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差分I/Q信号不重叠的低1/f噪声本机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626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差分I/Q信号不重叠的低1/f噪声本机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本机振荡器信号。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传统的直接转换或零差射频(RF)接收器100,该接收器还可以是外差 且优选地可以是低IF外差接收器。天线10将射频电磁(EM)波转换成RF信号,其中,通过RF带通滤波器(BPF) 12对 该RF信号进行滤波。然后,低噪声放大器(LNA) 14放大滤波后的信号,以增大RF信号的强 度并减小RF接收器100的噪声系数。接着将经LNA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由虚线表示的变频 器,以使用混频器16A、16B下变频至基带信号、以及由所谓的本机振荡器(LO) 18和90度相 移器(未示出)生成的正交信号(即,同相⑴信号和正交(Q)信号)。每个混频器16A、 16B都将在其RF输入端处的经LNA放大后的信号乘以由LO 18输入的、在其LO输入端处提 供的周期性信号,所得到的信号被调谐至期望RF信号的载频。在由相应增益控制IF放大器 22A、22B放大前,在每个混频器16A、16B的IF输出端处所获得的每个下变频信号(也称为 中频信号)分别由低通IF滤波器20A、20B滤波。通常,将IF滤波器20A、20B及其相应的 IF放大器22A、22B组合成由虚线表示的单个构件。然后,通过相应的模数转换器(ADC) 24A、 24B将每个进行了 IF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基带(BB)处理器 26对该数字信号解调。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混频器。然而,当混频器16A、16B是不平衡的或是单平衡的 而不是双平衡的时,用于生成I/Q LO信号的CMOS分频器在各混频器输出端处产生大量1/ f噪声,并且这在零IF或近零IF接收器的情况下尤其有害。该问题源于以下事实L0信号 发生器包括MOS晶体管,已知该MOS晶体管的部件产生Ι/f噪声。这导致由CMOS分频器生 成并接着由LO缓冲器放大的I/Q LO信号的占空比和脉冲位置较慢地随机波动。实际上, 小部分的差分I/Q LO信号由于通过混频器晶体管附近的寄生电容产生的串扰而在混频器 16A、16B的RF输入端处终止。理想地,这些信号的基波含量完全地抵消。然而,在占空比和 脉冲位置的波动和/或静态差(static difference)的情况下,剩余的一小部分将保留在 混频器16A、16B的RF输入端处,并且将下混频至IF(自混频)。占空因数和脉冲位置的静 态互偏差会导致在混频器16A、16B的IF输出端处产生DC分量。然而,所述偏差不是静态 的,而是由于Ι/f噪声而随时间变化,以致于IF信号被Ι/f噪声污染。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不重叠的差分I/Q信号的低Ι/f噪声 本机振荡器。该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备、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机振荡器、如 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 程序、和如权利要求11和12所述的集成电路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不受Ι/f噪声影响的不重叠信号的电路设备, 该电路设备包括先断后合电路,用于生成不重叠信号,不重叠信号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后续相位 (subsequent phase)禾口占空t匕;多个检测器,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占空比;多个差分放大器,用于分别确定对应于两个后续相位的所述占空比的差,以及在 输出中提供该比较的结果;多个缓冲器,用于基于与两个后续相位中的第一相位相对应的结果,使所述差等于零。由此,由检测器和用于将其输出反馈至相应缓冲器的差分放大器的结合组成的反 馈环路允许信号具有恒定且彼此相等的占空比。此外,可以通过先断后合电路引入界限分 明且彼此相等的不重叠延迟,从而先断后合电路和反馈环的共同作用允许不重叠的信号不 仅具有恒定且彼此相等的占空比、而且还具有固定且界限分明的相对位置。此外,每个缓冲器均可以具有逻辑阈值,其中,基于由相应差分放大器输出并且对 应于两个后续相位中的第一相位的结果来调节该阈值。由此,缓冲器的切换时刻可以改变, 从而还可以调节相应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此外,由相应的差分放大器输出的结果可以为电流的形式。由此,可以建立驱动相 应缓冲器的级或门(gate)的输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另外,先断后合电路可以包括多个与非(NAND)门,每个与非门对应于后续相位的 相位。由此,界限分明且彼此相等的不重叠延迟可以是每个与非门的门延迟。此外,每个检测器均可以是低通滤波器。由此,所测量出的或检测到的占空比可以 是低频信号。本发明还延伸到用于生成驱动信号的本机振荡器,该本机振荡器包括前述的电路 设备。本发明还延伸到至少包括多个混频器的无线电接收器,这些混频器由前述本机振 荡器所生成的驱动信号来驱动。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不受Ι/f噪声影响的不重叠信号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不重叠信号,不重叠信号中的每个信号均具有后续相位和占空比;分别测量所述占空比;分别确定对应于两个后续相位的所述占空比的差;在输出中提供该比较的结果;基于对应于两个后续相位中的第一相位的结果,使所述差等于零。另外,使所述差等于零的步骤包括基于由相应的差分放大器输出并且对应于两 个后续相位中的第一相位的结果,来调节逻辑阈值。当在计算机上运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通过包括程序代码装置的该计算机程序来 执行前述方法的各步骤。本发明还延伸到包括前述的电路设备(300)或前述的本机振荡器 (18)的集成电路。


