固设有插线横梁(342);所述插线横梁(342)上可拆卸设有插线针(34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针(343)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末端沿径向插设有中空的针头;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针头相互垂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总成(4)包括倾斜安装在所述绕制总成(3)侧面的导向部件(41);所述导向部件(41)一侧设有进行机构(42);铜线沿所述导向部件(41)后进入所述进行机构(42)进行校正后输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41)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11),用于检测是否断线或没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机构(42)上设有第二传感器(421),用于检测线是否不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主轴装置,至少两个主轴装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励磁定子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绕制总成,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主轴装置一侧,用以将铜线有序的绕制在励磁定子上;以及进线总成,固设于所述绕制总成上,用于控制进线速度的同时对进线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断线或缺料。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缠绕效率高、定子绕线均匀和紧密。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辉,苏木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华工睿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