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马达及其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8164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步进马达及其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步进马达及其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及其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见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一般由安装板、前轴承、外壳(分前外壳、后外壳)、后盖、后轴承、线圈、定子、转子等几部分组成。外型上安装板和前外壳之间,后盖和后外壳之间均采用点熔接;而前轴承和安装板之间、后轴承和后盖之间均采用铆接的方法组装起来。
其中,因安装板及前轴承的铆接完成品和前外壳之间需要通过点熔接固定在一起,则需要复杂的定位熔接夹具。因轴承中心孔和外壳内外径要保证很高的同轴度(以防止马达的转动性能降低),就必须使夹具与外壳保持很小的间隙,则影响了作业性。而且因夹具极易磨损,则经常会发生同轴度降低的不良现象。另外,实现这些零部件的安装就需要有两台点熔接机,点熔接机不但是昂贵的设备,而且熔接时,容易产生火花球,这些火花球如果被漏检,移动到转子和定子之间,就会造成致命的马达不转现象。另外,点熔接强度也不容易保证,经常出现安装板脱落的市场投诉,这也是致命不良。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步进马达及其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其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装配方法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定子、转子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其中,定子插入外壳中且其输出端子朝外,转子短轴插入外壳的轴承孔内,安装板上的轴承孔套进转子长轴,外壳的靠端口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于定位座的卡接座。
所述外壳一次冲压成型;所述安装板一次冲压成型。
所述外壳具有前、后壳及后盖。
所述定位座为开设于外壳的靠端口端面上的定位切口;所述卡接座为设于安装板的匹配于定位切口的扣板。
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设有两定位座,该两定位座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板设有两卡接座,该卡接座对称分布。
所述定位切口形状为直切矩形;所述扣板形状为片式,其横截面为矩形或弧形。
所述扣板镶嵌于定位切口,且扣板与定位切口的接缝处焊接连接。
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扣板的间距与马达内部的定子的外径相匹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步进马达的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其中,外壳的靠端口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地卡设于定位座的卡接座。
所述外壳具有前、后壳及后盖,该外壳一次冲压成型;所述安装板一次冲压成型。
所述定位座为开设于外壳的靠端口端面上的定位切口;所述卡接座为设于安装板的匹配于定位切口的扣板。
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设有两定位座,该两定位座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板设有两卡接座,该卡接座对称分布。
所述定位切口形状为直切矩形;所述扣板形状为片式,其横截面为矩形或弧形。
所述扣板镶嵌于定位切口,且扣板与定位切口的接缝处焊接连接。
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扣板的间距与马达内部的定子的外径相匹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安装方法,该马达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定子、转子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于定位座的卡接座;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其用于安装好定子、转子及外壳;第二步骤其用于将安装板上的轴承孔套进转子长轴;第三步骤其用于将安装板的卡接座镶嵌进外壳的定位座内;第四步骤其用于将安装板与壳体压紧相扣合;第五步骤其用于在卡接座与定位座的接缝处焊接。
所述第一步骤包括将定子插入外壳中且其输出端子朝外;将转子短轴侧插入外壳轴承孔内。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发明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安装板具有的卡接座可定位地卡设于外壳具有的定位座,通过零件自身的部位定位,定位精确、不需要特别的夹具,则有效地降低了夹具成本和维修费用,还节省了设备费用;整个马达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装配方法简单、成本低;马达装配过程中不需点熔接,不存在火花球使马达不转的问题;其二,外壳和安装板相扣合,扣板镶嵌于定位切口,则同轴度、圆周方向上角度的均精确配合;其三,扣板与定位切口的接缝处焊接连接,则保证五十公斤以上的强度,可靠性大大高于点熔接方式;其四,两扣板的间距与定子的外径相匹配,即安装板径向定位由此间距决定,则保证铆接轴承孔与定子内径的同轴度;其五,扣板、安装板均一次冲压成型,安装板锁定螺丝孔的角度位置由扣板的角度位置决定,由于冲压精度很高,基本可以保证±30′的角度精度,比夹具定位方式的±5°的精度提高了10倍;其六,外壳和安装板相扣合,扣板镶嵌于定位切口,保证了安装板上螺丝孔的角度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如图1、2所示,包括带有后轴承的外壳1、定子2、转子3及带有前轴承的安装板4。