根据下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和优点显而易见,并且参考 这些实施例来说明这些和其他方面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示出传统RF接收器的框图;图2示出图1的RF接收器的示例性前端的框图,其中,两个混频器都是单平衡无 源CMOS混频器;图3示出根据关系式A= (2/π) *sin (Ji^dc)的IVpp振幅二进制信号的基波(或 一次谐波)振幅A与其占空比dc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示图;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不重叠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 L0_270的电路设备的框图;图5示出针对具有非零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缓冲器示出其逻辑阈值(LT)电平 的偏移影响或在该缓冲器的切换时刻其输入电压Vin的等效偏移的时序图;以及图6示出在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重叠的情况下图4的电路设备 的输入信号 in_0、in_90、in_180、in_270 和差分 I/Q 信号 L0_0、L0_90、L0_180、L0_270 的波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是出了图1的RF接收器100的示例性前端200,其中,两个混频器16A、16B均 是单平衡无源CMOS混频器。两个混频器16A、16B 一起构成半复(half-complex)混频器,其将复平衡LO信号 与实非平衡RF信号混合在一起。第一混频器16A是同相混频器,其包括耦接至跨阻抗放大 器TISl的开关单元SWC1,并且提供IF信号的同相分量IFI。第二混频器16B是正交混频 器,其包括耦接至跨阻抗放大器TIS2的开关单元SWC2,并且提供IF信号的正交分量IFQ。 每个跨阻抗放大器TIS 1、TIS2具有非反相输入端“ + ”和反相输入端“-”。开关单元SWCl 和SWC2分别包括晶体管(Mil, M12)和(M21,M22)中的至少一对,其可以例如是闸控开关 器件,诸如场效应晶体管(FET)。晶体管对(M11,M12)由各自具有0°和180°相位的同相 (I)信号对(即,非反相的同相信号L0_0和反相的同相信号L0_180)直接驱动。晶体管对 (M21,M22)由各自具有90°和270°相位的正交(Q)信号对(即,非反相的正交信号L0_90 和反相的正交信号L0_270)直接驱动。对这些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 的占空比进行选择,以使它们不重叠。也就是说,由于两个以上的晶体管同时导通会导致跨 阻抗放大器TIS1、TIS2的严重噪声增强,因此,将按照在任何时间都仅有一个晶体管(例 如,Mil)导通、其他晶体管(即,M12、M21、M22)截止的这种方式确定晶体管M11-M22的开 关序列。因此,每个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的占空比都不应超过25%。图3披露了根据关系式A= (2/π) *sin (Ji^dc)的IVpp振幅二进制信号的基波 (或一次谐波)振幅A与其占空比dc之间的关系曲线。因此,可以观察出,曲线的斜率在25%占空比附近非常随,以致于由于Ι/f噪声而 导致的占空比变化将导致大的振幅变化。四个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 的这些不相关振幅变化将导致在混频器16A、16B的RF输入端处的四个串音信号不完全抵 消。相反,由于在50%占空比处曲线的切线是近似水平的,因此,在占空比为50%的情况下,这些占空比几乎无变化。然而,在脉冲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在占空比为约50%时仍然会 出现不完全抵消。然而,与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相比,具有25%占空比的信号具有可以用在不具 有LNA的I/Q接收器中的优点。在存在LNA时,它们还具有该LNA仅需要具有一个电流输 出的优点,而在具有50%占空比的情况下需要两个电流输出,以避免任何跨阻抗放大器噪
