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327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放大器电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噪声消除功能的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系统可使移动中的使用者通过电磁辐射的传播与其它使用者 对话。无线终端一般包含接收电路系统以捕捉传播信号。许多接收端的前后 端包含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在接收端做进一步的信号转变之前放大接收 到的信号。放大器电路可能会放大与射频信号混合在一起的噪声,且放大器 电路本身亦可能会产生噪声。上述的噪声将会降低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进 而使得信号中须被检测到的数据的传播距离缩短。相对地,减少信号中的噪 声指数(Noise figure, NF)即可增加无线信号传输的质量。如此,可通过降低接收端的噪声指数来增加信号中的数据的传输距离。射频放大电路一般用于处理在特定频宽的信号。举例而言,已知的电视 广播系统,其为操作频率50MHz 86謹Hz的宽频系统,需要具有包含最小放 大增益、回波损耗及噪声指数的接收端来有效率地将传播信号转换为可播放 的影像。放大增益的放大幅度由放大器决定。回波损耗的大小与放大器的输 入阻抗相关,且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与前级电路的阻抗相匹配(如源阻抗)。 噪声指数与放大器内部的噪声有关。增加的高增益表示放大器提供更高的信号放大,增加的回波损耗表示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与源阻抗的匹配性增加。结 果显示,噪声指数减少或较低的噪声指数表示放大器具有更少的噪声。放大器的动态增益范围是另一个影响接收器工作效率的因素。传送端与 接收端之间的大气条件及距离的变化也会影响信号的强度。接收器必须能在 极大的动态增益范围上处理信号强度变动的射频信号。在接收器中,有用的 射频信号的范围是在-90dBm到-25dBm。通过调整接收增益可容纳如此广大的 射频信号的范围,举例而言,当接收到的信号较强,则设定较低的增益,当 接收到的信号较弱,则设定较高的增益。若接收到的信号很强,则放大器中的噪声就变得不那么重要,意即可容忍高噪声指数,然而,当接收到的信号 微弱,则由放大器所产生的噪声将会造成影响,于此,高噪声指数便无法被 接受。除了增益以及噪声指数之外,接收器的输入阻抗与信号的源阻抗两者 的匹配性亦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高数值的回波阻抗通常意味着接收器的阻抗 与信号的源阻抗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如此,在处理过程中可得到更多有用的 信号。因此,如何提供一宽频带频率放大器具有大范围的可调增益,其提供 具有良好阻抗的源电路以及低数值的噪声指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承上,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出一种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若微 弱的射频信号欲具有良好的接收度,则通常需要一个高增益的放大器。然而 许多射频的应用中,当放大器的增益很高时,放大器的噪声指数是非常重要 的。更甚者,强度高的信号毋需高增益的放大器便可拥有良好的接收度,事 实上,高增益的放大器甚至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在无噪声指数的妥协或放大 信号的失真下,为使信号接收的最佳化,便是依据所接收的信号强度来调整 放大器的增益以符合对信号的需求。对此或其它应用来说,具有可编程的增益并可消除放大器本身产生的噪声的放大器,是被作为低噪声放大器(LNA)。 在一实施例中,低噪声放大器包含反馈阻抗以及第一放大器。第一放大 器耦接于输入节点并产生经过反馈阻抗的第一中间信号。低噪声号放大器包 含第一衰减器,第一衰减器用以接收第一中间信号并产生第二中间信号。低 噪声放大器亦包含第二衰减器,第二衰减器耦接于输入节点并用以产生第三 中间信号。低噪声放大器还包含第二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用以接收第三中间 信号并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低噪声放大器包含总和电路,总和电路依据第二 中间信号及第四中间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放大器及第 二放大器中的至少一为反向放大器。