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电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8117发布日期:2024-03-22 10:12阅读:7来源:国知局
定子绕组、电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圆线电机的定子绕组,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子绕组、电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采用800v高压系统作为整车高压电气系统已经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800v高压系统对于车辆圆线电机绝缘系统的最大工艺挑战之一就是相间绝缘问题,即相间绝缘纸隔开的有效性。对于以前车辆通常采用的400v系统,依靠绕组本身漆包线的漆膜已经基本可以满足相间绝缘的要求,但是在800v高压系统的情况下,单靠绕组的漆包线本身已经难以满足相间绝缘的要求,必须在绕组的相与相之间增加绝缘纸,从而增加相间的绝缘性能。

2、在现有的圆线电机中,定子端部由大大小小的线包组成,使得定子端部绕组的位置交错,导致相间绝缘纸插入困难。在经过端部整型后,线包还会产生一定变形,已插入的相间绝缘纸容易移位,从而可能达不到相间绝缘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由于绕组结构导致的相间绝缘纸难以插入以及易移位的问题。

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绕组、电机和车辆,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

4、一种用于圆线电机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对于电机的每一相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支路包括进线端、出线端和在其间相连的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都分别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第一线圈的绕线匝数相同,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第二线圈的绕线匝数相同。

5、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与所述进线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第二线圈与所述出线端连接。

6、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第二线圈的绕线匝数是其第一线圈的绕线匝数的两倍,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第二线圈的绕线匝数是其第一线圈的绕线匝数的两倍。

7、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线圈组的第二线圈都单独绕设在定子槽中,每个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和与其相邻的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一起绕设在定子槽中。

8、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分别和与其处于同一支路中的第二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以及其相邻支路中的第二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一起绕设在定子槽中。

9、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线圈的绕线匝数为6,所述第二线圈的绕线匝数为12,单个所述定子槽所能容纳的绕线匝数为12。

10、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子绕组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所述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分别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

11、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u相绕组和所述v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和w相绕组之间布置有绝缘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其中,所述电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定子绕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电机。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组将其支路中的一大一小两个线圈组的卷绕形式改进为相同大小的两个线圈组的卷绕形式,使定子端部的布置规整且降低了定子端部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相间绝缘纸插入的可操作性。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形式,在定子端部整型时不会对绕组的形状产生较大的影响,相间绝缘纸更不容易移位,从而可以保证定子的相间绝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圆线电机的定子绕组(20),所述定子绕组(20)对于电机的每一相包括多个支路(200),每个支路(200)包括进线端(230)、出线端(240)和在其间相连的第一线圈组(210)和第二线圈组(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210)和第二线圈组(220)都分别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线圈组(210)的第一线圈(211)和所述第二线圈组(220)的第一线圈(221)的绕线匝数相同,所述第一线圈组(210)的第二线圈(212)和所述第二线圈组(220)的第二线圈(222)的绕线匝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210)的第一线圈(211)与所述进线端(230)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组(220)的第二线圈(222)与所述出线端(2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210)的第二线圈(212)的绕线匝数是其第一线圈(211)的绕线匝数的两倍,所述第二线圈组(220)的第二线圈(222)的绕线匝数是其第一线圈(221)的绕线匝数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每个线圈组的第二线圈都单独绕设在定子槽中,每个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和与其相邻的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一起绕设在定子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圈组(210)的第一线圈(211)分别和与其处于同一支路中的第二线圈组(220)的第一线圈(221)以及其相邻支路中的第二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一起绕设在定子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绕线匝数为6,所述第二线圈的绕线匝数为12,单个所述定子槽所能容纳的绕线匝数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20)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所述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分别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绕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相绕组和所述v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和w相绕组之间布置有绝缘件。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绕组(2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线电机的定子绕组、电机和车辆,所述定子绕组对于电机的每一相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支路包括进线端、出线端和在其间相连的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都分别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第一线圈的绕线匝数相同,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第二线圈的绕线匝数相同。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岳,赵天旭,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