声增强。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不重叠的差分I/Q信号L0_0、L0_90、 L0_180、L0_270 的电路设备 300。该电路设备300包括输入缓冲器30A-30D、先断后合(BBM)电路、输出缓冲器 34A-34D、占空比检测器36A-36D和差分放大器38A-38D。每个输入缓冲器30A-30D被输入 了相应的差分I/Q信号L0I+、L0Q+、L0I-、L0Q-(每一个均具有相应的相位0°、90°、180° 和270°,以及在不重叠的情况下具有小于25%的占空比,而在稍微重叠的情况(优选的情 况)下具有稍大于25%的占空比),并且可以例如包括诸如CMOS反相器的串联(tapered) 缓冲器或反相器链。每个输出缓冲器34A-34D都可以包括串联反相器链,并且允许通过在 混频器16A、16B的对应LO输入端处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即,相应的差分I/Q信号L0_0、 L0_90、L0_180、L0_270),来直接驱动诸如图2所示的相应晶体管M11-M22。BBM电路具有四 个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分别被提供有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并且耦接至相 应输入缓冲器30A-30D的输出端)和四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均分别提供输出信号outj)、 out_90、out_180、out_270,并且耦接至相应输出缓冲器34A-34D的输入端)。该BBM电路 包括与差分LO I/Q信号LOI+, LOQ+、L0I-、LOQ- 一样多的与非门,即四个与非门32A-32D。 此外,由于存在关于差分L0I/Q信号L0I+、L0Q+、L0I-、L0Q-的先前信息,因此,按照完全成 熟的通用BBM电路情况中的要求,可以使用2输入与非门,而不是4输入与非门。相比较而 言,2输入与非门32A-32D的使用具有使BBM电路更简化且更快速的优点。例如,使用相应 的占空比检测器36A-36D (诸如,一阶低通滤波器)来确定每个差分I/Q信号L0_0、L0_90、 L0_180、L0_270的占空比,其中,占空比检测器将所检测到的占空比转换成低频信号,然后 将低频信号提供给相应的差分放大器38A、38B、38C、38D。为了这样做,按照在检测到对应 于两个后续LO相位(即,270°和0°、0°和90°、90°和180°、或180°和270° )的占 空比的差Δ时通过相应差分放大器38A-38D确定该差Δ的这种方式,每个占空比检测器 36A-36D的输入端连接至相应输出缓冲器34A-34D的输出端(即,连接至混频器16Α、16Β 的相应LO输入端),以及其输出端共同连接至一对随后的差分放大器38A-38B、38B-38C、 38C-38D、38D-38A的输入端。每个差分放大器38A-38D均被配置为具有电流输出LT_0、 LT_90、LT_180、LT_270,其接着被反馈至对应于第一 LO相位的输入缓冲器30A-30D的输入 端,以调节差分放大器的逻辑阈值(LT)电平并使差Δ等于零。实际上,差分放大器38A-38D 的输出电流建立了驱动相应输入缓冲器30A-30D的级或门的输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如图5 所示,其中,缓冲器的输入电压Vin具有非零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该建立的电压导致其输 入电压Vin向下偏移了一定量(从①到②),而没有使其LT电平移位。从另一观点,这还可 以解释为其LT电平从①到②向上移位了前述的相同量,而没有使其输入电压偏移。在两种 情况下,单独使输入电压Vin偏移或者单独使LT电平移位都导致切换时刻t’和t”从①变 为②,从而可以调节差分LO 1/0信号11)1+、11)0+、11)1-、11)0-的占空比。因此,BBM电路的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可以具有相对于差分LO I/Q信号L0I+、L0Q+、L0I_、 LOQ-进行了调节后的占空比值。应注意,还可通过串联电阻器实现差分放大器38A-38D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入缓 冲器30A-30D之间的连接,以减少电容性负载。此外,在输入缓冲器30A-30D由串联的缓冲 器或反相器链形成的情况下,电流输出优选地连接至该链的最左边输入端,以通过这样增 大总的环路增益来最大化相应差分放大器38A-38D的效果,其又适合于进行大Ι/f噪声抑 制和静态定时误差校正。图6示出在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重叠的情况下图4的电路设备 的输入信号 in_0、in_90、in_180、in_270 和差分 I/Q 信号 L0_0、L0_90、L0_180、L0_270 的波形。为了清楚的原因,假设输入缓冲器30A-30D和输出缓冲器34A-34D无延迟,这是 因为其门延迟对于BBM电路的操作而言不重要,从而直接驱动图2的相应晶体管M11-M22 的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呈现与BBM电路的输出信号out_0、out_90、 out_180、out_270相同但反相的波形。符号td代表每个与非门32A-32D的门延迟,以及w 代表每个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的脉冲宽度,即占空比与周期的乘积。从图6可以看出,门延迟td还确定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对应 于给定LO相位的后沿与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对应于下一 LO相位的 前沿之间的精确间隙。实际上在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重叠了等于或大于 门延迟td的量的情况下,门延迟td确定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不重叠 的时间间隔。当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不重叠或重叠小于门延迟td的量时, BBM电路除添加了由自身强加的一些延迟外,没有修改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 L0_270。