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和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962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和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 电路和便携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对于现行的便携电子产品如 MP3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Layer III)播放器(以下简称MP3)、手机、蓝牙耳机等,均具有MCU(Micr0Contrc)I Unit,微控制单 元)以实现控制程序的运行。但由于某些干扰使得嵌入式程序跑飞,造成死机等不规则的 事件产生。死机后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以拆开产品外壳取下电池,使MCU彻底掉 电关机,再装上电池重新开机,该方法在生产测试阶段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随着目前该类产 品的小型化及结构密封化,这种方法对于消费者日常使用来说显然不可行;一种是通过芯 片的复位引脚对MCU复位,重新开机使用。对于目前的大部分便携电子产品的MCU都具有 这样一个复位引脚,对MCU复位引脚给定一段时间的低或高电平信号使MCU成功复位。现行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复位处理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考虑成本、外观实现等因 素不具有这样的复位功能;一种是电路中有看门狗电路,能够在程序跑飞后对MCU复位; 另一种电子产品上具有一个独立的复位按键,当死机时利用该独立复位按键对MCU进行复 位。上述复位处理方式均有一定的不足对于没有复位功能的产品,在设计研发、消费 者使用中出现死机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复位;独立的看门狗电路方式,对于专用的看门狗电 路需要一定的成本开销,增加了电子产品的成本;采用独立的复位按键,势必对产品的外形 造成一定的冗余,而目前的便携电子产品对产品的小型化、便携性、外观的简洁性、时尚性 的要求日趋增加,那么体积的小型化、外形的简洁化使得人机交互的操作必然得到优化,对 外观的要求也应尽可能的降低冗余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和便携式移动终 端,以实现对芯片有效复位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 路和便携式移动终端,技术方案如下—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包括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 开/关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 复位引脚,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所述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 在所述复位电路的电荷。[0011]优选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 五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PN三极管的基极;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通过第 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优选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 五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 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优选的,所述泻放电路包括第二电阻以及与其串联的放电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串联放电 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优选的,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 开/关机按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或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开/关 机按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 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中,所述电路包括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 开/关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 复位引脚,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所述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 在所述复位电路的电荷。优选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 五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PN三极管的基极;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通过第 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优选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 同时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优选的,所述泻放电路包括第二电阻以及与其串联的放电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串联 所述放电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优选的,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 开/关机按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或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开/关 机按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 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增加电子产品的附加按键前提下,通过复用开/关机 按键功能,同时不影响开/关机按键的开关机功能及应用该键的其他操作功能,有效地节 约了产品空间,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达到了对芯片有效复位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的详细结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如图1所示,包 括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 开/关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复位 引脚,用以在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在复位电 路的电荷。 进一步地,该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 五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PN三极管的基极;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通过第 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0055]进一步地,该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 五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 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进一步地,泻放电路包括第二电阻以及与其串联的放电二极管;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放电二极管的正极,该第二电阻串联放电二极管 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进一步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该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该开/关 机按键,该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该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或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该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该开/关机按键,该 开关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该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可以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包 括手机、MP3、蓝牙耳机等。该终端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中,该电路包括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 开/关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 复位引脚,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所述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在所 述复位电路的电荷。