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9200发布日期:2024-03-22 10: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预制舱,尤其涉及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


背景技术:

1、电力预制舱是一种集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设备等电气设备于一体的预制式电力设备,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具有防水、防火、防爆、防腐等特点,电力预制舱通常用于城市供电、工矿企业、建筑工地、临时用电等场合。

2、现有的电力预制舱,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工具将电力预制舱固定在地面上,人工固定耗时较长,降低了电力预制舱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力预制舱,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工具将电力预制舱固定在地面上,人工固定耗时较长,降低了电力预制舱的安装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包括:

4、舱体,所述舱体的外部安装有固定盒,且固定盒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相对面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安装有拉板,所述固定框的外部与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有钻头,所述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池箱。

5、优选的,所述舱体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部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底部安装有防护板。

6、优选的,所述光伏板与舱体之间通过驱动电机、轴承、连接轴构成旋转结构,且光伏板的长度与防护板的长度相等。

7、优选的,所述钻头与固定盒之间通过电动推杆、安装板、连接杆构成升降结构,且钻头分布有四组。

8、优选的,所述钻头与固定盒之间通过伺服电机、安装板、连接杆构成旋转结构,且钻头分布于安装板的底部中心点处。

9、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固定盒之间通过拉板、卡块构成移动结构,且卡块的外壁与固定框的内壁相接触。

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舱体、固定盒、伺服电机、电动推杆、连接杆、安装板以及钻头,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电动推杆就方便带动钻头进行旋转、升降操作,这样就能够自动完成舱体的固定工作,不需要人工操作工具来完成舱体的安装,缩短了舱体的安装时间,提高了舱体的安装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固定盒、固定框、伺服电机、电动推杆、拉板、卡块以及密封板,通过操作拉板就方便带动密封板进行移动操作,这样就方便完成固定盒的打开,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盒内部的伺服电机以及电动推杆进行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14),且连接轴(14)的外部安装有光伏板(4),所述光伏板(4)的底部安装有防护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4)与舱体(1)之间通过驱动电机(3)、轴承(2)、连接轴(14)构成旋转结构,且光伏板(4)的长度与防护板(5)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12)与固定盒(7)之间通过电动推杆(15)、安装板(11)、连接杆(10)构成升降结构,且钻头(12)分布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12)与固定盒(7)之间通过伺服电机(16)、安装板(11)、连接杆(10)构成旋转结构,且钻头(12)分布于安装板(11)的底部中心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3)与固定盒(7)之间通过拉板(9)、卡块(17)构成移动结构,且卡块(17)的外壁与固定框(8)的内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装自卸电力预制舱,涉及电力预制舱技术领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外部安装有固定盒,且固定盒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相对面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安装有拉板,所述固定框的外部与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本技术中,设置有舱体、固定盒、伺服电机、电动推杆、连接杆、安装板以及钻头,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电动推杆就方便带动钻头进行旋转、升降操作,这样就能够自动完成舱体的固定工作,不需要人工操作工具来完成舱体的安装,缩短了舱体的安装时间,提高了舱体的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疆,王犀,戴晓琴,田泰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泗阳中恒集装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