此外,可以观察出,只要输入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重叠,则仅其后沿 的位置影响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而与其前沿的位置无关。例如,如 果输入信号in_90的后沿由于对输入缓冲器30B的LT电平施加作用而右移,则差分I/Q 信号L0_90的后沿也右移,从而增大其占空比。而该后沿的偏移位置将移向差分I/Q信号 L0_180的前沿的右边,从而减小其占空比。在该实例中,这就是确定与这对LO相位90。和 180。相对应的占空比差Δ的差分放大器38C通过其输出端调整对应于LO相位90。(即, 对应于在从这对LO相位90。和180。产生的两个相位之中的第一 LO相位)的输入缓冲器 30Β的原因。该特定实例更普遍地应用于其他后续LO相位(270。,0。)、(0。,90。)、(180。, 270° )。实际上,改变图4的电路设备300中的输入缓冲器30A-30D的LT电平使得保证 了每个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的脉冲宽度w恒定且彼此相等,因此,其 占空比恒定且彼此相等。此外,结合通过其与非门32A-32D提供界限分明且彼此相等的不 重叠延迟td的BBM电路,例如,当信号in_0、in_90、in_180、in_270重叠并且施加于BBM电 路的输入端处时,电路设备300保证了差分I/Q信号L00、L0 90、L0_180、L0 270的相对正 交位置也界限分明且固定。实际上,从图6可以看出,在随后的两个差分I/Q信号的对应沿 之间(S卩,在 L0_0 与 L0_90、L0_90 和 L0_180、L0_180 与 L0_270、L0_270 与 L0_0 之间的距 离等于(w+td),以使如果T代表LO周期,则T = 4* (w+td),并且可以将脉冲宽度w定义为与 (T/4-td)彼此相等.
因此,占空比检测器36A-36D与差分放大器38A-38D (其被配置为具有被反馈至相 应输入缓冲器30A-30D的输入端的电流输出LT_0、LT_90、LT_180、LT_270)的结合构成每 个LO相位0°、90°、180°、270°的反馈环路,并且BBM电路与反馈环路的共同作用产生 了四个占空比恒定且彼此相等以及相对位置固定且界限明确的不重叠的输出信号out_0、 out_90、out_180、out_270。如上所述,四个不重叠的差分 I/Q 信号 L0_0、L0_90、L0_180、 L0_270还呈现了与输出信号out_0、out_90、out_180、out_270相同但反相的波形,即,它们 也具有恒定且彼此相等的占空比以及固定且界限分明的相对位置。因此,电路设备300在 作为本机振荡器应用时可以提供具有Ι/f噪声而不具有任何DC分量的、不受污染影响的IF 信号。已就单个RF接收器管的情况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 多个RF接收器管,例如通过位于每个输入缓冲器30A-30D的输入端处的与非门来进行选择。针对这种电路设备300而构想出的应用包括任意无线电接收器,并且具体地包括 多带/多模式/多标准无线电接收器、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接收器、用于广播的无线电 接收器、用于蜂窝式应用(GSM、EDGE、UMTS、4G)和连接性应用(WPAN、BlueTooth、WLAN)的 无线电接收器、共存应用等。综上,已描述了用于生成不重叠且不受1/F噪声影响的信号的电路设备300。先 断后合(BBM)电路确保了用于驱动RF接收器200中的混频器16A、16B的晶体管M11、M12、 M21、M22的差分I/Q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是不重叠的,这是因为在任何时间 这些晶体管之中只有一个导通。测量每个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并且通过相应的差分放大器 38A-38D来确定对应于两个后续LO相位的占空比的差Δ。每个差分放大器都被配置为具 有电流输出LT_0、LT_90、LT_180、LT_270,其接着被反馈至对应于第一 LO相位的输入缓冲 器30A-30D的输入端,以调节其逻辑阈值(LT)电平并使差Δ等于零。由此,BBM电路和反 馈环路的共同作用产生了占空比恒定且彼此相等以及相对位置固定且界限分明的四个不 重叠的差分 I/Q 信号 L0_0、L0_90、L0_180、L0_270。尽管已在附图和以上描述中详细说明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样的说明和描述被 认为是说明性或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根据对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要求保护的 发明时,可以理解并实现对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在权利要求书中,词“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以及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 多个。单个或其他单元可实现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几个术语的功能。在彼此不同的从属权利 要求中叙述了一些测量的仅有事实不表明不能使用这些测量的结合来获得优点。