其中,关于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的详细结构可以参见图1,在此 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图2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该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 护范围的限制。如图2所示,开/关机按键SWl —端接至电池正极,另一端通过开关二极管Dl接 至MCU的开/关机使能引脚,其中,开关二极管Dl的作用是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 路的干扰,第一电阻Rl对MCU开/关使能引脚起限流保护的作用。从开/关机按键SWl输 出脚引出一个支路,第三电阻R3串联在该支路中。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串联接入电容Cl 正极,电容Cl负极接地。电容Cl的正极经过一个串联第四R4接至NPN三极管Ql的基极, 三极管Ql型号可以为BC847,同时第五电阻R5与第四电阻R4形成一个串联分压电路。NPN 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到MCU的复位引脚上,同时经过第六电阻R6接到MCU的电源上。电 路中各元器件的典型值可以如图2中所示,但并不限于以上数值,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其中,NPN三极管只是为了举例需要,实际上NPN三极管也可以替换为N沟 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此时,NPN三极管发射集、集电极和基极分别对应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 管的源极、漏极和栅极。[0073]第三电阻R3与电容Cl形成一个充电RC网络,根据时间常数计算其典型值为第 三电阻R3阻值为2M欧姆,Cl容值为10uF。也可根据具体按键时间长短需要对第三电阻 R3、电容Cl的数值做适当调整,以改变按键复位的时间。当开/关机按键SWl按下后,电池 电压经过第三电阻R3对电容Cl充电,随着按键时间的增加,电容Cl的电荷电量不断增加, 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当电容Cl两端的电压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经过分压足够大后, NPN三极管Ql进入到饱和区,此时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近似导通,根据其三极 管特性集射极极间电压为0. 2V-0. 65V,集电极近似为低电平。此时复位引脚被拉低,当超过 一定时间后(一般为毫秒级),MCU进入到稳定的复位状态。第四电阻R4起到对NPN三极 管Ql基极限流的作用,同时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组成串联分压电路,为降低电路中 的漏电,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取值为兆级,典型应用值均为IM欧姆。第六电阻R6作为 偏置电阻,可适当调整,典型应用值为220K欧姆。在实际的应用中,开/关机按键会经常按下,比如手机上的开机、挂电话、退出一 个操作,蓝牙耳机上的开机、关机、接电话、挂电话、双击重拨号,或者其他无意的按键动作 等,因此必须在开/关按键松开后将电容Cl中驻留的电荷放掉,以免多次的对电容持续充 电积累而导致误重启。如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三电阻R3上并联反接一个放电二极 管D2,放电二极管D2的型号可以为BAS40L,放电二极管D2的负端串联一个第二电阻R2到 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20K欧姆。当按键松开后,驻留在电容Cl中电量迅速的通过放电 二极管D2及第二电阻R2放掉,由于第二电阻R2足够小,使得放电时间很短,在几十毫秒之 内,这样就达到了快速泻放电容Cl中驻留电荷避免误复位的效果。根据锂离子电池电压3. 4V-4. 2V范围内,按照现行设计电路,由开/关机按键按下 到MCU进入到复位状态的时间在13秒至25秒之间,并且这个时间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相 应元件参数做适当改变。在一般情况下,便携电子产品开/关机按键时间远小于10秒,并 且其他利用该键的功能按键操作时间更短,例如手机中开/关机键作为退出键或挂断键使 用,因此,该开/关机按键的复位功能不影响利用该开/关机键的其他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增加电子产品的附加按键前提下,通过复用开/关机 按键功能,同时不影响开/关机按键的开关机功能及应用该键的其他操作功能,有效地节 约了产品空间,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达到了对芯片有效复位的目的。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 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 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 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 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 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复位 引脚,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所述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在所 述复位电路的电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 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 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PN三极管的基极;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通过第六电 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 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 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通过 第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泻放电路包括第二电阻以及与其串联的放电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串联放电二极 管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 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或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 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
6. 一种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控制单元;以及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其中,所述电路包括 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 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复位 引脚,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所述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在所述复位电路的电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 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PN三极管的基极;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通过第六电 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输出脚;电容,其负极接地,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 阻形成的串联分压电路连接至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上,同时 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电源。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泻放电路包括第二电阻以及与其串联的放电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串联所述 放电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 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或所述使能导通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 键,所述开关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用开/关机按键实现复位功能的电路,包括使能导通电路,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机按键输出脚,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使能引脚,用以隔断开/关使能引脚对复位电路的干扰;复位电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机按键,另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开/关机复位引脚,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长按时,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复位;泻放电路,其与所述复位电路并联,用以在所述开/关机按键被松开时,泻放驻留在所述复位电路的电荷。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电子产品的附加按键前提下,通过复用开/关机按键功能,同时不影响开/关机按键的开关机功能及应用该键的其他操作功能,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达到对芯片有效复位。
文档编号H03K17/22GK201789480SQ2010205176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日
发明者赵凯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