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光伏监测系统基站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45910阅读:来源:国知局
片Ul的第六十九管脚PAlO相连接,第三管脚USl-TX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六十八管脚PA9相连接,第四管脚接地;SffD下载接口 P2的第四管脚与外接电源V3.3相连接,第三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七十二管脚PA13相连接,第二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七十六管脚PA14相连接,第一管脚接地;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三十七管脚PB2相连接,另一端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十三管脚0SC_0UT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一晶振Yl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管脚0SC_IN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晶振Π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Ui的第二^ 、五十、七十五、一百、二十八、^ 、二十二管脚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十电容ClO的一端、第^^一电容Cll的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第二十、四十九、七十四、九十九、二十七、十、十九管脚与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lO的另一端、第十一电容Cll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电源BTl的正极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六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八管脚PC14与第二晶振Y2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管脚PC15与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除了上下文提到的管脚外,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其他管脚架空。
[0029]所述的单片机控制芯片Ul型号为STM32F103VCT6。
[0030]如图3所示,所述的单片机扩展功能电路包括存储器、LED指示灯模块、蜂鸣器模块、地址选择模块、按键模块,其中存储器包括SD-CARD、电阻RSl?RS4、电容C3?C4,LED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l?D4、电阻Rl?R4,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B1、二极管D6、电阻R11、R13、三极管Q1,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l?K3,地址选择模块包括地址选择器SI ;电阻RSl的一端与SD-CARD的第五管脚CLK相连接,电阻RS2的一端与SD-CARD的第一管脚⑶/DAT3相连接,电阻RS3的一端与SD-CARD的第七管脚DATAO相连接,电阻RS4的一端与SD-CARD的第二管脚CMD相连接,电阻RSl的另一端与电阻RS2的另一端、电阻RS3的另一端、电阻RS4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SD-CARD的第四管脚接电源VCC,SD-CARD的第三、六管脚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阳极与外接电源VCC相连接,第二、三、四发光二极管D2、D3、D4的阳极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五十七管脚Η)10、五十八管脚H)11、五十九管脚H)12相连接,第一、二、三、四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电阻Rl、R2、R3、R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l、R2、R3、R4的另一端均接地,蜂鸣器BI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2的阳极、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三十三管脚PC4相连接;地址选择器SI的第一、二、三、四管脚相连接后并接地,第五、六、七、八管脚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四十四管脚PE13、四十三管脚PE12、四十二管脚PE11、四^^一管脚PElO相连接;按键Kl?K3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第三十八管脚PE7、三十九管脚PE8、四十管脚PE9相连接;SD-CARD的其他管脚架空。
[0031]如图4所示,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源部分、主控制供电3.3V模块、3.3V变5V隔离模块,其中电源部分包括接口 P3、保险丝F1、电容C19?C36、稳压二极管D6?D7、芯片U3、电感L1、电阻R18、R25,主控制供电3.3V模块包括电容C37?C40、芯片U6、保险丝F4、双向稳压二极管TV4,3.3V变5V隔离模块包括芯片U7、电容C42、电阻R27、电容C41 ;第三芯片U3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保险丝Fl的一端、第三十五电容C35的正极、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二i^一电容C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引脚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第一电感LI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引脚与第五引脚、第三十五电容C35的负极、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二i^一电容C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度、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度、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第三十六电容C36的一端、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第二十九C29电容的一端、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第三i^一电容C31的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电感LI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六电容C36的另一端、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第三i^一电容C31的另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的另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相连接后接第三芯片U3的第四引脚;第三接口 P3的第一管脚与第一保险丝Fl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管脚接地;第六芯片U6的第三管脚与第三十七电容C37的一端、第三十八电容C38的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9的一端连接后接4V外接电源,第一管脚与第三十七电容C37的另一端、第三十八电容C38的另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9的另一端、第四十电容C40的负极、双向稳压二极管TV4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二管脚与第四保险丝F4的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3.3,第四保险丝F4的另一端与双向稳压二极管TV4的另一端、第四十电容C40的正极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 ;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GND接地,第二管脚Vin接外接电源VCC,第三管脚VO与第四十二电容C42的负极、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第四^^一电容C41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四管脚V+与第四十二电容C42的正极、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第四i^一电容C41的另一端连接接外接电源VCC2。
[0032]所述的第三芯片U3型号为LM2576D2T-ADJR4G。
[0033]所述的第六芯片U6型号为SPX1587-3.3。
[0034]所述的第七芯片U7型号为B0305S。
[0035]如图5所示,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包括设置用RS485电路、RS485-液晶屏控制模块、DW液晶屏几1、接口 JR1,其中设置用RS485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15、C16、电阻R19、R21、R23,RS485-液晶屏控制模块包括电容C7、电阻R9、R10、R12、R14、R16 ;第四芯片U4的第一管脚与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第二管脚与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四管脚、第五管脚连接后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七十管脚PAll相连接,第六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六十八管脚PA9相连接,第七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七i^一管脚PA12相连接,第八管脚、第九管脚均接地,第十二管脚与第二十三电阻的R23 —端相连接,第十三管脚与第十九电阻的R19 —端相连接,第十五管脚与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十六管脚与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2,第三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六十九管脚相连接,其他管脚架空;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二i^一电阻R21的一端、接口 JRl的第二管脚相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口 JRl的第一管脚相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一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七十九管脚PCll相连接,第二管脚与第三管脚连接后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六十六管脚PC9相连接,第四管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l的第七十八管脚PClO相连接,第五管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七管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管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电阻RlO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管脚与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3.3 ;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与DW液晶屏JLl的第二管脚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DW液晶屏JLl的第一管脚相连接,Dff液晶屏JLl的第三管脚接地,Dff液晶屏JLl的第四管脚接外接电源+24V-A。
[0036]所述的第二芯片U2型号为SN65HVD12D。
[0037]所述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