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0052发布日期:2023-10-25 14:3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安装方式,打破了传统光伏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壁垒,近年来bipv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工商业屋顶光伏系统,不仅外观美观,还能给企业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2、中国专利cn202022503292.4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彩钢瓦,所述一体化晶体硅太阳能彩钢瓦单元包括彩钢瓦,彩钢瓦向下凸设有若干凸壳,凸壳的顶端面上向下凹设有若干凹槽,彩钢瓦的顶端面上粘接设置有无边框晶体硅光伏板。当将光伏组件采用粘结的方式安装在彩钢瓦上,由于粘结剂的粘性作用下导致两者不可拆卸,且在初始安装时需要定位准确,导致施工精度高,施工难度较大,且可维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采用粘结的方式安装在彩钢瓦上,由于粘结剂的粘性作用下导致两者不可拆卸,且在初始安装时需要定位准确,导致施工精度高,施工难度较大,且可维修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

3、彩钢瓦,其上间隔凸出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4、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以及沿光伏板周边分布的边框,边框安装在光伏板上,

5、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块、压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安装槽,安装槽开设在第一加强筋上,安装槽的槽口向内凸起形成台阶面,压块位于安装槽内,第一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压块和安装块,且第一螺栓的头部抵接压块,第一螺栓的杆部上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抵接安装块,第二螺栓穿过安装块和边框连接,通过安装块、压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安装槽的配合,从而实现彩钢瓦与光伏组件的固定,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维修性较高。

6、进一步包括彩钢瓦的第一加强筋之间具有若干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交错布置,第一加强筋上具有锁边结构。

7、进一步包括第一加强筋的高度高于第二加强筋。

8、进一步包括安装块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垂直连接,第一安装板抵接第一加强筋,第二安装板抵接边框。

9、进一步包括安装槽呈倒“t”型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通过安装块、压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安装槽的配合,从而实现彩钢瓦与光伏组件的固定,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维修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彩钢瓦(1)的第一加强筋(11)之间具有若干第二加强筋(12),所述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加强筋(11)上具有锁边结构(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1)的高度高于第二加强筋(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1)包括第一安装板(311)以及第二安装板(312),所述第一安装板(311)和第二安装板(31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311)抵接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二安装板(312)抵接边框(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5)呈倒“t”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彩钢瓦,其X轴方向上间隔凸出有若干第一加强筋,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以及沿光伏板周边分布的边框,边框安装在光伏板上,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块、压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安装槽,安装槽开设在第一加强筋上,安装槽的槽口向内凸起形成台阶面,压块位于安装槽内,第一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压块和安装块,且第一螺栓的头部抵接压块,第一螺栓的杆部上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抵接安装块,第二螺栓穿过安装块和边框连接,通过安装块、压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安装槽的配合,从而实现彩钢瓦与光伏组件的固定,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维修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储晶,谢燕,倪栋仁,安全长,孙铁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