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172发布日期:2023-09-23 20:3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


背景技术:

1、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或蓄电池组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将光伏太阳能板的电量储存在蓄电池里,为负载供电,在户用储能系统中尤为常见。面对越来越复杂恶劣的电磁环境和户用储能的环保标准,光伏逆变器本身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便显得愈发重要。电磁屏蔽结构设计相较于接地、搭接等方式,在电磁能量泄露和防止电磁能量干扰上的表现更加优秀。电磁屏蔽结构设计的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量的发射、吸收和引导作用将屏蔽区域与其他区域分开。因此,切断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是电磁屏蔽设计的关键所在。

2、屏蔽壳体的形状对屏蔽效能的高低有明显影响,理论上全封闭的金属盒可以有最好的电场屏蔽效果,而实际使用的屏蔽体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接缝、孔洞等,这些便成了电磁能量泄露的主要途径。现有的光伏逆变器上盖与箱体之间在螺丝锁付后仍存在较长的缝隙,这种缝隙导致的电磁能量泄露极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有设计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置导电部件,箱体和箱盖相互固定之后,导电部件被压缩产生的压力作用在箱体和箱盖以保证电磁屏蔽效果,解决电磁不兼容的问题,但是所设置的导电部件存在易脱落,与箱体以及箱盖的连接不够稳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以将所述上敞口端封闭,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包括卡勾部、抵接部及位于所述卡勾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卡勾部卡在所述箱体上并和所述箱体接触导通,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抵紧接触并相互导通,所述弯折部具有复位以使所述抵接部抵压所述上盖的趋势。

4、优选地,所述箱体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卡勾部形成有卡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翻边卡入所述卡槽内。

5、更优选地,所述卡槽具有面向下方的槽口,所述卡槽的下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翻边的壁厚,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翻边的壁厚。

6、优选地,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所述槽口倾斜延伸的外扩导向部,以引导所述翻边进入所述卡槽内。

7、更优选地,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槽壁倾斜延伸至所述卡槽内的倾斜卡紧部,所述翻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倾斜卡紧部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8、优选地,所述倾斜卡紧部和所述卡勾部一体成形,所述倾斜卡紧部自所述卡勾部中切割后向所述卡槽内弯折,所述卡勾部上形成有切割槽,所述倾斜卡紧部的一个侧边和所述切割槽的一个侧边连接。

9、优选地,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前,所述抵接部具有10至30度的仰角;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抵接部水平设置。

10、更优选地,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卡勾部的上方,所述弯折部倾斜延伸;所述弹片由所述抵接部、所述弯折部、一转角部及所述卡勾部及一外扩导向部依次相接构成,所述弹片由一金属薄板弯折及裁切形成。

11、优选地,所述箱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的钣金结构件,所述钣金结构件的上端部高于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或多个所述弹片,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钣金结构件的上端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接触导通;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前,各所述弹片的所述抵接部高于所述钣金结构件。

12、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有对所述弹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向下凹陷。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箱体和上盖装配后,抵接部水平设置并与上盖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且弹片的卡勾部卡在箱体上,位于抵接部和卡勾部之间的弯折部因受到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弹片的安装较为牢固且不易松脱,充分保证了弹片、箱体和上盖之间紧密的金属间接触,弹片、箱体以及上盖之间相互导通,有效地避免了上盖和箱体在螺丝锁付后因存在较长缝隙而导致的电磁能量泄露,实现电磁兼容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以将所述上敞口端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包括卡勾部、抵接部及位于所述卡勾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卡勾部卡在所述箱体上并和所述箱体接触导通,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抵紧接触并相互导通,所述弯折部具有复位以使所述抵接部抵压所述上盖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卡勾部形成有卡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翻边卡入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具有面向下方的槽口,所述卡槽的下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翻边的壁厚,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翻边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所述槽口倾斜延伸的外扩导向部,以引导所述翻边进入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槽壁倾斜延伸至所述卡槽内的倾斜卡紧部,所述翻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倾斜卡紧部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卡紧部和所述卡勾部一体成形,所述倾斜卡紧部自所述卡勾部中切割后向所述卡槽内弯折,所述卡勾部上形成有切割槽,所述倾斜卡紧部的一个侧边和所述切割槽的一个侧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前,所述抵接部具有10至30度的仰角;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抵接部水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卡勾部的上方,所述弯折部倾斜延伸;所述弹片由所述抵接部、所述弯折部、一转角部及所述卡勾部及一外扩导向部依次相接构成,所述弹片由一金属薄板弯折及裁切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的钣金结构件,所述钣金结构件的上端部高于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或多个所述弹片,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钣金结构件的上端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接触导通;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前,各所述弹片的所述抵接部高于所述钣金结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对所述弹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向下凹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以将所述上敞口端封闭,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包括卡勾部、抵接部及位于所述卡勾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卡勾部卡在所述箱体上并和所述箱体接触导通,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抵紧接触并相互导通,所述弯折部具有复位以使所述抵接部抵压所述上盖的趋势。本技术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在实现电磁兼容功能的同时,弹片不易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雄,吉飞洲,宋云辉,卢盈,吴生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