在另一实施例中, 一方法包含依据第一增益参数放大输入信号以产生第 一中间信号。此方法还包含在第一中间信号与输入信号间形成反馈路径,再 通过第一衰减参数衰减第一中间信号以产生第二中间信号,接着,利用第二 衰减参数衰减输入信号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继之,通过第二增益参数放大第三中间信号以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以及在输出节点中加总第二中间信号及 第四中间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大电路,其包含第一放大器,具有第一增益参数且 耦接输入节点,用以产生第一中间信号;反馈电阻,用以提供反馈路径,使 得该第一中间信号反馈至该输入节点;第一衰减器,具有第一衰减参数,用 以接收该第一中间信号并产生第二中间信号;第二衰减器,具有第二衰减参 数且耦接该输入节点,用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第二放大器,具有第二增益 参数,用以接收该第三中间信号并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以及加总电路,依据 该第二中间信号及该第四中间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以放大信号的方法,其包含依据第一增益参数 放大输入信号以产生第 一 中间信号;在该输入信号及该第 一 中间信号间形成 反馈路径;依据第一衰减参数衰减该第一中间信号以产生第二中间信号;依 据第二衰减参数衰减该输入信号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依据第二增益参数放 大该第三中间信号以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以及结合该第二中间信号及该第四 中间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兹为使贵审查员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


图1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闺2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再一实施例示意 图;以及图4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步骤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0,200,300低噪声放大器102,202输入节点110源电路120,220,320第一反向放大器130, 230第二反向放大器140,240,340总和电3各210前级电路212阻抗222并联反馈电阻224 节点 232 输出节点250, 360 第一可编程衰减器260, 350 第二可编程衰减器326 晶体管 328 漏极阻抗335 丽OS晶体管 345 迭接晶体管346 共漏极晶体管 351, 353 开关361, 363 开关 354 - 357 电容364 - 367 电容 402 - 412 步骤流程具体实施方式
在许多实施例中,放大器结构包含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如P型晶体管(PMOS)或N型晶体管(画OS)、双极结型晶体管(BJT)、 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HBTs)、以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s)。在许多射频的应用中,噪声指数在利用高增益来处理信号的放大器中是 非常重要的,可消除噪声的并联反馈放大器可设计为具有低噪声指数,且其 输入阻抗与具有窄域增益的源电路相匹配。然而,在源电路与该并联反馈放 大器两者的阻抗匹配性不佳的情况下,达到具有可变广域增益的效果是非常 困难的。因此,阻抗的匹配性对调整增益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具有可 调整的增益范围的可消除噪声的并联反馈放大器十分稀少。有鉴于上述问题 以及应用,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广域的增益范围以及低噪声指数 的放大器是十分迫切的。请参阅图1,其绘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实 施例示意图。图中,采用并联反馈放大器拓朴架构的低噪声放大器100与源 电路IIG相连接。低噪声放大器100包含第一反向放大器120、第二反向放 大器130以及总和电路140。源电路110包含源阻抗RS以及电压源VS,电压 源VS于输入节点102产生输入电压VIN。