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39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声控灯不能实现PWM调光,有时感应不灵敏需要较大的声音才能使灯亮,故其感应不灵敏且耗能高的问题。该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包括依次与市电连接的整流单元、抗干扰单元;抗干扰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PWM控制单元和红外信号传递单元;红外信号传递单元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有红外信号处理单元、红外信号感应单元;红外信号传递单元的输出端与PWM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变压器单元、输出单元。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实现PWM调光及耗能低的目的。
【专利说明】
红外感应PWM调光I ed灯电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
【背景技术】
[0002]在全球性能源紧张和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发光二极管固态照明具有能耗低、发热量低、长寿命及绿色环保的优点,led照明灯具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人们生活的提供,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智能带调光的led灯具更受消费者青睐,方便用户在使用的同时节能效果更佳,即人来即亮,人走即灭;现有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一般为声控灯;现有的led灯电源存在的缺陷为现有常用的声控灯不能实现PWM调光,有时感应不灵敏需要较大的声音才能使灯亮,故其感应不灵敏且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声控灯不能实现PWM调光,有时感应不灵敏需要较大的声音才能使灯亮,故其感应不灵敏且耗能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包括依次与市电连接的整流单元、抗干扰单元;抗干扰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PWM控制单元和红外信号传递单元;红外信号传递单元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有红外信号处理单元、红外信号感应单元;红外信号传递单元的输出端与PWM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PffM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变压器单元、输出单元。
[0006]进一步的,市电和整流单元之间连接有保险抗雷击单元。
[0007]具体地,保险抗雷击单元包括与市电的相线连接的保险管Fl,与市电连接的压敏电阻RVl,与压敏电阻RVl并联的电容Cl。
[0008]具体地,整流单元为全波桥式整流器。
[0009]具体地,抗干扰单元包括依次与全波桥式整流器并联的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端的接点连接有电感LI,其另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有电感L2,电感LI并联有电阻R2,电感L2并联有电阻R1。
[0010]具体地,红外信号感应单元为红外感应头;红外信号处理单元为型号为BISS00001的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红外信号传递单元为型号为PIC12F615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PWM控制单元为型号为SF678的集成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
[0011]具体地,变压器单元为三个绕组隔离的变压器。
[0012]具体地,输出单元包括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串联的二极管D4,依次与变压器次级线圈并联的电容C6、电阻Rl O,与二极管D4并联的电阻R9,与电阻R9串联的电容C5。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红外信号感应单元感应人体的靠近,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红外信号处理单元放大处理后通过红外信号传递单元发送至PffM控制单元,PffM控制单元使负载即led灯在维持设定时间后由最亮缓慢均匀变暗,从而实现电源的PWM调光,在人离开后灯灭,在人体靠近时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红外感应发现人体并控制灯亮,led灯在维持设定时间后由最亮缓慢均匀变暗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4]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0015]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0017]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18]1-市电,2-保险抗雷击单元,3-整流单元,4-抗干扰单元,5-PW^[控制单元,6_变压器单元,7-输出单元,8-红外信号感应单元,9-红外信号处理单元,10-红外信号传递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和图3所示,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包括依次与市电I连接的整流单元
3、抗干扰单元4;抗干扰单元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PWM控制单元5和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有红外信号处理单元9、红外信号感应单元8;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的输出端与PffM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PffM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变压器单元6、输出单元7。
[0022]其中,整流单元3为全波桥式整流器;抗干扰单元4包括依次与全波桥式整流器并联的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端的接点连接有电感LI,其另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有电感L2,电感LI并联有电阻R2,电感L2并联有电阻Rl;电感LI和电阻R2并联、电感L2和电阻Rl并联均形成差模滤波电路,其可吸收差模干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滤波差模噪声的能力;变压器单元6为三个绕组隔离的变压器;三个绕组隔离的变压器避免了用户触电危险;输出单元7包括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串联的二极管D4,依次与变压器次级线圈并联的电容C6、电阻R10,与二极管D4并联的电阻R9,与电阻R9串联的电容C5;红外信号感应单元8为红外感应头;红外信号处理单元9为型号为BISS00001的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为型号为PIC12F615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PWM控制单元5为型号为SF678的集成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市电I和整流单元3之间连接有保险抗雷击单元2;保险抗雷击单元2包括与市电I的相线连接的保险管Fl,与市电I连接的压敏电阻RVl,与压敏电阻RVl并联的电容Cl;保险管Fl连接在市电I的相线即火线上,可防止在本实用新型异常时出现火灾,减少用户的损失,同时保险管Fl在本实用新型工作异常时能保护整流单元3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压敏电阻RVl用于防止非接触雷击电压对本实用新型的损伤,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可靠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红外信号感应单元8感应人体的靠近,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红外信号处理单元9放大处理后通过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发送至PWM控制单元5,PWM控制单元5使负载即led灯在维持设定时间后由最亮缓慢均匀变暗,从而实现电源的PffM调光,在人离开后灯灭,在人体靠近时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红外感应发现人体并控制灯亮,led灯在维持设定时间后由最亮缓慢均匀变暗减少了能耗。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制成的PCB电路板呈长方形,尺寸为43*73mm;故本实用新型电源尺寸小功率密度大,安装方便,使用范围较广,可广泛适用于面板灯、吸顶灯及小路灯等。
[0027]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与市电(I)连接的整流单元(3)、抗干扰单元(4);抗干扰单元(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PffM控制单元(5)和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有红外信号处理单元(9)、红外信号感应单元(8);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的输出端与PffM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变压器单元(6)、输出单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市电(I)和整流单元(3)之间连接有保险抗雷击单元(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保险抗雷击单元(2)包括与市电(I)的相线连接的保险管Fl,与市电(I)连接的压敏电阻RVl,与压敏电阻RVl并联的电容C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整流单元(3)为全波桥式整流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抗干扰单元(4)包括依次与全波桥式整流器并联的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端的接点连接有电感LI,其另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有电感L2,电感LI并联有电阻R2,电感L2并联有电阻R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Pff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红外信号感应单元(8)为红外感应头;红外信号处理单元(9)为型号为BISS00001的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红外信号传递单元(10)为型号为PIC12F615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PWM控制单元(5)为型号为SF678的集成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变压器单元(6)为三个绕组隔离的变压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PWM调光Ied灯电源,其特征在于:输出单元(7)包括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串联的二极管D4,依次与变压器次级线圈并联的电容C6、电阻RlO,与二极管D4并联的电阻R9,与电阻R9串联的电容C5。
【文档编号】H05B33/08GK205726528SQ20162031846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4日
【发明人】王永忠, 赵桌婉
【申请人】成都恒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