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79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半径信息等。
[0131] 在步骤202中,无线充电设备接收位置变化指令,根据位置变化指令,统计每一个 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并建立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之间的对应关 系。
[013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内置了网络模块,因此无线充电设备既可与路 由器建立连接,也可与用户的各个终端建立连接。若无线充电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在某一 段时间内一直不变,则可通过一段时间的统计,统计出各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比 如,无线充电设备用户一直置于家中,那么用户每天出门上班或学习通常会携带手机、平板 电脑、智能手表等等,而用户每天出门上班或学习的时间通常固定,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连 续统计,便可归纳出各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
[0133] 其中,终端接收到的位置变化指令既可是终端自身发送的,还可是路由器发送的, 详情如下:
[0134] 第一种方式、终端在离开标记区域后,终端自身发送位置变化指令。
[0135] 针对第一种方式,由于各个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充电设备建立连接,所以 各个终端和无线充电设备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比如,各个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获 取无线充电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标记区域的标记信息和标记范围数据等等。当任一终端 进行位置移动时,该终端内置的GPS模块可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当该终端当前所在 位置与无线充电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标记半径的大小时,则证明该终端此 亥IJ已经离开了标记区域,触发终端向无线充电设备发送位置变化指令。其中,位置变化指令 中至少包括该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和该终端的身份标识,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 体限定。其中,身份标识可为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终端名称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 同样不进行具体限定。
[0136] 第二种方式、终端在离开标记区域后,与终端建立连接的路由器发送位置变化指 令。
[0137] 针对第二种方式,由于各个终端通常会连接家庭、办公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等位 于标记区域的路由器,所以还可从路由器的角度判断终端是否离开标记区域。由于路由器 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因此当路由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数值后,二者便会自 动断开连接。所以,路由器可实时或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是否存在与其断开网络连接的终端。 当任一终端与其断开连接后,发送关于该终端的位置变化指令。其中,位置变化指令中至 少包括该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和该终端的身份标识,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 定。
[0138] 无线充电设备在接收到多个位置变化指令后,根据多个位置变化指令统计每一个 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对于任一终端来讲,在统计该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时,由于 该终端每一次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可能略有不同,所以可在众多的离开时间中确定该终端 更趋向于离开的时间,根据上述时间计算该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比如,用户每天早上 8点左右携带该终端出门,则该终端更趋向于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是8点左右,如果而某一 次出现下午13点离开或更晚离开的情况,则对应的离开时间可弃用。而是基于8点左右的 多个离开时间进行分析统计。之后,无线充电设备建立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离开标记区域的 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为例,则可建立如下表1所示的对 应关系表。
[0139] 表 1
[0140] ID I离开时间 00-23-5A-15-99-42 8:00 10-4F-50-45-10-23 13:23
[0141] 44-45-53-54-00-00 |19:45
[0142] 在步骤203中,当无线充电设备检测到其与多个终端建立连接时,计算在平均分 配充电功率时每一个终端由零电量充电至满电量所消耗的第二充电时间。
[0143]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在连接无线充电设备后,无线充电设备会读取该终端的 身份标识。如果无线充电设备根据设分标识判断出当前仅有一个终端与其连接,那么无需 执行本步骤及后续步骤,处理流程至此结束。如果无线充电设备根据设分标识判断出当前 多个终端与其连接,则还需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各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首先, 假设在为多个终端平均分配充电功率的情况下,每一个终端由零电量至充满电量时所消耗 的第二充电时间PT (Power Time)。其中,第二充电时间的计算可参考现有技术实现,本公开 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0144] 在步骤204中,无线充电设备获取每一个终端的当前可用电量,根据每一个终端 的当前可用电量和第二充电时间,计算每一个终端由当前可用电量充电至满电量所消耗的 第一充电时间。
[0145]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在读取每一个终端的身份标识后,还将依次读 取每一个终端的当前可用电量。其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前可用电量是以百分比形式进 行表征的,记为AP(Available Power)。当然,还可以其他形式对当前可用电量进行表征, 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之后,无线充电设备根据每一个终端的当前可用电量 AP和第二充电时间PT,计算每一个终端由当前可用电量AP至充满电量时所消耗的第一充 电时间PTl。其中,
[0146] PTl = PT* (I-AP) (1)
[0147] 在步骤205中,无线充电设备基于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之间的 对应关系,获取预先统计的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