并联反馈阻抗Ra分别与第一放大 器120的输入节点102及输出节点相连接。第一反向放大器120及第二反向 放大器130接收输入电压VIN。第一反向放大器120及第二反向放大器130 的增益分别为-A!及-A"第一反向放大器120及第二反向放大器130的输出各 提供180度相移的信号予总和电路140,且此些相移信号与VIN呈正比。第 一反向放大器UO以及第二反向放大器130于频带中具有与RS相关联的高阻抗。因此,实际上所有自源电路110流向低噪声放大器100的电流均流过Ra。 因此,大体上若无电流流过放大器,则低噪声放大器100的输入阻抗可大约 等于下列方程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1)如此,可通过选取适当的Ra及A,以调整低噪声放大器100的输入阻抗, 使其与RS相匹配。在第一反向放大器120输出端的噪声直接传输进入总和电路140。同时, 相同的噪声是经由反馈电阻Ra反馈至输入节点102并由第二反向放大器130 放大,再传送至总和电路140。因此,第一反向放大器120产生的噪声可在 总和电路140的输出端消除,其方程式如下l-RS/(RS+Ra) xA2 = 0,或等同于<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 (2)其中,RS/(RS+Ra)为计算第一反向放大器120的输出端至输入节点102 的噪声连结(co叩Ung), -A2为通过第二反向放大器130的放大参数。于此, 如果噪声不直接经由反馈电阻Ra传输至总和电路140反而直接经由第二反向 放大器130传输至总和电路140,则噪声可在总和电路140的输出端被予以 消除。是故,可达到低噪声指数的效果。然而,当低噪声放大器100以及源 电路110的阻抗不匹配时,因RS通常具有固定值,故欲达到可变宽域增益的 效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调整低噪声放大器100的信号增益通常是指调整 Ra,此步骤亦需要调整-Ai以维持阻抗的匹配性。通过更进一步调整与RS有 关的-A2来消除第一反向放大器120的噪声。 一般而言,欲调整增益则必须保 持低噪声放大器100以及源电路110两者间良好的阻抗匹配性,具可调整增 益的噪声滤除并联反馈放大器非常少,如,低噪声放大器。故需要可编程增 益噪声滤除放大器,其在广域增益范围内与源电路110之间具有良好的阻抗 匹配性,并且在频带中具有低噪声指数。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另一 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是表示在本发明在不同实施例中的放大器。在此例中, 可编程的增益低噪声放大器200用以消除内部产生的噪声。低噪声放大器200 包含第一反向放大器220及可编程衰减器250,低噪声放大器200于输入节 点202耦接前级电路210。第二反向放大器230于输出节点232耦接可编程 衰减器250的输出端。第一反向放大器220及第二反向放大器230各具有负增益参数,如-Al及-A2。并联反馈电阻Ra 222耦接于输入节点202及第 一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的节点224间以提供负反馈路径。第一反向放大器220 更经节点224连接另 一可编程衰减器260以提供第一中间信号VI作进一步的 处理。第一反向放大器220及第一可编程衰减器250的输入阻抗可高于Rs212 的阻抗值,以使所有前级电路210的电流均经由Ra222流至低噪声放大器200。第一中间信号VI耦接可编程衰减器260以产生第二中间信号V2。第二 中间信号V2通过可编程衰减参数cd衰减第一中间信号VI的强度所产生,其 可换算为V2-a,xVl。可编程衰减器250亦接收输入节点202上的信号。输入节点202内的信 号通过可编程衰减参数a2来进行衰减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V3,可编程衰减 器250输出此第三中间信号V3,其与输入节点202上的信号的关系为V3=a 2VIN。第三中间信号V3耦接于第二反向放大器230的输入端。第二反向放大 器230的输出信号为第四中间信号,其中,第三中间信号与第二负增益参数 -A2相乘而产生第四中间信号,其可换算为V4--A2V3。第二可编程衰减器260及第二反向放大器230的输出端是各自提供中间 信号V2及V4,予总和电路240。总和电路240的输出为V2及V4两中间信号 之和。第一反向放大器220的输出端的噪声是经由第二可编程衰减器260而 直接与总和电路240相耦接,且成为中间电压V2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第一 反向放大器220的输出端上的噪声是通过Ra 222反馈,再经由可编程衰减器 250进行衰减,最后再经由放大器予以放大,而成为第四中间信号V4的一部 分。