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0871发布日期:2024-03-12 19:2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桩,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


背景技术:

1、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预应力管桩支架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支撑和稳定光伏板组件,确保光伏板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正确的角度和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捕获太阳能并提高发电效率。

2、现有技术都是采用对称4-8根管根桩或者采用单排双排多个管桩用于光伏板的受力支撑,导致现有技术中管桩的支撑结构数量较多,使施工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人工,造成造价和施工成本的提升。此外,现有技术的管桩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安装时需要较深的锚固,不仅增加了工程复杂度和成本也使抗风性能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该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可以将第一管桩以及第二管桩预应力管桩埋入地下,利用第二钢绞线对光伏板进行安装支撑,其施工方便快捷,造价成本低。并且第二钢绞线采用挤压锚方式固定,减少了淤泥地质打锚索的深度。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包括两个第一管桩和两个第二管桩;两个所述第二管桩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t形圆管,两个所述第一管桩的内壁均焊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底部嵌装有挤压锚,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上对称贯穿有两个第一钢绞线,且所述第一钢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一钢绞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钢板和所述挤压锚;

4、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上对称贯穿有两个第二钢绞线,且所述第二钢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

5、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管桩的外壁均通过第一抱箍交叉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

6、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钢绞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有第三管桩。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三管桩的外壁均通过第二抱箍交叉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杆。

8、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绞线的直径为17.8mm,所述第二钢绞线的直径均为15.2mm。

9、优选的,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一端向下倾斜20°。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管桩以及第二管桩预应力管桩埋入地下,并利用第二钢绞线对用于光伏电站建设的光伏板进行安装支撑,该预应力管桩施工方便快捷,造价成本低。在所有桩使用过程中,支撑受力都是中心垂直受力,采用挤压锚将第一钢绞线一端固定在t形圆管的横管中,使预应力管桩中的牵引钢绞线减少了淤泥地质打锚索的深度,并提高了光伏电站的抗风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包括两个第一管桩(1)和两个第二管桩(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管桩(2)的外壁均通过第一抱箍(5)交叉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钢绞线(7)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9)的一端贯穿有第三管桩(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管桩(3)的外壁均通过第二抱箍(14)交叉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绞线(4)的直径为17.8mm,所述第二钢绞线(7)的直径均为15.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圆管(8)的横管一端向下倾斜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端部支架,包括两个第一管桩和两个第二管桩;两个所述第二管桩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T形圆管,两个所述第一管桩的内壁均焊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底部嵌装有挤压锚,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T形圆管的横管上对称贯穿有两个第一钢绞线,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将第一管桩以及第二管桩两根预应力管桩埋入地下,同时在第一钢绞线的另一端将另外两根第一管桩以及第二管桩埋入地下,并利用第一钢绞线对用于光伏电站建设的光伏板进行安装支撑,该预应力管桩施工方便快捷,造价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田嘉,李晨曦,杨茂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菲斯博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