[0148]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在获取预先统计的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 时间时,可采取下述方式实现:对于每一个终端,根据该终端的身份标识,在上述表1所示 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得到与该身份标识相匹配的时间值,将该时间值确定为该终端离 开标记区域的时间。
[0149] 当然,除上述获取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的方式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0150] 在步骤206中,无线充电设备根据第一充电时间、当前时间和每一个终端离开标 记区域的时间,计算每一个终端实际充电时间。
[0151] 其中,在根据第一充电时间、当前时间和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计算每 一个终端实际充电时间时,可采取下述方式实现:
[0152] 对于每一个终端,计算该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T、当前时间TC之间的时间差 值Tl ;当第一充电时间PTl小于该时间差值Tl时,将第一充电时间确定为该终端的实际充 电时间TS。也即,该终端由当前可用电量至充满电量所消耗的时间小于该终端离开标记区 域的时间(比如,用户携带该终端出门的时间),所以在第一充电时间PTl内充满电即可。 当第一充电时间PTl大于该时间差值Tl时,将该时间差值Tl确定为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 TS。也即,该终端由当前可用电量至充满电量所消耗的时间大于该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 间,所以需要在Tl时间内尽可能地充满电。
[0153] 综上所述,当 PTKTl 时,TS = PTl ;当 PTDTl 时,TS = Tl。
[0154] 在步骤207中,无线充电设备按照每一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设置功率分配优先 级别。
[0155]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每一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设置功率分配优先级别 时,将实际充电时间最小的终端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将实际充电时间最大的终端设置为最 低优先级。也即,实际充电时间越小的终端对应的功率分配优先级别越高,后续过程中优先 为其分配充电功率,且为其分配的充电功率越多;实际充电时间越大的终端对应的功率分 配优先级别越低,后续过程中为靠后为其分配充电功率,且分配的充电功率越少。
[0156] 在步骤208中,无线充电设备基于功率分配优先级别和无线充电设备当前的未分 配功率,为每一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
[0157]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计算出每一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TS后,可按照功率分配 优先级别对这些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依次标记为TS1、TS2、TS3. . . TSn等。其中,标号值越 小,实际充电时间越短,功率分配优先级别越高。以符号S(scale)表征充电功率,则时间充 电时间分别为TS1、TS2、TS3. . . TSn等终端应分配的充电功率可依次标记为S1、S2、S3. . . Sn 等。其中,SI值最大,Sn值最小。即,若某一终端距离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越短,则为该终 端分配的充电功率越高;若某一终端距离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较长或者该终端不离开标记 区域,则为该终端分配的充电功率越低。其中,在为每一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时,可采取方 式实现:
[0158] 第一步、优先计算实际充电时间TS值最小的终端的充电功率。
[0160] 其中,Z指代无线充电设备当前的未分配功率;
[0161] XTSn = TS1+TS2+TS3+. . . +TSn,n指代与无线充电设备连接且未分配充电功率的 终端的总数,i为正整数,〇〈i < n,TSi指代与无线充电设备连接且为分配充电功率的第i 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第i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大于第i-Ι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且 小于第i+Ι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Si指代为第i个终端分配的充电功率。在本公开实施 例中可优先计算实际充电时间最小的终端的充电功率。
[0162] 第二步、依次计算实际充电时间TS值第二小、第三小的终端的充电功率。
[0163]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Σ TSi中将消除已经计算了充电功率的终端的TSi。举个例 子来说,假设终端1的实际充电时间TSl = 20分钟,终端2的实际充电时间TS2 = 30分 钟,终端3的实际充电时间TS3 = 50分钟。那么终端1的TS值最小。根据上述公式(2) 可知,应为终端1分配的充电功率Sl = 1-(20/20+30+50)*1 = 80%。由于无线充电设 备给第一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因此未分配功率为1。应为终端2分配的充电功率S2 = [l-(30/30+50)]*(l-Sl) = 12.5%。
[0164] 其中,此时无线充电设备的剩余未分配功率是I-Sl = 20%,Σ TSi中消除了已经 分配过充电功率的终端1的TS值20。
[0165] 在按照上述步骤208所示的方法分配好各个终端的充电功率后,无线充电设备中 的分析模块将各个终端的身份标识以及对应的充电功率值S,发送给无线充电设备中的功 率分配模块。之后,由该功率分配模块依据各个终端的充电功率值S,为各个终端进行充电。 除了根据每一个终端的历史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确定为每一个终端分配的充电功率外,还 可通过当前充电时的天气情况(比如天气晴朗则用户出门,阴天或下雨天气则用户不出 门)、每一个终端中用户记录的日程信息,确定每一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进而根据得到 的实际充电时间为每一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0166]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检测到与多个终端建立连接时,获取每一个终端的 当前可用电量;获取预先统计的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无线充电设备位于标记 区域内;基于每一个终端的当前可用电量和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为每一个终 端分配实际充电时间;按照每一个终端的实际充电时间设置功率分配优先级别;基于功率 分配优先级别和无线充电设备当前的未分配功率,为每一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由于基于 每一个终端离开标记区域的时间为各个终端分配充电功率,因此可以给用户急于携带出门 的设备优先充电,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