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移动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365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移动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移动电源箱。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国家正大力发展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户外电源箱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移动电源箱一般由铅酸电池、晶体硅组件、逆变器以及控制电路构成。作为一个户外移动使用的节能环保产品,电源箱设计时需要考虑耐候性、安全性、便携性以及绿色环保等因素,然而铅酸电池针对上述因素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产品需求。首先,铅酸电池自身重量体积较大,采用后会增加电源箱的重量和体积,造成移动不便,无法真正实现便携;其次,铅酸电池容量小,寿命短,续航能力仅为一年左右,用户需要定期更换新的电池以维持系统正常工作;再有,铅酸电池在充放电时会放出氢气,容易在工作时引发爆炸事故。另外,为了节约成本,电源箱的箱体大多采用铝合金板块拼接而成,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发现存在有弊端,比如质量重、密封性差、强度低以及防护等级低等。另一方面,现有移动电源箱还存在的问题是,功能相对单一,充放电的可供选择相对较少,输入输出单元相对固定,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适用范围窄,同时不具备一些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无法保证用电设备和电源箱的安全。
[000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太阳能移动电源箱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易搬运、充放电稳定且使用安全性高的太阳能移动电源箱。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太阳能移动电源箱,包括箱体、盖板及电池组,所述的箱体朝向盖板的一侧构成有一箱体腔,盖板与箱体相配合,所述的电池组设置在箱体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及光伏组件,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设置在箱体腔长度方向的中间,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充电控制电路、电池保护电路、第一过流检测电路、输出控制和DC/DC升压电路、第二过流检测电路、输出控制和DC/DC USB接口电路、指示电路以及系统稳压电源电路,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充电控制电路、第一过流检测电路、输出控制和DC/DC升压电路、第二过流检测电路、输出控制和DC/DC USB接口电路、指示电路以及光伏组件电连接,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与光伏组件以及电池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与第一过流检测电路、第二过流检测电路、单片机、系统稳压电源电路以及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的第一过流检测电路与输出控制和DC/DC升压电路电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流检测电路与输出控制和DC/DC USB接口电路电连接,所述的系统稳压电源电路与单片机电连接,输出控制和DC/DC升压电路以及输出控制和DC/DC USB接口电路进行电源输出,所述的光伏组件包括一对光伏电板,所述的一对光伏电板彼此面对面设置在箱体和盖板的开合处,且分别与箱体和盖板固定安装,所述的电池组由磷酸铁锂电池构成。
[000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在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充电输入接口,盖板在对应充电输入接口的一侧边上设有充电输出接口。
[0007]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背带,所述的箱体在前侧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一对D型连接扣,所述的背带的两端分别与该对连接扣连接;箱体在前侧壁的中间位置设有手柄。
[0008]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和盖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箱体在前侧壁上且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对连接环,盖板在对应箱体前侧壁的侧边上且对应一对连接环设有弹簧搭扣,所述的弹簧搭扣与连接环适配连接。
[0009]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和盖板由镁铝合金压铸而成,箱体在四个角部设有第一护角,盖板在四个角部设有第二护角。
[0010]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在后侧壁的中间位置设有输入/输出口,所述的输入/输出口内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有USB 5V输出接口、DC12V输出接口、DC19V输出接口以及电源开关,在输入/输出口上还配设有防水塞。
[0011]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在后侧壁上设有充电指示灯和电量指示灯。
[0012]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l?电阻R8、电流检测电阻Rcs、电容Cl?电容C7、肖特基二极管Dl、肖特基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电感L1、M0S管Ml以及充电控制芯片ICl,所述的充电控制芯片ICl采用CN3722,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l的一端、电阻Rl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充电控制芯片ICI的15脚、电容C5的一端以及MOS管MI的源极连接,并构成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的光伏组件,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共同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7脚,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5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4脚,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I脚,MOS管Ml的栅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16脚,MOS管Ml的漏极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l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Dl的负极分别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电感LI的一端连接,电感LI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阻Re s的一端以及充电控制芯片ICl的13脚连接,电流检测电阻Rcs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充电控制芯片ICl的14脚连接,并构成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池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的电池组,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以及充电控制芯片ICl的10脚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9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充电控制芯片ICl的8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充电控制芯片ICl的11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6的另一端以及充电控制芯片ICl的2、3脚共同接地。
[0013]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组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磷酸铁锂电池V1、磷酸铁锂电池V2、磷酸铁锂电池V3以及磷酸铁锂电池V4,磷酸铁锂电池V1、磷酸铁锂电池V2、磷酸铁锂电池V3以及磷酸铁锂电池V4两两成对匹配后间隔设置在箱体腔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30、电容C8?电容Cl 7、MOS管M2?MOS管M7、热敏电阻Rntc、二极管D5以及处理芯片IC2,所述的处理芯片IC2采用HD15L02,处理芯片IC2的2脚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以及处理芯片IC2的28、16脚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处理芯片IC2的3脚,处理芯片IC2的4脚连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l 6的一端、热敏电阻Rntc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l 7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处理芯片IC2的17、19脚、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lO的一端、电容Cll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以及MOS管M7的源极共同连接磷酸铁锂电池VI的负极,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处理芯片IC2的5脚、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处理芯片IC2的6脚,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处理芯片IC2的7脚,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连接处理芯片IC2的8脚,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处理芯片102的9脚,处理芯片102的10脚连接电阻1?25的一端,处理芯片102的11脚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以及MOS管M2的漏极,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M0S管M2的源极以及电阻R29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负极端,MOS管M2的漏极连接MOS管M3的漏极,MOS管M3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29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7的另一端以及处理芯片IC2的14脚连接,处理芯片IC2的12脚连接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MOS管M3的栅极,处理芯片IC2的20脚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l 3的另一端连接MOS管M7的栅极,MOS管M7的漏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处理芯片IC2的21脚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MOS管M6的源极共同与磷酸铁锂电池Vl的正极以及磷酸铁锂电池V2的负极连接,处理芯片IC2的22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MOS管M6的栅极,MOS管M6的漏极连接电阻RlO的一端,处理芯片IC2的23脚分别与电容Cll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lO的另一端以及MOS管M5的源极共同与磷酸铁锂电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