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580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开关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当第二控制电路截止并且开关电路断开时,第一控制电路截止,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分断开,从而实现完全断电;若芯片的控制IO输出电平控制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导通,电池电压端向电子设备供电,当外部电源供电时,第一控制电路截止,电池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实现自动切换外部电源供电/电池供电方式。
【专利说明】
一种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很多电子设备都具备自供电和外部供电的功能,传统技术在自供电时的关机模式下,电子设备中仍存在电源维持,不是完全断电,若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较大,则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关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完全断电,同时能够自动切换供电方式。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开关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0005]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电池、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和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
[0006]所述第一限流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限制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大小;
[0007]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和外部电源相连,用于防止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所述外部电源;
[0008]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与所述电池、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的两端的电位保持一致;
[0009]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相连,用于防止电流流向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所述第一限流电路;
[0010]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和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0011]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和芯片的检测1相连,用于防止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芯片的检测10;
[0012]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和芯片的控制1相连,用于根据芯片的控制1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或者截止。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当第二控制电路截止并且开关电路断开时,第一控制电路截止,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分断开,从而实现完全断电;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电平控制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当外部电源供电(即外部电源USB_IN端为高电平)时,第一控制电路截止,电池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实现自动切换外部电源供电/电池供电方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再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再一种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开关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0025]第一控制电路,与电池BAT、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和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电池BAT向电子设备供电;
[0026]第一限流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限制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大小;
[0027]第一防倒流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和外部电源相连,用于防止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外部电源;
[0028]第一电位保持电路,与电池BAT、第二防倒流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的两端的电位保持一致;
[0029]第二防倒流电路,与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相连,用于防止电流流向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第一限流电路;
[0030]开关电路,与第二防倒流电路和第三防倒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0031]第三防倒流电路,与开关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和芯片的检测1相连,用于防止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芯片的检测10;
[0032]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一限流电路和芯片的控制1相连,用于根据芯片的控制1的信号控制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0033 ]除此之外,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电池BAT之间还包括第四防倒流电路,第四防倒流电路与电池BAT和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用于防止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芯片的电池 BAT;
[0034]如图2所示,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l,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第一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SI,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 MOS管Q2和第三电阻R3,第四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l;
[0035]第一 MOS管Ql的源极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漏极为输出端V0UT,栅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一电阻Rl相连;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负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第二电阻R2—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 MOS管Q2的漏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外部电源USB_IN端相连,负极与第一 MOS管Ql的栅极和第一电阻Rl相连;第一电阻Rl—端与第一 MOS管Ql的栅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 MOS管Q2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二 MOS管Q2的漏极相连,负极与第一开关SI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芯片的检测10(VCC0FF_DETECT端)相连,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开关SI相连;第一开关SI—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 MOS管Q2的源极接地,漏极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栅极与芯片的控制10(VBAT_CRT端)和第三电阻R3相连;第三电阻R3—端与第二 MOS管Q2的栅极相连,另一端接地;
[0036]除此之外,第二控制电路与芯片的控制1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二限流电路,用于限制流向第二控制电路的电流大小,第二限流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端与第二控制电路相连,另一端与芯片的控制1 (VBAT_CRT端)相连;
[0037]具体地,第一 MOS管Ql为P沟道MOS管,第二 MOS管Q2为N沟道MOS管;第一电阻Rl和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第二电阻R2为上拉电阻,第三电阻R3为下拉电阻;
[0038]当外部电源供电(S卩外部电源USB_IN端为高电平)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C为高电平,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的电压高于源极的电压,第一 MOS管Ql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
[0039]当第二MOS管Q2截止并且第一开关SI断开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A、结点B和结点C均为高电平,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的电压高于源极的电压,第一 MOS管Ql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
[0040]当外部电源未供电并且第一开关SI闭合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A、结点B和结点C均为低电平,第一 MOS管Ql的源极的电压高于栅极的电压,第一 MOS管Ql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
[0041]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高电平,则第二MOS管Q2的栅极的电压高于源极的电压,则第二 MOS管Q2导通,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B和结点C均为低电平,第一 MOS管Ql的源极的电压高于栅极的电压,第一MOS管Ql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即,若此时第一开关SI断开,电池电压VBAT端仍能够向电子设备供电;
[0042]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低电平并且第一开关SI断开,则第二MOS管Q2的源极的电压高于栅极的电压,则第二 MOS管Q2截止,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B和结点C均为高电平,第一MOS管Ql的栅极的电压高于源极的电压,第一MOS管Ql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
