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5956发布日期:2024-01-06 23: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电机,特别涉及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


背景技术:

1、目前各种尺寸规格的微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包括工业自动化、家电、电子产品等。 然而,传统微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换向器及端盖,其中,定子为筒状磁环,筒状磁环嵌装在壳体内;而且,端盖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电刷。这种筒状磁环的厚度较厚,使得定子的体积较大,难以满足某些紧凑空间中的应用需求;而且两条电刷是平行电刷,电刷与转子接触的扭力较小,不适用于对扭力有较高要求的微电机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这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的体积更小,扭力较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端盖,端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开口上并且端盖与壳体之间构成密闭腔体,转子可转动安装在密闭腔体中;转子包括转盘、压敏电阻、换向器和转轴,转轴竖直安装在转盘的中心,压敏电阻、换向器均套装在转轴上并处于转盘的上表面上,转轴的下端伸出在壳体下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薄片状磁环和两个电刷,薄片状磁环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两个电刷均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处于薄片状磁环中,并且两个电刷相互垂直;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容纳换向器的容置区,容置区处于两个电刷的内侧,换向器处于容置区中并与两个电刷接触配合。

4、将磁环设置为薄片状,能够减少定子的厚度,从而大幅度减少微电机的体积。

5、通过将两个电刷相互垂直,使得两个电刷呈90°的布置方式,改变了两个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方式,增大了扭力输出效果,提高了微电机的扭力性能,使其更适用于扭力要求较高的微电机中。在电刷内侧设置容纳换向器的容置区,能够对换向器进行定位,为换向器的放置提供一个整洁、有序的放置空间。

6、优选方案中,所述容置区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处于第一定位槽的中心,第一定位槽与所述换向器对应,第二定位槽与所述转轴上端对应。第一定位槽与换向器对应,第二定位槽与转轴上端对应,这种设计能够对换向器、转轴进行定位,确保换向器和转轴之间的配合有效,并提高微电机的运转稳定性和性能。

7、优选方案中,所述定子还包括两个刷座,两个刷座均安装在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处于所述薄片状磁环中,并且两个刷座相互垂直;所述电刷的固定端焊接在刷座上,并且电刷与刷座垂直。通过两个刷座的相互垂直安装以及电刷与刷座垂直的焊接,能够增大扭力输出效果,提高电刷的扭力性能,使其更适用于扭力要求较高的微电机中。

8、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两条电线,所述端盖上设有引线通孔,两条电线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刷座与相应的电刷固定端焊接,两条电线的另一端均穿过引线通孔并处于端盖的外侧。端盖上设置的引线通孔,既方便电线的引线,又方便电线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简化了电路布线的过程,并且可以通过引线通孔将电线引出到定子结构的外侧。

9、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电线引导固定机构,电线引导固定机构处于所述薄片状磁环中;电线引导固定机构包括v形导向件和两个第一定位柱,v形导向件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v形导向件具有两个导向条,两个导向条的一端连接形成v形开口,v形开口朝向所述两个刷座,两个导向条的连接端处于所述引线通孔的内侧并与引线通孔对应配合,两个第一定位柱均竖直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分别处于相应导向条的外侧,并且第一定位柱与相应导向条之间设有供所述电线穿过的第一间隙,电线处于第一间隙中。通过v形导向件和第一定位柱的设置,能够引导电线沿着固定的路径穿过定子结构,并且稳定地定位在导向条和第一定位柱之间,防止电线松动或拖曳,提高定子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0、再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电线引导固定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柱,两个第二定位柱竖直安装在所述两个导向条的连接端上,所述引线通孔处于所述薄片状磁环的下方,第二定位柱与薄片状磁环的内圈边沿设有供所述电线穿过的第二间隙,电线处于第二间隙中。将电线限制在第二定位柱与薄片状磁环的内圈边沿之间,能够将电线准确引入到引线通孔中。

11、再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导向条与相邻的所述刷座垂直。

12、优选方案中,所述电刷包括刷片和阻尼条,阻尼条贴附在刷片固定端的外侧面上,刷片的活动端设有至少两条分叉的刷条。刷片固定端的外侧面上设有阻尼条,该阻尼条可起到减振和降低噪音作用。将刷片的活动端设置为至少两条分叉的刷条,刷条的宽度比刷片的宽度小,能够减少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增加电刷的弹性,使其更耐用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4、这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体积更小,通过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电刷,改变了两个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方式,增大了扭力输出效果,提高了微电机的扭力性能,使其更适用于扭力要求较高的微电机中。另外,在电刷内侧设置容纳换向器的容置区,能够对换向器进行定位,为换向器的放置提供一个整洁、有序的放置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端盖,端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开口上并且端盖与壳体之间构成密闭腔体,转子可转动安装在密闭腔体中;转子包括转盘、压敏电阻、换向器和转轴,转轴竖直安装在转盘的中心,压敏电阻、换向器均套装在转轴上并处于转盘的上表面上,转轴的下端伸出在壳体下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薄片状磁环和两个电刷,薄片状磁环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两个电刷均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处于薄片状磁环中,并且两个电刷相互垂直;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容纳换向器的容置区,容置区处于两个电刷的内侧,换向器处于容置区中并与两个电刷接触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处于第一定位槽的中心,第一定位槽与所述换向器对应,第二定位槽与所述转轴上端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两个刷座,两个刷座均安装在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处于所述薄片状磁环中,并且两个刷座相互垂直;所述电刷的固定端焊接在刷座上,并且电刷与刷座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电线,所述端盖上设有引线通孔,两条电线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刷座与相应的电刷固定端焊接,两条电线的另一端均穿过引线通孔并处于端盖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电线引导固定机构,电线引导固定机构处于所述薄片状磁环中;电线引导固定机构包括v形导向件和两个第一定位柱,v形导向件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v形导向件具有两个导向条,两个导向条的一端连接形成v形开口,v形开口朝向所述两个刷座,两个导向条的连接端处于所述引线通孔的内侧并与引线通孔对应配合,两个第一定位柱均竖直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分别处于相应导向条的外侧,并且第一定位柱与相应导向条之间设有供所述电线穿过的第一间隙,电线处于第一间隙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引导固定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柱,两个第二定位柱竖直安装在所述两个导向条的连接端上,所述引线通孔处于所述薄片状磁环的下方,第二定位柱与薄片状磁环的内圈边沿设有供所述电线穿过的第二间隙,电线处于第二间隙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与相邻的所述刷座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包括刷片和阻尼条,阻尼条贴附在刷片固定端的外侧面上,刷片的活动端设有至少两条分叉的刷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端盖,端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开口上并且端盖与壳体之间构成密闭腔体,转子可转动安装在密闭腔体中;转子包括转盘、压敏电阻、换向器和转轴,转轴竖直安装在转盘的中心,压敏电阻、换向器均套装在转轴上并处于转盘的上表面上,转轴的下端伸出在壳体下端的外侧;定子包括薄片状磁环和两个电刷,薄片状磁环安装在端盖内侧面上,两个电刷均安装在端盖的内侧面上并处于薄片状磁环中,并且两个电刷相互垂直;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容纳换向器的容置区,容置区处于两个电刷的内侧,换向器处于容置区中并与两个电刷接触配合。这种无铁芯超薄微电机的体积更小,扭力较大,能够对换向器进行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雄,林吉跃,张彦志,李喆演,陈超勇,张旭清,胡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佳力微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