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64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现12V到5V的降压,为第二级电源、单稳态电路11、RS485通信电路14和继电器13的控制端供电;第二级电源系统包括低压差线性电源LM1117-3.3,把5V电源降到3.3V,为单片机供电。
[0039]电源系统15只为电源管理板本身供电;继电器13外接控制第一端口 111和第二端口 112,第一端口 111和第二端口 112与直放站近端机中除电源管理板外其他模块相连接,从而继电器13通过触点的断开与闭合,控制外部电源是否可以通过第一、二端口 111、112为近端机中除电源管理板外其他模块提供电源。
[0040]当直放站近端机中除电源管理板外其他模块发生死机而不能接收网管或直放站近端机的主控制器I1的指令时,网管或直放站近端机的主控制器110指示单片机12执行断电重启指令,单片机12发出信号,由单稳态电路11控制继电器13断开第一端口 111和第二端口 112的电源,切断其他模块的电源,当超过电源管理板中单稳态电路11时间设定值时,单稳态电路11会自动闭合继电器13触点,接通其他模块的供电电源,使死机的模块产生上电复位,脱离死机状态;此时若电源管理板发生死机不能主动接通其他模块的供电时,单稳态电路11依然可以定时自动上电复位其他模块。
[0041]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单稳态电路示意图,包括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RC定时电路、开关三极管26 ;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型号为74HC123,RC定时电路包括RC定时电路电容22、RC定时电路电阻23 ;单片机12与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的第一控制管脚24、第二控制管脚25相连接,RC定时电路与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相连接,单稳态多谐振荡器与开关三极管26相连接,开关三极管与继电器13的控制端相连接。
[0042]单片机12接收到外部的电源断开指令,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输出高电平信号,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的输出状态由稳态反转至暂稳态,使开关三极管26接收到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的信号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使得开关三极管26导通继电器13控制端,继电器13的触点断开所控制的电源,即断开输出至第一端口 111和第二端口 112的电源。
[0043]开关三极管26在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输出高电平时不会导通,输出低电平时才会导通;正常情况下,开关三极管26不导通,继电器13不动作,在常闭节点,即继电器13所控制的电源是导通状态。
[0044]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触发后还向RC定时电路输出信号,触发RC定时电路定时,RC定时电路定时结束后,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1的输出状态由暂稳态返回至稳态,输出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得开关三极管26不再导通,断开继电器13控制端,继电器13的触点导通所控制的电源,使得直放站近端机中除电源管理板外其他模块上电复位,完成重启过程,即使电源管理板发生死机,单稳态电路11依然可以定时自动上电复位其他模块。
[0045]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合并电路示意图,电源合并电路16包括第一二极管组31和第二二极管组32,型号均为MBR2560CT,第一二极管组31和第二二极管组32均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可以把第一路电源18、第二路电源19合并起来,输出电压较高的第一路电源18将会投入使用,第二路电源19输出电压较低,二极管反向偏置,不会导通,故不会输出电流,得不到使用。当第一路电源18出现故障时,输出电压低于第二路电源19,这时第二路电源19就会自动投入使用,而出现故障的第一路电源18就会自动关闭,从而实现电源的备份功能。
[0046]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电压采样电路示意图,电源电压采样电路17包括稳压二极管41和滤波电容42。采样的电压都是12V的,不能直接接到单片机12端口,使用分压网络把电源电压按比例缩小到单片机12端口可以承受的电压范围内再输入到单片机12。稳压二极管41为3.3V,防止输入电压高于3.3V,滤波电容42进一步滤除电源的高频纹波,确保输入电压的平稳。
[0047]一种直放站近端机,设置有上述电源管理板。
[004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49]1.电源管理板采用单稳态电路控制继电器,定时时间到后会自动闭合继电器触点,达到断电重启直放站近端机其他模块的功能,同时也防止了断电后若电源管理板本身死机或通信故障而无法远程重启直放站近端机的其它模块。
[0050]2.所述电源系统只给电源管理板本身供电,受到外界其它模块干扰情况少。
[0051]3.采用两路外部电源供电,更加可靠,更有保障。
[0052]4.电源电压采样电路与RS485通信电路可以实时监测传递电源情况,并及时与网管或直放站近端机的主控制器进行通信,接收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回复。
[0053]5.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管理板的直放站近端机,故障率更小,工作更加安全可靠,具有自动重启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上门维修的频率,降低了人员成本。
[0054]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当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0055]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56]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包括单片机和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稳态电路,所述单稳态电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单稳态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态电路包括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RC定时电路和开关三极管;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管脚相连接,RC定时电路与所述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相连接,所述单稳态多谐振荡器与所述开关三极管相连接,所述开关三极管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板连接有两路外部电源,为第一路电源和第二路电源;所述电源管理板还包括将两路外部电源合并的电源合并电路,所述电源合并电路的输出电压为其中电压高的一路电源,所述继电器触点与所述电源合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合并电路包括两个二极管组,所述第一路电源和第二路电源分别连接一个二极管组,每个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板还包括: 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外部输入的两路电源和合并后的电源的电源电压采样电路; 连接所述单片机与网管或直放站近端机的主控制器的RS485通信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板还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合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第一级电源系统和第二级电源系统;所述第一级电源系统包括为所述第二级电源系统、RS485通信电路和单稳态电路供电的开关电源芯片,所述第二级电源系统包括为所述单片机供电的低压差线性电源。
7.—种直放站近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放站近端机设置有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板。
【专利摘要】一种直放站近端机电源管理板,包括单片机、继电器,还包括单稳态电路,所述单稳态电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单稳态电路包括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RC定时电路、开关三极管。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管理板本身突发故障或死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定时重启功能,重新启动其他模块,保障直放站近端机的正常工作,同时又优化了电源管理板的外部电源供应,进一步加强直放站近端机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直放站近端机的自我重启恢复能力,大大降低了维修率。
【IPC分类】H02J9-06, H02J1-10, H02J13-00
【公开号】CN204271639
【申请号】CN201420859287
【发明人】杨向晖
【申请人】Coml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