第一反向放大器220通过第二可编程衰减器260与总和电路240耦接而 产生的噪声,可通过通过阻抗Ra、第一可编程衰减器250及第二反向放大器 230耦接至总和电路240的方式来予以消除,其中,可通过下述公式加以调 整a^及a2:Od =Rs/ (Rs+Ra) x a2 x A2 (3) 在此,第(3)式的左手边计算第一反向放大器220的输出端经由第二可编 程衰减器260直接与总和电路240耦接的参数,第(3)式的右手边计算放大器 不直接与总和电路240耦接而是经由阻抗Ra、第一可编程衰减器250及第二 反向放大器230与总和电路240并联的参数。在此同时,LNA 200的输入阻 抗可通过调整Ra及AjRs-Ra/(l+AJ)的数值而使其与Rs 212相匹配。通过 调整cc,、 ct2及/或A2,可在没有调整Ra或A,的数值的情况下使得公式(3)达到消除噪声的效果。如此一来,于绝大部分的增益数值下,LNA 200的输入 阻抗系与Rs 212相匹配。在图2的实施例中,其是表示每一放大器220及230的负增益,利用相 同的放大器而达到正增益的效果亦涵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此实施例的描 述,提供予总和电路240的信号是可选择性地反向以达到噪声消除的效果。 此外,总和电路240本身可消除或反向任一 V2或V4信号。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再一 实施例示意图。图3中,其依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所表示的放大器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300为另一种电路实施例。LNA 300包含第一反向放大器320、 第一可编程衰减器360、第二可编程衰减器350及总和电路340。总和电路 340与第二衰减器350的输出端及第一衰减器360的输出端耦接。第一反向 放大器320可为具有增益-A:的反向放大器,如图2中的第一反向放大器220。 可编程衰减器350及360为具有如图2所示的衰减参数a!及a2的衰减器。 总和电路340包含如图2中所示的第二反向放大器230,例如以丽OS晶体管 335来实现提供增益-A2。第一反向放大器320设置于共源极电路拓朴中,晶体管326与漏极阻抗 328及反馈阻抗Ra 322相连接。第一可编程衰减器360的输入端与第一反向 放大器320的输出端耦接以接收中间信号VI。第一可编程衰减器360包含四 个电容364-367,用以提供第一衰减参数al,并分别依据开关361及363中 的信号SEL1及SEL2来进行编程的处理。信号SEL1及信号SEL2处于相反的 相位,是故当SEL1的状态表示开关361为关闭时,SEL2的状态表示开关363 为开启,反之亦然。所产生的第二中间信号V2与第一中间信号VI具有第一 衰减参数ocl的关系,第二中间信号V2提供予总和电路340做进一步处理。第二可编程衰减器350包含有四个电容354-357,以提供第二衰减参数 a2,编程的步骤是并分别依据开关351及353中的信号SEL1及SEL2来进行 编程的处理。第二可编程衰减器350的操作与上述的第一信号衰减器360非 常相似。第二可编程衰减器350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反向放大器320,而且, 提供VIN予第一反向放大器320及第二可编程衰减器350的输入端。此VIN 经由第二衰减参数CC2衰减后产生第三中间信号V3,而此V3提供予总和电路 340以做进一步处理。总和电路340亦耦接第一可编程衰减器360,总和电路340用以接收第一可编程衰减器360的中间电压V2。总和电路340包含共漏极晶体管346, 其设置于共漏极电路拓朴中,迭接晶体管345以及丽OS晶体管335则设置于 共源极电路拓朴中。电压VB2提供栅极偏压予迭接晶体管345, VB3经由偏压 阻抗341提供栅极偏压予共漏极晶体管346,以及VB1经由偏压阻抗331提 供栅极偏压予画OS晶体管335。共漏极晶体管346用以提供具非反向放大效 果的中间电压V2,此V2具有略为小于1的增益。NMOS晶体管335的输出信 号利用迭接晶体管345与共漏极晶体管346的输出信号相加。由第一反向放大器320所产生的噪声于第一中间信号V1中被传输至第一 可编程衰减器360。此噪声的一部分亦经由Ra 322被传回第二可编程衰减器 350。因此,由SEL1及SEL2所决定的第三中间信号V3包含有由放大器320 所产生的部分噪声,而此部分噪声又因第二衰减参数a2而进一步衰减。V3 所包含的噪声通过丽OS晶体管335被传输至晶体管345。第一中间信号VI内的噪声更被传输至第二中间信号V2中,此噪声因由 SEL1及SEL2所决定的第一衰减参数al而被予以衰减。此信号由共漏极晶体 管346所提供,其亦包含中间信号V2的噪声。中间信号V2的噪声与丽OS晶 体管335输出的中间信号的噪声处于相反的相位。因此,如果Ra、 Rs、 A2、 od及oc2的数值满足方程式(3),则与总和电路340相对应的信号(V0UT)可免 除由放大器320所产生的噪声所造成的影响。LNA 300的输入阻抗大约相等于Ra/(1+Aj。因此,LNA 300的输入阻抗 可通过选取适当的Ra及Al以匹配Rs。