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遥控、手动多功能墙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144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遥控、手动多功能墙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遥控墙开关。
两线制红外遥控开关一般包括红外线接收开关和红外线发射器,所涉及的不外乎编码、解码、发射、接收类一般的电子线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此类开关中,大家比较关心和着力解决的是两线制下红外接收开关的控制线路供电部分,因为在明态和暗态下,控制电路工作电源不能由单个供电线路单独完成,而需要由两个供电线路分别提供工作电源,但是不同的解决方法,其工作的可靠性、可调光的强度调节范围及整个开关的节电性能有较大的差别。
现有的红外线遥控墙开关,例如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公告的名称为“两线制红外线遥控开关”,专利号为ZL95221281.1的现有技术,这种开关包括红外线接收开关和相应的红外线发射器,其红外线接收开关的供电线路是由守候状态(暗态)压降式供电线路和负载打开状态(明态)嵌位供电线路组成,压降式供电线路串接在电源输入端、嵌位供电线路并接在压降式供电线路输出端和另一电源线之间,经整流滤波向红外接收预放大器、解码器、双稳开关等红外线接收开关中的控制电路供电。这种开关的供电线路在暗态及明态状况下,经一中间继电器转换分别单独向接收开关部分的控制电路供电。在暗态时,由与负载串接的电容、电阻压降式电路经桥式整流及滤波供电。在明态时,通过嵌位电路控制开关元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使其不完全导通,利用可控硅上的交流压降经整流滤波向控制电路供电。此时,由于可控硅上存在压降(一般为6-8伏),使负载不能满负荷地工作,影响了电网效能的正常发挥,另外,其控制电路的功能耗也比较大。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线遥控、手动多功能墙开关,以便能使负载满负荷地工作,同时,降低开关的内部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红外线遥控、手动多功能调光墙开关,包括红外线接收开关和相应的红外线发射遥控器,红外线接收开关的红外接收预放大电路连接一解码器电路,解码器电路的输出连接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的输出与一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相连进行开关和调光操作,红外接收墙开关的供电电路由与可控硅并联的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和与可控硅串联的明态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两部分组成。
所述的明态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由电流互感器T1和桥式整流电路N1组成,电流互感器T1的初级与负载主回路的双向可控硅VT1串联,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与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相连,桥式整流电路N1的直流输出由电阻R1限流,由电容C3滤波。
所述的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由稳压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及分压电阻R3组成,其中稳压管VD1与电容C3并联后提供暗态电压,二极管VD2与分压电阻R3串联,稳压管VD1和二极管VD2的正极短接后接公共地。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暗态状态的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与可控硅并联,负载回路的几乎全部电压被分压整流后给控制电路供电,明态状态下可控硅上的压降近似为零,通过与可控硅串联的电流互感器产生的次级电压经整流滤波给控制电路供电,这种方式的供电线路不需用专门的中间继电器进行转换,保证了电路供电的可靠性;(2)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初级压降小于1伏,大大降低了线路压降,保证了负载的满负荷工作,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3)线路压降小也降低了开关的内部功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线路原理图。
图1中,红外接收头SR1(型号HS5380)收到发自红外线发射器遥控器的载频为38KHZ的红外遥控信号并经三极管VT2的预放大后送给集成电路解码器D2(型号为BA5204)的第2脚。如果是合理的指令(例如遥控码“a”),解码器D2第4脚变为高电平,当遥控指令“a”停止时,D2的第4脚变为低电平。
集成电路解码器D2的第4脚经电阻R7、电容C9后控制脉冲发生电路集成块D1(型号为LS7232)的第6脚,同时,集成块D1的第6脚也受手动微动开关K1控制。当集成块D1的第6脚高电平时间不大于0.3秒时,集成块D1的第8脚输出开关脉冲到可控硅KT1的门极G。当集成块D1的第6脚上的高电平时间大于0.3秒时,其第8脚输出调光脉冲。集成块D1脚1脚3之间的外接电容C5是内部PLL电容器,其第4脚是交流过零检测输入端,电阻R4为取样电阻,脚1脚4之间的电容C6为滤波电容,脚1脚4之间的二极管VD5为嵌位二极管。集成块D1第8脚输出的脉冲信号经电容C4滤波后,通过电阻R2加在可控硅VT1的门极G上,从而实现开关、调光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线路如图2所示。图2中电流互感器T1的初级与双向可控硅VT1的正、负极K、A及负载R相互串接构成主回路。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经电容C1滤去杂波接桥式整流电路N1的交流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N1的电流流出点A经限流电阻R1到供电线路的正极B,再经电容C3滤波形成一个明态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桥式整流电路N1的输出端的电流流入端H作为供电线路的公共地端。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由稳压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及分压电阻R3相互串联后并联在双向可控硅VT1的正、负极K、A上构成,其中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与二极管VD2的正极短接后与公共地相连,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与可控硅VT1的正极相连。稳压二极管VD1的两端并有滤波电容C3,其负极与供电线路的正极点B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接收开关供电线路与接收电路之间用相互插接的插接件XP1和XS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调光状态时,即可控硅VT1的半波时导通角在41°-159°之间时,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及互感整流式电路均工作,一起向红外线接收预放大电路、解码器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及双向可控硅的门极供电。
在开关关断,即暗态时,可控硅VT1关断,暗态供电线路的稳压管VD1、二极管VD2、限流电阻R3通过电流互感器的初线圈及负载R构成回路(由于电流互感器初线圈中电流很小,因此,其次线圈中的电流可以忽略,认为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不工作),二极管VD2经R3限流分压后进行半波整流,由稳压二极管VD1稳压并经电容C3滤波后向红外线接收预放大电路、解码器电路、脉冲发生电路供电。
当开关导通,即明态时,可控硅VT1导通,负载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初级,从而在次级感应出电流。经过电容C1滤除杂波后,由桥式整流电路N1整流,经电阻R1限流后,再由稳压二极管VD1、电容C3进行稳压滤波,向红外线接收预放大电路、解码器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及双向可控硅的门极供电。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双向可控硅VT1的正、负极K、A上并联一由电阻R8和氖灯泡HD1串联构成的夜光指示电路,用以显示暗态时墙开关的方位,以便指引遥控和手动方向。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遥控、手动多功能调光墙开关,包括红外线接收开关和相应的红外线发射遥控器,红外线接收开关的红外接收预放大电路连接一解码器电路,解码器电路的输出连接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的输出与一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相连进行开关和调光操作,其特征在于,红外接收墙开关的供电电路由与可控硅并联的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和与可控硅串联的明态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两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明态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由电流互感器(T1)和桥式整流电路(N1)组成,电流互感器(T1)的初级与负载主回路的双向可控硅(VT1)串联,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与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相连,桥式整流电路(N1)的直流输出由电阻R1限流,由电容C3滤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由稳压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及分压电阻R3组成,其中稳压管VD1与电容C3并联后提供暗态电压,二极管VD2与分压电阻R3串联,稳压管VD1和二极管VD2的正极短接后接公共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遥控墙开关,包括红外线接收开关和相应的红外线发射遥控器,其特点是红外接收开关的供电线路由与可控硅并联的暗态分压整流式供电线路和与可控硅串联的明态互感整流式供电线路两部分组成。这种供电方式固定连接,不需中间继电器转换,供电可靠。另外,串接的电流互感器初级压降不足1伏,能够使负载满负荷工作,电能利用率较高,克服了现有技术在明态时线路压降大,负载不能满负荷工作、线路内部功耗大的缺点。
文档编号H02M5/257GK2347312SQ9821702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5日
发明者王洪, 陈良生 申请人:王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