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30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信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终端领域,特别是一种遥信灯。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电系统中,由配电终端DTU对多回路线路进行智能管理,其中遥信是其基本功能之一。按国标要求,每个现场的遥信信号采集送到DTU时,为方便监测,需要将DTU遥信板卡对应的遥信灯点亮。而且,根据很多招投标技术要求,一块遥信板卡要达到30个遥信左右。

目前的主流做法,在设计遥信板卡的时候,同时设计对应数量的LED灯。由于DTU是电力的工业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产品的抗干扰能力,为保证LED做试验和在严酷环境能正常使用,只能选取满足安全要求的型号。由于LED是外露显示,必须辅之以相应的保护元件回路。这种做法既直接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遥信板卡的PCB设计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抗干扰的薄弱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干扰强,成本低和加工简单的遥信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遥信灯,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器依次相连的LED驱动电路和LED发光组件,所述LED发光组件包括若干LED接线端子,每个LED接线端子插孔内设置有LED贴片和LED导光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LED驱动电路中设置有若干与LED接线端子对应的LED单元,所述LED单元由第一电阻R41、第二电阻R 42、第三电阻R43、第四电阻R44、第五电阻R45、第一电容C46、第二电容C47、第一二极管D48、第二二极管D49和三极管Q410组成,第一电阻R41、LED灯411和第二电阻R42串联后与第三电阻R43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42一端与第四电阻R4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43一端与第四电阻R4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4分别与第一电容C46、第一二极管48和第二二极管49并联,三极管Q410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R45和电源,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10与第二电容C47并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LED驱动电路设置有30组LED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型为STM32F103VCT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一种遥信灯,采用了一种新型接线端子,直接集成了LED的导光柱,将原来外露的LED灯改为内部的贴片LED,外部替换为了纯塑料导光柱,不仅显示效果不变,而且安全得到保障,大幅度减少硬件成本,PCB设计也简单,同时导光柱也不会存在抗干扰能力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现有技术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遥信灯,包括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器2依次相连的LED驱动电路1和LED发光组件3,所述LED发光组件3包括若干LED接线端子,每个LED接线端子插孔内设置有LED贴片和LED导光柱。所述LED驱动电路1中设置有若干与LED接线端子对应的LED单元。参考图3,所述LED单元由第一电阻R41、第二电阻R42、第三电阻R43、第四电阻R44、第五电阻R45、第一电容C46、第二电容C47、第一二极管D48、第二二极管D49、三极管Q410和LED411组成,第一电阻R41、LED灯411和第二电阻R42串联后与第三电阻R43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42一端与第四电阻R4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43一端与第四电阻R4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4分别与第一电容C46、第一二极管48和第二二极管49并联,三极管Q410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R45和电源,发射极接地,三极管410与第二电容C47并联。所述LED驱动电路1设置有30组LED单元。

LED接线端子上依次设置有LED贴片和LED导光柱,本实用新型遥信灯直接集成了LED的导光柱,将原来外露的LED灯改为内部的贴片LED,外部替换为了纯塑料导光柱,不仅显示效果不变,而且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导光柱也不会存在抗干扰能力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 LED驱动电路1采用芯片74LS245D。所述控制器2型为STM32F103VCT6。

图2为遥信灯现有技术LED的电路原理图,包括保护器件和灯座,本实用新型直接集成了LED的导光柱,大幅度减少硬件成本,PCB设计也简单。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