因为LNA 300通过A2及可编程衰减 器350及360内部的电容值以消除噪声,LNA 300的输入阻抗与Rs匹配以得 到消除放大器噪声及减少NF的最佳化效果。上迷LNA的设计十分具有弹性。放大器拓朴并不局限于单端拓朴 (single-ended topologies)。举例而言,完全不同或拟似不同的拓朴可#1用 来形成LNA 200及LNA 300。电流偏置(current biasing)亦可代替电压偏置 (voltage biasing)。再者,其它放大器拓朴可用于反向放大器320。更甚者, 其它放大器拓朴亦可在总和电路340中用以反向放大。抑或,用于可编程衰 减电路,如可编程电阻群。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的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步骤 流程图。图4中,其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一方法。本方法从步骤402 开始,其利用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负增益参数以放大输入信号。此放大后的信号为第 一 中间信号并传输予第 一可编程衰减器。接着是步骤404,其提供反馈路径于第一中间信号及输入信号之间。此反馈路径在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之间耦接电阻而成。该电阻可被调 整以匹配前级电路的阻抗,该第一负增益参数亦可被调整以提供符合需要的 增益来匹配前级电路的阻抗。在步骤406中,第一中间信号可通过第一可编程衰减器的第一衰减参数 来予以衰减。第一衰减参数可通过与开关结合的逻辑信号状态来进行调整, 此开关以电容式梯状电路(capacitive ladder)来体现,其如图3所示。再者, 电阻梯状电路可用于实现可编程衰减器,其如同所有已知技术。因此,可由 逻辑信号决定的第一可编程衰减器于其输出端产生第二中间信号系。第一中 间信号被传输至总和电路以作进一步的处理。于步骤408中,第二衰减器利用第二衰减参数衰减输入信号。第二衰减 参数是由与开关合并的逻辑信号所产生,此开关位于电容式梯状电路中,如 图3所示。另一方面,如同此领域所熟知的基本技术,电阻梯状电路亦可用 以实现可编程衰减器。是故,第二可编程衰减器根据逻辑信号于输出节点产 生第三中间信号。第三中间信号被传输予第二放大器以作进一步的处理。-步骤410表示第三中间信号通过具有第二负增益参数的第二放大器来予 以放大。此第二放大器产生第四中间信号,其中该第四中间信号为第三中间 信号及负增益参数的乘积。第二放大器传输第四中间信号至总和电路以作进 一步处理。步骤412中,使用总和电路以加总第二中间信号及第四中间信号。加总 后的信号自总和电路输出,且其为经放大的输入信号,此外,其受第一反向 放大器的噪声的影响大为降低。上述的方法更允许对输入信号持续监控并实时调整的信号增益以及输入 阻抗,以保持接收端最好的工作效能。在上述中,接收端并不具有唯一性或独断性,而是要表示接收端可能的 最佳配置,故并不以此为限。任何依据本领域通常知识而达成本发明功效的 可能配置均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一些应用中,接收端必须操作于宽频带或大范围的频率内。在宽频带 中具有低噪声指数的放大器可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此更适用于自由空间的 传输系统,因为气候状态是随时改变的,并且移动电话使用者的传输距离时常改变。提出可于大范围频率中操作的低噪声指数的放大器以解决上述的问 题以及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 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放大电路,其包含第一放大器,具有第一增益参数且耦接输入节点,用以产生第一中间信号;反馈电阻,用以提供反馈路径,使得该第一中间信号反馈至该输入节点;第一衰减器,具有第一衰减参数,用以接收该第一中间信号并产生第二中间信号;第二衰减器,具有第二衰减参数且耦接该输入节点,用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第二放大器,具有第二增益参数,用以接收该第三中间信号并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以及加总电路,依据该第二中间信号及该第四中间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使用电容及电阻的至少其一来调整该第一衰减参数与该第二衰减参数的至少其一。