[0043]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第一开关SI可以替换为第一按键Kl,即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按键Kl,第一按键Kl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一MOS管Ql可以替换为第一三极管,即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集电极为输出端VOUT,基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一电阻Rl相连;第二 MOS管Q2可以替换为第二三极管,即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电阻R3,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基极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相连;第四二极管D4可以替换为第一同相驱动器或者第一反相驱动器,即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一同相驱动器或者第一反相驱动器,第一同相驱动器或者第一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开关SI相连,输出端与芯片的检测10(VCC0FF_DETECT端)相连;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第二MOS管Q2可以替换为第二反相驱动器,即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反相驱动器和第三电阻R3,第二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和芯片的控制10(VBAT_CRT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
[0044]具体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45]本实施例中,具有检测10(VCC0FF_DETECT端)的芯片和具有控制10(VBAT_CRT端)的芯片可以为同一芯片,也可以为不同芯片。
[00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当第二MOS管Q2截止并且第一开关SI断开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C为高电平,第一 MOS管Ql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分断开,从而实现完全断电;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高电平,则第二 MOS管Q2导通,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B和结点C均为低电平,第一 MOS管QI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当外部电源供电(即外部电源USB_IN端为高电平)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C为高电平,第一 MOS管Ql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实现自动切换外部电源供电/电池供电方式。
[0047]实施例2
[004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开关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0049]第一控制电路,与电池MT、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和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电池BAT向电子设备供电;
[0050]第一限流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限制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大小;
[0051]第一防倒流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和外部电源相连,用于防止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外部电源;
[0052]第一电位保持电路,与电池BAT、第二防倒流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的两端的电位保持一致;
[0053]第二防倒流电路,与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相连,用于防止电流流向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第一限流电路;
[0054]开关电路,与第二防倒流电路和第三防倒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0055]第三防倒流电路,与开关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和芯片的检测1相连,用于防止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芯片的检测10;
[0056]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一限流电路和芯片的控制1相连,用于根据芯片的控制1的信号控制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0057]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一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三反相驱动器,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二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S2,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七电阻R7,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四MOS管Q4、第五MOS管Q5、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
[0058]第三MOS管Q3的漏极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源极为输出端VOUT,栅极与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出端和第五电阻R5相连;第六电阻R6—端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USB_IN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和第五电阻R5相连;第五电阻R5一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和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正极与第二开关S2、第七电阻R7和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芯片的检测10(VCC0FF_DETECT端)相连,负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七电阻R7和第二开关S2相连;第七电阻R7—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和第二开关S2相连,另一端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第二开关S2—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和第七电阻R7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第四MOS管Q4的源极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漏极与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栅极与第八电阻R8和第五MOS管Q5的漏极相连;第五MOS管Q5的漏极与第四MOS管Q4的栅极和第八电阻R8相连,源极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栅极与第九电阻R9和芯片的控制1 (VBAT_CRT端)相连;第九电阻R9 —端与第五MOS管Q5的栅极和芯片的控制1(VBAT_CRT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
[0059]除此之外,第二控制电路与芯片的控制1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二限流电路(如图6所示),用于限制流向第二控制电路的电流大小,第二限流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二控制电路相连,另一端与芯片的控制10(VBAT_CRT端)相连;
[0060]除此之外,开关电路与电池电压VBAT端之间、第二控制电路与电池电压VBAT端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三限流电路(如图7所示),用于限制流向所述开关控制装置的电流大小,第三限流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lO—端与第二开关S2、第四MOS管Q4的源极和第八电阻R8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
[0061 ]除此之外,第一防倒流电路还可以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ll —端与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
[0062]具体地,第三MOS管Q3和第五MOS管Q5为N沟道MOS管,第四MOS管Q4为P沟道MOS管;第五电阻R5、第十电阻RlO和第十一电阻Rll为限流电阻,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和第十二电阻R12为下拉电阻,第八电阻R8为上拉电阻,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均用于电源隔离;
[0063]当外部电源供电(S卩外部电源USB_IN端为高电平)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C为低电平,第三MOS管Q3的栅极的电压低于源极的电压,第三MOS管Q3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
[0064]当第四MOS管Q4截止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A、结点B和结点C均为低电平,第三MOS管Q3的栅极的电压低于源极的电压,第三MOS管Q3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
[0065]当外部电源未供电并且第二开关S2闭合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A、结点B和结点C均为高电平,第三MOS管Q3的源极的电压高于栅极的电压,第三MOS管Q3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
[0066]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高电平,则第五MOS管Q5的栅极的电压高于源极的电压,则第五MOS管Q5导通,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D为低电平,则第四MOS管Q4的栅极的电压低于源极的电压,则第四MOS管Q4导通,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B和结点C均为高电平,第三MOS管Q3的源极的电压高于栅极的电压,第三MOS管Q3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即,若此时第二开关S2断开,电池电压VBAT端仍能够向电子设备供电;
[0067]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低电平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则第五MOS管Q5的栅极的电压低于源极的电压,则第五MOS管Q5截止,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D为高电平,则第四MOS管Q4的源极的电压低于栅极的电压,则第四MOS管Q4截止,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B和结点C均为低电平,第三MOS管Q3的栅极的电压低于源极的电压,第三MOS管Q3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
