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自锁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1374发布日期:2024-02-09 12:1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自锁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漏缆自锁卡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自锁卡具。


背景技术:

1、电缆通常是指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而泄漏电缆在安装固定时,大多是通过卡具进行固定,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2、现有技术诸如公告号为cn216699435u的实用新型,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电缆、漏缆夹持的多适配型卡具,该专利包括底座;第一连接板,其固接在所述底座一端;第二连接板,其固接在所述底座另一端;第一承缆板,其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端;第二承缆板,其固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端;所述第一承缆板末端与所述第二承缆板末端之间设有交叉互锁结构;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承缆板、所述第二承缆板及所述交叉互锁结构围合形成用于夹持线缆的缆线槽;调节所述交叉互锁结构的卡合深度以改变所述缆线槽的适配缆径尺寸;改善了现有的压力自锁卡具存在扣合位置易自动脱开以及适配线缆尺寸单一的现状。

3、在施工线路中采用压力自锁结构的卡具能够对漏缆进行夹持,在压紧扣合后主要通过两个弧形板相互扣合形成对漏缆压紧,但是在受到外界振动作用力的情况下会造成扣合位置自动脱开的情况,而且现有能够实现变径的压力自锁卡具,通过多级卡齿相互啮合实现,容易出现拆装不便,防脱效果不佳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自锁卡具,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安装孔和弧形托板,所述第一底座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底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均安装有弧形托板;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弧形托板的上端,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底端与其中一个弧形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插槽,另一个所述弧形托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扣,所述插槽的内壁与弹扣的表面相插接;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安装在弧形托块的上端表面。

2、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目前的压力自锁线缆卡具仅能根据缆径适配单一尺寸规格的线缆,无法适配缆线种类、缆径规格变化后的适配夹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隧道敷设中应用的卡具数量增多的现状,为了方便对电缆进行固定限位,此时将电缆放进卡具内时,两个压力承受部的弧形托板靠近底座的一端在电缆自重的作用下,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带动两个自锁部的弧形连接板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连接板上的弹扣与插槽配合卡紧,实现卡具的自锁,需要拆卸时,需要按住两端弹扣使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脱离调节孔,实现快速拆装,操作简便。

3、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连接板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弹扣表面对应导向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筋位,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与导向筋位的表面滑动连接。

4、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将弧形连接板与弹扣进行对接时,利用弧形连接板上开设的导向槽与弹扣上的导向筋位可以进行有效的辅助限位,避免插接位置的偏移。

5、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尺寸与弹扣的尺寸相适配。

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设置多个与弹扣配合的调节孔,能够适用多个尺寸的电缆夹持,适用范围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的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底座的两端表面均安装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均安装有固定连接的弧形托块,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辅助托板,所述辅助托板与其中一个弧形托块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弧形托块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卡齿,所述辅助托板的内壁开设有多级卡槽,所述卡齿的表面与多级卡槽的内壁相啮合。

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为了方便更好地对电缆进行夹持限位,此时利用另一种自锁方式,通过对多级卡槽与卡齿的啮合,再通过调整卡齿与卡槽的啮合位置实现变径,同时为了保证卡具的防脱性能。

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托板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限位框,所述卡齿表面对应限位框的位置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插销,所述插销的圆弧面与限位框的内壁相插接。

10、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卡齿相对的一侧设置插销结构,操作简便,同时也能提升防脱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弹扣与卡齿均为硬质合金扣,所述弹扣与卡齿的尺寸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尺寸相适配。

12、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利用硬质合金材质的弹扣与卡齿能够有效地增加抗压能力,便于对电缆的长时间夹持限位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卡槽均匀开设在辅助托板的底面,所述多级卡槽的截面呈倒钩状。

14、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利用呈倒勾状的多级卡槽可以便捷的与卡齿进行卡接,避免卡槽脱落。

15、进一步地,所述插销的截面呈倒“v”状,所述插销的截面尺寸与限位框的内壁尺寸相适配。

1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由于插销的弹性,从而有效的避免限位框与插销的脱钩。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包括底座、压力承受部、自锁部。将电缆放进卡具内时,两个压力承受部的弧形托板靠近底座的一端在电缆自重的作用下,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带动两个自锁部的弧形连接板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连接板上的弹扣与插槽配合卡紧,实现卡具的自锁,需要拆卸时,需要按住两端弹扣使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脱离调节孔,实现快速拆装,操作简便。

19、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辅助结构,其中自锁部为多级卡槽与卡齿的啮合,通过调整卡齿与卡槽的啮合位置实现变径,同时为了保证卡具的防脱性能,在卡齿相对的一侧设置插销结构,操作简便,同时也能提升防脱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板(36)表面开设有导向槽(35),所述弹扣(31)表面对应导向槽(3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筋位(34),所述导向槽(35)的内壁与导向筋位(34)的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板(36)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调节孔(33),所述调节孔(33)的尺寸与弹扣(31)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11)的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所述第二底座(11)的两端表面均安装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41),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41)的上端均安装有固定连接的弧形托块(61),所述辅助结构(5)包括辅助托板(51),所述辅助托板(51)与其中一个弧形托块(6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弧形托块(6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卡齿(52),所述辅助托板(51)的内壁开设有多级卡槽(53),所述卡齿(52)的表面与多级卡槽(53)的内壁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托板(5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限位框(54),所述卡齿(52)表面对应限位框(54)的位置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插销(55),所述插销(55)的圆弧面与限位框(54)的内壁相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31)与卡齿(52)均为硬质合金扣,所述弹扣(31)与卡齿(52)的尺寸分别与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11)的尺寸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卡槽(53)均匀开设在辅助托板(51)的底面,所述多级卡槽(53)的截面呈倒钩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55)的截面呈倒“v”状,所述插销(55)的截面尺寸与限位框(54)的内壁尺寸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自锁卡具,涉及漏缆自锁卡具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安装孔和弧形托板,所述第一底座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底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均安装有弧形托板;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弧形托板的上端,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弧形连接板。本技术解决了在施工线路中采用压力自锁结构的卡具能够对漏缆进行夹持,在压紧扣合后主要通过两个弧形板相互扣合形成对漏缆压紧,但是在受到外界振动作用力的情况下会造成扣合位置自动脱开的情况,而且现有能够实现变径的压力自锁卡具,通过多级卡齿相互啮合实现,容易出现拆装不便,防脱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折震宇,郝艳丽,孙哲,李权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