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路,其中该第一衰减器及该第二衰减器的至 少其一依据逻辑信号来控制至少一开关,以调整该第一衰减参数与该第二衰减参数的至少其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该第一衰减器包含输入阻抗,其实 质上高于源电J各的源阻抗,该源电^各通过该输入节点耦接该电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中该第一增益参数及该反馈电阻用以 与该源电路进行阻抗匹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中该反馈电阻及该第一增益参数实质 上符合下列关系式Rs =Ra/(l+Al)其中Rs代表该源阻抗的值,Ra代表该反馈电阻的值,而A1代表该第一 增益参数的值。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中该增益参数、该第一衰减参数及该 第二衰减参数实质上符合下列关系式al= Rs〃Rs+Ra) A2 a 2 其中,al代表该第一衰减器的值,a2代表该第二衰减器的值,A2代表该第二增益参数的值,Rs代表该源阻抗的值,以及Ra代表该反馈电阻的值。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中该反馈电阻、该第二放大器、该第 一衰减器、该第二衰减器及该加总电路用以降低该第一放大器对该输出信号 的噪声影响。
9. 一种用以放大信号的方法,其包含依据第 一增益参数放大输入信号以产生第 一 中间信号;在该输入信号及该第 一 中间信号间形成反馈路径;依据第 一 衰减参数衰减该第 一 中间信号以产生第二中间信号;依据第二衰减参数衰减该输入信号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依据第二增益参数放大该第三中间信号以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以及结合该第二中间信号及该第四中间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含使用电容及电阻的至少一个来调整该第一衰减参数与该第二衰减参数的 至少一个。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含依据逻辑信号来控制至少一开关,以调整该第 一衰减参数与该第二衰减 参数的至少一个。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反馈路径的该步骤还包含 在该第 一 中间信号与该输入信号间形成阻抗耦接路径。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设置输入阻抗以匹配源电路的源阻抗。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该输入阻抗的步骤还包含 调整该反馈路径的反馈阻抗及该第 一增益参数中的至少其一 。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置该输入阻抗,使得该源电阻的数值实质上与该反馈路径的反馈电阻 的数值除以该第 一 增益参数的数值与 一数值的和相等,其中该数值实质上为
16.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该第一中间信号进行衰减的步 骤包含传输该第 一 中间信号予电阻网络,该电阻网络包含多个电阻。
17.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该输入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包含传输该输入信号予电阻网络,该网络包含多个电阻。
18.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放大该输入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减少该输出信号的噪声部分的影响。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中间信号的噪声部分的绝 对值实质上等于该第四中间信号的噪声部分的绝对值,且两者处于反相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具噪声消除功能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在许多不同的实施例中,低噪声放大器包含第一反向放大器,其用以产生第一中间信号。第一衰减器用以接收第一中间信号并产生第二中间信号。在许多实施例中,低噪声放大器包含第二衰减器,其用以产生第三中间信号。第二反向放大器依据第三中间信号以产生第四中间信号。一种总和电路依据第二及第四中间信号产生输出信号。
文档编号H03G3/12GK101272131SQ20081008296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
发明者林嘉亮 申请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