如图1所示,外壳1具有前、后壳及后盖,其一次冲压成型,则使得外壳1为“三合一”式的单体结构。外壳1具有底壁及由底壁向前延伸而成的周壁。该底壁上开设有后轴承安装孔,后轴承铆接于该底壁后部并对应于后轴承安装孔。该周壁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开口11;该周壁的靠端口端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座12,定位座12即为开设于周壁前端面上的定位切口12。其中,该定位切口12形状为直切矩形。两定位切口12位置根据需要决定它们在圆周上的角度,本实施例中两定位切口12对称分布。
如图3所示,安装板4一次冲压成型且为类平行四边形板,其上开设有前轴承安装孔,前轴承铆接于该安装板4前部并对应于前轴承安装孔。安装板4具有两个卡接座41,卡接座41即为在外周边缘上与外壳1的定位座12对应的位置上向后折弯起来形成的扣板41,其匹配于定位切口12。其中,两扣板41对称分布,两扣板41之间的间距与定子2的外径相匹配;扣板41形状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片状。安装板4的锁定螺丝孔42的角度位置则由扣板41的角度决定。
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安装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步骤将定子2插入外壳1中且其输出端子穿过开口11并朝外;接着将转子3短轴侧插入外壳1后轴承孔内;第二步骤将安装板4上的前轴承孔套进转子3长轴;第三步骤将扣板41镶嵌进外壳1的定位切口12内;第五步骤将安装板4与壳体1压紧相扣合;第六步骤用氩弧焊机进行焊接,在扣板41与定位切口12的接缝处焊上两个焊点;马达主体组装完成。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扣板41形状为横截面为弧形的片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定子、转子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其中,定子插入外壳中且其输出端子朝外,转子短轴插入外壳的轴承孔内,安装板上的轴承孔套进转子长轴,外壳的靠端口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于定位座的卡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一次冲压成型;所述安装板一次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具有前、后壳及后盖。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座为开设于外壳的靠端口端面上的定位切口;所述卡接座为设于安装板的匹配于定位切口的扣板。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或3或4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设有两定位座,该两定位座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板设有两卡接座,该卡接座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切口形状为直切矩形;所述扣板形状为片式,其横截面为矩形或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扣板镶嵌于定位切口,且扣板与定位切口的接缝处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扣板的间距与马达内部的定子的外径相匹配。
9.步进马达的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其中,外壳的靠端口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地卡设于定位座的卡接座。
10.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安装方法,其特征是该马达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定子、转子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于定位座的卡接座;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其用于安装好定子、转子及外壳;第二步骤其用于将安装板上的轴承孔套进转子长轴;第三步骤其用于将安装板的卡接座镶嵌进外壳的定位座内;第四步骤其用于将安装板与壳体压紧相扣合;第五步骤其用于在卡接座与定位座的接缝处焊接。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步进马达及其外壳与安装板的联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永磁式爪型步进马达,包括带有轴承的外壳、定子、转子及带有轴承的安装板,其中,定子插入外壳中且其输出端子朝外,转子短轴插入外壳的轴承孔内,安装板上的轴承孔套进转子长轴,外壳的靠端口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所述外壳的靠端口端上具有定位座,安装板具有可定位于定位座的卡接座。本发明中,安装板具有的卡接座可定位地卡设于外壳具有的定位座,通过零件自身的部位定位,定位精确、不需要特别的夹具,则有效地降低了夹具成本和维修费用,还节省了设备费用;整个马达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装配方法简单、成本低;马达装配过程中不需点熔接,不存在火花球使马达不转的问题。
文档编号H02K5/04GK1992473SQ200510104769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林明钟 申请人:厦门达真磁记录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