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8389发布日期:2023-11-30 14:2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布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1、双面光伏组件即是双面太阳能板,双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是用玻璃封装而成,除了正面正常发电外,其背面也能够接收来自环境的散射光和反射光进行发电,甚至是在日出或日落时的直射光线,双面模块因而能较传统单面模块产生更多的能源,因此双面组件有着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

2、现阶段的双面光伏组件的布线基本都是将电缆线通过管道、或者线槽进行走线,将多根线缆放置在一起,这种布线方式在双面光伏组件的使用中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即光伏组件是在户外的,容易因外界原因受损,在光伏组件受损后,有时需要将其连接的线缆一同进行更换,而这时通过管道和线槽进行布线的方式,因为两头固定所以不会缠绕,但是容易导致电缆位置混乱,不方便后期对电缆的维修更换,且电缆之间相互接触,不利于电缆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方等距设置有双面光伏组件,对应两个双面光伏组件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布线盒,所述地基的上方且对应第一布线盒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布线盒,所述第一布线盒和第二布线盒的内部均通过设置的插槽滑动连接有用于布线的定位块。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块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定位块的内部且位数安装孔的外侧均等距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且位于对应安装孔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缺口。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布线盒的一端设置有逆变器。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布线盒和第二布线盒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盖板。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布线盒和第二布线盒以及定位块均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上述设置的方案进行布线,从而可以达到较为合理布线结构,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者根据双面光伏组件的安装间距通过开孔器在第一布线盒和第二布线盒的一侧开设进线孔,随后再将电缆通过进线孔和安装缺口放置入安装孔的内部,并将电缆卡入固定孔中,从而实现对电缆的固定,之后,可依次按照顺序将各个位置的双面光伏组件的电缆卡入不同位置的固定孔中,从而完成对电缆的固定,通过上述设置,从而解决了传统双面光伏组件布线通过管道或线槽进行布置,从而导致电缆位置混乱,不方便后期对电缆的维修更换,且电缆之间相互接触,不利于电缆的散热,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上方等距设置有双面光伏组件(2),对应两个双面光伏组件(2)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布线盒(3),所述地基(1)的上方且对应第一布线盒(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布线盒(4),所述第一布线盒(3)和第二布线盒(4)的内部均通过设置的插槽滑动连接有用于布线的定位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5)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安装孔(6),所述定位块(5)的内部且位数安装孔(6)的外侧均等距设置有固定孔(7),所述定位块(5)的顶部且位于对应安装孔(6)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缺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线盒(4)的一端设置有逆变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盒(3)和第二布线盒(4)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盒(3)和第二布线盒(4)以及定位块(5)均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布线结构,包括地基,地基的上方等距设置有双面光伏组件,对应两个双面光伏组件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布线盒,地基的上方且对应第一布线盒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布线盒,第一布线盒和第二布线盒的内部均通过设置的插槽滑动连接有用于布线的定位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设置,从而解决了传统双面光伏组件布线通过管道或线槽进行布置,从而导致电缆位置混乱,不方便后期对电缆的维修更换,且电缆之间相互接触,不利于电缆的散热,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韦红雨,王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速野远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