[0068]除此之外,如图6所示,第二开关S2可以替换为第二按键K2,即开关电路包括第二按键K2,第二按键K2—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三防倒流电路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第三MOS管Q3可以替换为第三三极管,即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集电极为输出端VOUT,基极与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出端和第五电阻R5相连;第四MOS管Q4可以替换为第四三极管,第五MOS管Q5可以替换为第五三极管,即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则该电路还包括第十三电阻R13,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电压VBAT端相连,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基极与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三电阻R13相连,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负极GND_BAT端相连,集电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相连,基极与第九电阻R9和第四电阻R4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端与第八电阻R8和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六二极管D6可以替换为第二同相驱动器或者第四反相驱动器,即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二同相驱动器或者第四反相驱动器,第二同相驱动器或者第四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五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开关S2相连,输出端与芯片的检测10(VCC0FF_DETECT端)相连;除此之外,如图7所示,第五MOS管Q5可以替换为第五反相驱动器,即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四MOS管Q4、第五反相驱动器、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第五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九电阻R9和芯片的控制10(VBAT_CRT端)相连,输出端与第四MOS管Q4的栅极和第八电阻R8相连;
[0069]具体地,第三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0070]本实施例中,具有检测10(VCC0FF_DETECT端)的芯片和具有控制10(VBAT_CRT端)的芯片可以为同一芯片,也可以为不同芯片。
[00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当第四MOS管Q4截止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C为低电平,第三MOS管Q3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分断开,从而实现完全断电;若芯片的控制1输出高电平,则第五MOS管Q5和第四MOS管Q4导通,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B和结点C均为高电平,第三MOS管Q3导通,电池电压VBAT端向电子设备供电,当外部电源供电(即外部电源USB_IN端为高电平)时,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结点C为低电平,第三MOS管Q3截止,电池电压VBAT端不能向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实现自动切换外部电源供电/电池供电方式。
[00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一限流电路、第一防倒流电路、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第二防倒流电路、开关电路、第三防倒流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电池、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和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 所述第一限流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限制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大小; 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和外部电源相连,用于防止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所述外部电源; 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与所述电池、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的两端的电位保持一致; 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相连,用于防止电流流向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所述第一限流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和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和芯片的检测1相连,用于防止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芯片的检测10;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和芯片的控制1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芯片的控制1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导通或者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芯片的控制1之间还包括第二限流电路,用于限制流向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电流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芯片的控制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 MOS管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电压端相连,漏极为输出端,栅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电池电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 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外部电源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 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 MOS管的漏极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芯片的检测1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相连;所述第一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 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栅极与所述芯片的控制1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 MOS管的栅极相连,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电压相连,集电极为输出端,基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芯片的控制1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一同相驱动器或者第一反相驱动器,所述第一同相驱动器或者第一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相连,输出端与所述芯片的检测1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反相驱动器和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芯片的控制1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和所述电池之间还包括第四防倒流电路,所述第四防倒流电路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用于防止所述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电流流向所述芯片的电池。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池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相连。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三MOS管,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三反相驱动器,所述第一电位保持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二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源极为输出端,栅极与所述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相连;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相连;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芯片的检测1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二开关相连;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电压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电压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栅极与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相连,源极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九电阻和芯片的控制1相连;所述第九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和芯片的控制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电压相连。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集电极为输出端,基极与所述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相连。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电压相连,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基极与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相连,基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倒流电路包括第二同相驱动器或者第四反相驱动器,第二同相驱动器或者第四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相连,输出端与所述芯片的检测1相连。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四MOS管、第五反相驱动器、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五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芯片的控制1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相连。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流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反相驱动器的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相连。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池电压之间、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电压之间还包括第三限流电路,用于限制流向所述开关控制装置的电流大小。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流电路包括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电压相连。
【文档编号】H02J9/06GK205509647SQ201620095597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发明人】陆舟, 于华章
【申请人】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