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1562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制作,尤其指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520632410.8名称为《一种内置散热风扇的无刷电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散热风扇的无刷电机,解决了并不能最大程度的进行散热,而且在电机工作的环境当中往往灰尘较多,所以在散热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的灰尘进入电机内部,造成电机运转功率的低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还具有包覆于电机本体侧壁的侧端盖,在所述前端盖内部具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随着电机转轴而旋转,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若干叶片,所述基板的另一侧具有若干条均匀分布的加强肋,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若干相对称的缺口,所述缺口于侧端盖的长度大于等于散热风扇整体的厚度。空气交换的频率更高,散热性能更好。然而,该无刷电机需要额外设置一个散热风扇,加大了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体积也因此变大,因此该无刷电机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吸尘风扇同时作为散热风扇使用,结构简单、风扇占用空间小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风罩、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风扇,所述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风罩连接在壳体的端部,所述风扇位于风罩的内腔中,所述风扇与穿过壳体的转子组件的转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罩外套置有导风罩,导风罩内壁与风罩外壁之间形成为环形的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与风罩内腔相连通,在被导风罩罩住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导风腔和壳体内腔的导风通孔,在壳体底部分布有散热孔,当所述风扇转动时,从散热孔进入壳体内腔的空气从导风通孔经过导风腔进入风罩内腔中从而冷却壳体内腔中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

3、作为改进,在壳体的端部可优选设置有能装入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的安装开口,在所述安装开口上设置有电路板的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套置有保护罩,所述散热孔分布在保护罩上,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与保护罩侧壁之间留有能通过空气的缝隙。

4、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顶面可优选分布有安装凸起,所述电路板经螺钉连接在安装凸起上,所述电路板的底面与安装架的顶面之间留有能通过空气的间隙。

5、作为改进,所述导风罩的顶部底面可优选与风罩的顶部相贴合,在所述导风罩的顶部底面上可优选分布有能连通导风腔与风罩内腔的导风槽。

6、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可优选包括导流盖和定位环,所述导流盖套接在定位环上,所述导风通孔位于导流盖的侧壁上,壳体的出风口分布在导流盖的端面上,在所述导流盖的外壁上设置有套接导风罩的凸台。

7、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凸台的顶面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套接风罩的第二凸台,在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凸台缺口,所述导风通孔位于凸条缺口上。

8、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流盖的端面上可优选设置有挡水凸环。

9、进一步改进,挡水凸环围成的导流盖端面上可优选设置有第二挡水凸环。

10、进一步改进,在第二挡水凸环围成的导流盖端面上可优选设置有端面凹部,在所述端面凹部中同心设置有第三挡水凸环和第四挡水凸环,在所述端面凹部中盖置有挡水盖,所述转轴穿过挡水盖的通孔与风扇相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挡水盖的底面上可优选设置有密封凸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壳体上增加导风通孔,并在风罩外套置一个导风罩,风罩和导风罩之间形成导风腔作为导风通道使用,通过导风通孔连通壳体内腔和风罩内腔,从而风扇转动在风罩内腔中形成负压时,壳体散热孔处的空气能沿壳体内腔、导风通孔、导风腔进入风罩内腔,空气流经电路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时,能对其进行降温,从而起到壳体内腔内零件散热的目的;直接利用风扇来冷却电路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无需设置额外的散热风扇结构,结构简单,降低制作难度,风扇占用空间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风罩(2)、壳体、定子组件(3)、转子组件(4)、风扇(5),所述定子组件(3)和转子组件(4)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风罩(2)连接在壳体的端部,所述风扇(5)位于风罩(2)的内腔中,所述风扇(5)与穿过壳体的转子组件(4)的转轴(4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罩(2)外套置有导风罩(1),导风罩内壁与风罩外壁之间形成为环形的导风腔(11),所述导风腔(11)与风罩(2)内腔相连通,在被导风罩(1)罩住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导风腔(11)和壳体内腔的导风通孔(61),在壳体底部分布有散热孔(91),当所述风扇(5)转动时,从散热孔(91)进入壳体内腔的空气从导风通孔(61)经过导风腔(11)进入风罩(2)内腔中从而冷却壳体内腔中的定子组件(3)和转子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端部设置有能装入定子组件(3)和转子组件(4)的安装开口,在所述安装开口上设置有电路板(81)的安装架(8),在所述安装架(8)上套置有保护罩(9),所述散热孔(91)分布在保护罩(9)上,所述电路板(81)的侧壁与保护罩侧壁之间留有能通过空气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的顶面分布有安装凸起(82),所述电路板(81)经螺钉连接在安装凸起(82)上,所述电路板(81)的底面与安装架(8)的顶面之间留有能通过空气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的顶部底面与风罩(2)的顶部相贴合,在所述导风罩(1)的顶部底面上分布有能连通导风腔(11)与风罩(2)内腔的导风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导流盖(6)和定位环(7),所述导流盖(6)套接在定位环(7)上,所述导风通孔(61)位于导流盖(6)的侧壁上,壳体的出风口(62)分布在导流盖(6)的端面上,在所述导流盖(6)的外壁上设置有套接导风罩(1)的凸台(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63)的顶面上设置有能套接风罩(2)的第二凸台(64),在所述第二凸台(64)上设置有凸台缺口(641),所述导风通孔(61)位于凸条缺口(6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盖(6)的端面上设置有挡水凸环(6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挡水凸环围成的导流盖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挡水凸环(6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挡水凸环(652)围成的导流盖端面上设置有端面凹部,在所述端面凹部中同心设置有第三挡水凸环(653)和第四挡水凸环(654),在所述端面凹部中盖置有挡水盖(66),所述转轴(41)穿过挡水盖(66)的通孔与风扇(5)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水盖(66)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凸沿(661)。


技术总结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风罩、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风扇,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中,风罩连接在壳体的端部,风扇位于风罩的内腔中,所述风扇与穿过壳体的转子组件的转轴相连接,在风罩外套置有导风罩,导风罩内壁与风罩外壁之间形成为环形的导风腔,导风腔与风罩内腔相连通,在被导风罩罩住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导风腔和壳体内腔的导风通孔,在壳体底部分布有散热孔,当风扇转动时,从散热孔进入壳体内腔的空气从导风通孔经过导风腔进入风罩内腔中从而冷却壳体内腔中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直接利用风扇来冷却电路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结构简单,降低制作难度,风扇占用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晨光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