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4115发布日期:2023-12-14 09:5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电机,具体为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微电机,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其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和工业自动化设备领域,如磁盘驱动器、复印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都应用了微电机,在使用时,微电机进水后,容易受到腐蚀,造成微电机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以防止微电机因进水而受损。

2、如申请号为202120354017.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微电机机壳密封结构。该微电机机壳密封结构,其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将微电机安装在密封壳内,在通过密封盖密封,实现微电机的防水防潮,增加使用寿命且,但其密封性较差,防水防潮性较差,且其为固定结构,不方便对其进行拆装。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包括防护筒和拆装组件,所述防护筒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拆卸安装的所述拆装组件设置于防护筒表面,所述拆装组件包括螺纹槽、螺纹环、前盖、后盖、卡合槽和柱状卡合件,所述螺纹槽开设于防护筒前侧表面,且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前表面安装有前盖,所述防护筒后侧设置有后盖,且后盖前侧表面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内部卡合连接有柱状卡合件,且柱状卡合件前侧与防护筒后侧表面相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内部设置有微电机主体,且防护筒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水的防水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聚氨酯涂层、连接杆和弹性密封圈,且聚氨酯涂层设置于防护筒内表面,所述前盖以及后盖内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内端连接有弹性密封圈。

5、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贯穿密封圈和密封垫圈,且前盖表面设置有贯穿密封圈,所述防护筒后表面连接有密封垫圈。

6、进一步的,所述微电机主体后侧螺纹连接有后安装盖,且后安装盖前侧表面粘接有密封环。

7、进一步的,所述微电机主体前侧表面开设有密封槽,且微电机主体前侧表面通过密封槽卡合连接有前安装盖,并且微电机主体输出端贯穿前盖表面并延伸至前盖前侧。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塑制筒,且聚乙烯塑制筒外表面安装有聚丙烯塑制筒。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圈对称分布于防护筒两侧,且弹性密封圈设置有两组。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组件,防水组件包括聚氨酯涂层、连接杆和弹性密封圈,防水组件还包括贯穿密封圈和密封垫圈,使用时,不仅提高了防护筒的防水性,又增强了整体的密封性,从而起到高效的防水作用。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拆装组件,拆装组件包括螺纹槽、螺纹环、前盖、后盖、卡合槽和柱状卡合件,使用时,可方便快速的将防水结构安装在微电机主体上,也可快速对其进行拆卸,以方便进行维修,且防护筒以及拆装组件整体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多种微电机。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包括防护筒(1)和拆装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拆卸安装的所述拆装组件(2)设置于防护筒(1)表面,所述拆装组件(2)包括螺纹槽(201)、螺纹环(202)、前盖(203)、后盖(204)、卡合槽(205)和柱状卡合件(206),所述螺纹槽(201)开设于防护筒(1)前侧表面,且螺纹槽(20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202),所述螺纹环(202)前表面安装有前盖(203),所述防护筒(1)后侧设置有后盖(204),且后盖(204)前侧表面开设有卡合槽(205),所述卡合槽(205)内部卡合连接有柱状卡合件(206),且柱状卡合件(206)前侧与防护筒(1)后侧表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内部设置有微电机主体(3),且防护筒(1)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水的防水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4)包括聚氨酯涂层(401)、连接杆(402)和弹性密封圈(403),且聚氨酯涂层(401)设置于防护筒(1)内表面,所述前盖(203)以及后盖(204)内侧均设置有连接杆(402),且连接杆(402)内端连接有弹性密封圈(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4)还包括贯穿密封圈(404)和密封垫圈(405),且前盖(203)表面设置有贯穿密封圈(404),所述防护筒(1)后表面连接有密封垫圈(4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机主体(3)后侧螺纹连接有后安装盖(5),且后安装盖(5)前侧表面粘接有密封环(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机主体(3)前侧表面开设有密封槽(7),且微电机主体(3)前侧表面通过密封槽(7)卡合连接有前安装盖(8),并且微电机主体(3)输出端贯穿前盖(203)表面并延伸至前盖(203)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塑制筒(9),且聚乙烯塑制筒(9)外表面安装有聚丙烯塑制筒(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403)对称分布于防护筒(1)两侧,且弹性密封圈(403)设置有两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机防水结构,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筒和拆装组件,所述防护筒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拆卸安装的所述拆装组件设置于防护筒表面,所述拆装组件包括螺纹槽、螺纹环、前盖、后盖、卡合槽和柱状卡合件,所述螺纹槽开设于防护筒前侧表面,且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前表面安装有前盖,所述防护筒后侧设置有后盖。该微电机防水结构,通过防水组件不仅提高了防护筒的防水性,又增强了整体的密封性,从而起到高效的防水作用,通过拆装组件可方便快速的将防水结构安装在微电机主体上,也可快速对其进行拆卸,以方便进行维修,且防护筒以及拆装组件整体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多种微电机。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何文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蔓菲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