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及用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8401发布日期:2024-05-17 13: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储能系统及用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1、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对储能电站的工作状态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能量调度管理。常见的储能系统包括储能集装箱及储能变流器,储能集装箱内包括多个电池簇及汇流电池柜,多个电池簇并联设置并通过汇流电池柜进行汇流,以实现储能集装箱与储能变流器的电连接,储能变流器可进行直流电与交流电的相互转换,继而实现储能集装箱与电网或交流侧用电负载的连接。但是,随着储能产品的发展,储能集装箱的集成化越来越高,储能集装箱的电量越来越大,使得对于对应的储能变流器的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了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用电系统,所述储能系统能灵活选用变流装置,且变流装置与所述储能系统的生产成本低。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能集装箱及变流装置,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高压控制器及依次串联的多个电池包,所述高压控制器与所述多个电池包电连接,所述高压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变流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簇中至少一个的高压控制器,所述变流装置用于进行直流电与交流电的相互转换。

3、进一步地,当所述至少一个为多个时,电连接所述变流装置的至少一个所述高压控制器并联,所述变流装置的额定功率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簇的额定功率的加和相等。

4、进一步地,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及安装架,所述箱本体具有收容腔且用于收容所述多个电池簇,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线束组件及多个第二线束组件,所述第一线束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高压控制器,所述第一线束组件背离所述高压控制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线束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流装置,所述第二线束组件背离所述变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背离所述高压控制器的一端插接,以实现高压控制器与变流装置的电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器具有第一正端口及第一负端口,所述第一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线束及第二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正端口,所述第一线束背离所述第一正端口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且所述第一插接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负端口,所述第二线束背离所述第一负端口的一端具有第二插接部且所述第二插接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线束组件包括第三线束及第四线束,所述第三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变流装置及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四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变流装置及所述第二插接部。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部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三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箱本体;所述第一部具有沿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三部具有沿第三部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7、进一步地,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交替设置。

8、进一步地,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子部、第二子部、第三子部、第四子部及第五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及所述第三子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子部朝向相背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子部及所述第四子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三子部朝向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三子部及所述第五子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四子部朝向相背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三子部具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子部及所述第五子部分别连接所述箱体。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一加强部及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朝向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二加强部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三部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第三部朝向同一侧弯折。

10、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三线束组件,所述第三线束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电池簇的多个电池包的串联以及电池包与高压控制器的电连接;所述第三线束组件包括第五线束、第六线束及第七线束,所述高压控制器还具有第二正端口及第二负端口,所述第五线束用于将同一个电池簇中的多个电池包串联形成电池串,所述第六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正端口及所述电池串的一端,所述第七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负端口及所述电池串的另一端。

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系统,所述用电系统包括:用户负载以及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用于为所述用户负载进行供电。

12、在本申请中,所述多个电池包串联,且所述高压控制器与所述多个电池包电连接,所述高压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换言之,所述高压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包开始充放电或停止充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放电管理。在所述储能系统中,所述储能集装箱不包括汇流电池柜,且所述变流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簇中至少一个的高压控制器,则所述多个电池簇无需经过汇流电池柜汇流,直接与所述变流装置电连接,一方面,可减少所述电池簇与所述变流装置在电连接转接过程中因接触电阻带来的损耗,且可节约汇流电池柜在储能集装箱内占用的空间,从而提升所述储能集装箱的电流密度;另一方面,所述变流装置与所述多个电池簇中至少一个的高压控制器电连接,且变流装置的功率和与之电连接的电池簇的额定功率的总和相等,则通过对与变流装置电连接的电池簇的个数的调整,可选择不同的变流装置与之适配;相应的,对于特定的变流装置,也可通过选择与之电连接的电池簇的个数的调整,以实现变流装置与所述电池簇之间的匹配,从而提升所述变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在多个电池簇经过汇流电池柜汇流并与变流装置电连接的方案中,所述变流装置只能通过所述汇流电池柜与所述储能集装箱内的全部电池簇进行电连接,则在储能集装箱的总电量确定的情况下,所述储能系统只能选择一种额定功率与储能集装箱内全部电池簇的额定功率的总和的变流装置,所述变流装置的选择灵活度较低。此外,随着每个所述电池簇的额定功率的提升,所述储能集装箱的总额定功率也提升,若所述变流装置通过汇流电池柜与储能集装箱内的全部电池簇电连接,则对所述变流装置的额定功率有更高的要求,增大了所述变流装置的生产成本。在本申请中,所述变流装置可灵活选择所述储能集装箱内的多个电池簇中的至少一个的高压控制器进行电连接,当所述电池簇的额定功率提升时,所述变流装置可通过减少电连接的电池簇的个数实现与电池簇的适配,从而降低了对变流装置的功率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所述变流装置的生产成本,继而实现降低所述储能系统的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为多个时,电连接所述变流装置的至少一个所述高压控制器并联,所述变流装置的额定功率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簇的额定功率的加和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及安装架,所述箱本体具有收容腔且用于收容所述多个电池簇,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线束组件及多个第二线束组件,所述第一线束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高压控制器,所述第一线束组件背离所述高压控制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线束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流装置,所述第二线束组件背离所述变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背离所述高压控制器的一端插接,以实现高压控制器与变流装置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控制器具有第一正端口及第一负端口,所述第一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线束及第二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正端口,所述第一线束背离所述第一正端口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且所述第一插接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负端口,所述第二线束背离所述第一负端口的一端具有第二插接部且所述第二插接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线束组件包括第三线束及第四线束,所述第三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变流装置及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四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变流装置及所述第二插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部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三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箱本体;所述第一部具有沿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三部具有沿第三部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子部、第二子部、第三子部、第四子部及第五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及所述第三子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子部朝向相背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子部及所述第四子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三子部朝向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三子部及所述第五子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四子部朝向相背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三子部具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子部及所述第五子部分别连接所述箱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一加强部及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朝向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二加强部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三部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第三部朝向同一侧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三线束组件,所述第三线束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电池簇的多个电池包的串联以及电池包与高压控制器的电连接;所述第三线束组件包括第五线束、第六线束及第七线束,所述高压控制器还具有第二正端口及第二负端口,所述第五线束用于将同一个电池簇中的多个电池包串联形成电池串,所述第六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正端口及所述电池串的一端,所述第七线束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负端口及所述电池串的另一端。

10.一种用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系统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用电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能集装箱及变流装置,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高压控制器及依次串联的多个电池包,所述高压控制器与所述多个电池包电连接,所述高压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变流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簇中至少一个的高压控制器,所述变流装置用于进行直流电与交流电的相互转换。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