可将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适当介质(诸如,与其他硬件一起或作为其他硬件 的一部分提供的光学存储介质或固态介质)上,但还可以其他形式进行分布,诸如,经由互 联网或者其他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最后,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设备(300),用于生成不受Ι/f噪声影响的不重叠信号的,所述电路设备 (300)包括先断后合(BBM)电路,用于生成不重叠信号(L0_0,L0_90, L0_180, L0_270),每个所述 不重叠信号均具有后续相位(0°,90°,180°,270° )和占空比(dc);多个检测器(36A-36D),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占空比(dc);多个差分放大器(38A-38D),用于分别确定对应于两个后续相位070° -0°, 0° -90°,90° -180°,180° -270° )的所述占空比(dc)的差(Δ ),并且在输出(LT_0, LT_90, LT_180, LT_270)中提供所述比较的结果;以及多个缓冲器(30A-30D),用于基于与所述两个后续相位中的第一相位相对应的所述结 果,使所述差(Δ)等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备(300),其中,所述多个缓冲器(30A-30D)中的每一 个均具有逻辑阈值(LT),基于对应于所述两个后续相位中的所述第一相位的所述结果来调 节所述逻辑阈值(L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设备(300),其中,所述结果为电流的形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设备(300),其中,所述先断后合(BBM)电路 包括多个与非门(32A-32D),每个与非门(32A,32B,32C,32D)都对应于所述后续相位(0°, 90°,180°,270° )中的一个。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设备(300),其中,所述检测器(36A-36D)是 低通滤波器。
6.一种本机振荡器(18),用于生成驱动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所述本机 振荡器(18)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设备(300)。
7.一种无线电接收器(100,200),所述无线电接收器(100,200)至少包括多个混频器 (16A,16B),所述多个混频器(16A,16B)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机振荡器(18)所生成的驱 动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驱动。
8.一种用于生成不受Ι/f噪声影响的不重叠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不重叠信号(L0_0,L0_90,L0_180,L0_270),每个所述不重叠信号均具有后续相位 (0°,90°,180°,270° )和占空比(dc);分别测量所述占空比(dc);分别确定对应于两个后续相位070° -0°,0° -90°,90° -180°,180° -270° )的 所述占空比(dc)的差(Δ);在输出(LT_0,LT_90, LT_180, LT_270)中提供所述比较的结果;基于对应于所述两个后续相位中的第一相位的所述结果,使所述差(△)等于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差(△)等于零的所述步骤还包括基于 对应于所述两个后续相位中的所述第一相位的所述结果来调节逻辑阈值(LT)。
1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包括当在计算机上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计算机执行权利 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装置。
11.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设备(300)的集成电路。
12.一种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机振荡器(18)的集成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已描述的用于生成不重叠且不受1/F噪声影响的信号的电路设备(300)。先断后合(BBM)电路确保了用于驱动RF接收器(200)中的混频器(16A、16B)的晶体管(M11、M12、M21、M22)的差分I/Q信号(LO_0、LO_90、LO_180、LO_270)是不重叠的,这是因为在任何时间这些晶体管中都只有一个导通。测量每个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并且通过相应的差分放大器(38A-38D)来确定对应于两个后续LO相位的占空比的差Δ。每个差分放大器都被配置为具有电流输出(LT_0、LT_90、LT_180、LT_270),该电流输出接着被反馈至对应于第一LO相位的输入缓冲器(30A-30D)的输入端,以调节其逻辑阈值(LT)电平并使差Δ等于零。因此,BBM电路和反馈环路的共同作用产生了占空比恒定且彼此相等以及相对位置固定且界限分明的四个不重叠的差分I/Q信号(LO_0、LO_90、LO_180、LO_270)。
文档编号H03K17/28GK102099998SQ200980128005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7日
发明者丹尼斯·约伊森, 赫尔本·W·德容 申请人:意法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