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787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折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折断基板时所使用的折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基板的截断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的:在基板的两面形成刻划线后,沿着所形成的刻划线对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施加规定的力而折断。

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折断装置,该折断装置具备:将基板从上游向下游搬运的搬运单元、沿形成于下表面的刻划线来折断下侧基板的第一折断单元、以及沿形成于上表面的刻划线来折断上侧基板的第二折断单元。第一折断单元和第二折断单元均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处配置的折断杆和支承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0940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折断装置中,第一折断单元与第二折断单元以沿搬运方向隔开间隔而排列的方式配置。因此,会产生装置大型化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折断基板的折断装置以及折断系统。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折断装置沿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贴合而成的基板的两面形成的刻划线来折断所述基板,其中,该折断装置具备:第一折断单元,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侧;以及第二折断单元,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侧;所述第一折断单元与所述第二折断单元隔着所述基板而相互对置地配置,所述第一折断单元及所述第二折断单元分别具备:折断杆,其沿所述刻划线延伸;以及两个承接部,其配置于夹着所述折断杆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折断单元及所述第二折断单元构成为,所述折断杆能够从所述两个承接部之间出没,在所述第一折断单元的所述折断杆从所述第一折断单元的所述两个承接部之间出现时,所述第二折断单元的所述折断杆没入所述第二折断单元的所述两个承接部之间。

根据本方式的折断装置,在折断第一基板的情况下,在配置于第一基板侧的第一折断单元的两个承接部支承第一基板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二基板侧的第二折断单元的折断杆被按压至第二基板。另一方面,在折断第二基板的情况下,在配置于第二基板侧的第二折断单元的两个承接部支承第二基板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基板侧的第一折断单元的折断杆被按压至第一基板。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折断装置,通过将第一折断单元以及第二折断单元以与第一基板侧和第二基板对置的方式配置,能够将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在相同的位置折断。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折断基板。

在本方式的折断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折断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折断单元还分别具备用于对所述折断杆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这样一来,能够将折断杆相对于刻划线而以所希望的角度适当地按压。

在本方式的折断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折断杆的端部形成为v字状。这样一来,能够沿刻划线可靠地折断基板。

在本方式的折断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承接部形成为,沿水平方向横穿所述刻划线的方向的宽度随着接近所述基板而变窄。这样一来,由于承接部相对于基板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在另一方的折断杆被按压至基板时,基板容易以预期的形状挠曲。因此,能够在基板的刻划线附近产生适当的应力,从而能够顺利地折断基板。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折断基板的折断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以及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予以明确。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折断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的(b)、(c)分别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被折断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的(a)、(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折断单元的从保持构件到基板侧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折断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的(a)、(b)是详细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被折断的情况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折断装置;

12a折断单元(第一折断单元、第二折断单元);

103工作缸(第二驱动部);

106a承接部;

106d凹部(引导部);

107折断杆;

107a端部;

201电动机(第一驱动部);

202滚珠丝杠(第一驱动部);

g1、g2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附图中,为了方便而附加了相互正交的xyz轴。x-y平面平行于水平面,z轴正方向是铅垂上方。

图1的(a)是沿y轴负方向观察折断装置12时的侧视图。

折断装置12如上述那样具备两个折断单元12a。两个折断单元12a隔着在传送带11上搬运的基板g1而相互对置地配置,具有以基板1为对称面而相互对称的结构。以下,参照图1的(a)对上侧的折断单元12a的结构进行说明。

折断单元12a具备保持构件101、引导件102、工作缸103、滑动构件104、保持构件105、收容部106以及折断杆107。

保持构件101固定地设置在折断装置12内,且对沿z轴方向延伸的引导件102以及具有拉杆103a的工作缸103进行保持。滑动构件104构成为能够沿着引导件102而在z轴方向上滑动。工作缸103的拉杆103a的下端设置于滑动构件104的上表面。通过工作缸103的拉杆103a沿z轴方向移动,滑动构件104沿着引导件102而在z轴方向上移动。保持构件105设置于滑动构件104的下表面,收容部106设置于保持构件105的下表面。

在收容部106内,配置有沿着基板g1的刻划线l1、l2而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折断杆107。在折断杆107的下端形成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端部107a。折断杆107在收容部106的内部被后述的机构支承为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在收容部106的下端形成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两个承接部106a,两个承接部106a位于夹着折断杆107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收容部106、折断杆107以及收容部106的内部的机构,随后参照图2的(a)~图3进行说明。

图1的(b)是示出基板g1的下侧的第一基板被折断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的(c)是示出基板g1的上侧的第二基板被折断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基板g1沿x轴正方向被搬运,如图1的(a)所示,当刻划线l1、l2与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的位置对合时,如图1的(b)所示,折断装置12被驱动。具体而言,上侧的折断杆107被向下方驱动,从而上侧的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被按压至第二基板。另外,下侧的拉杆103a被向上方驱动,从而下侧的收容部106的承接部106a被按压至第一基板。

这样,端部107a被按压至第二基板的刻划线l2,承接部106a被按压至从第一基板的刻划线l1向x轴正方向以及x轴负方向错开了规定宽度的位置。由此,第一基板沿着刻划线l1而被折断。关于第一基板的折断,随后参照图4的(a)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基板被折断后,基板g1的位置并不移动,接下来,如图1的(c)所示,折断装置12被驱动。具体而言,上侧的折断杆107被向上方驱动,上侧的拉杆103a被向下方驱动,从而上侧收容部106的承接部106a被按压至第二基板。另外,下侧的拉杆103a被向下方驱动,下侧的折断杆107被向上方驱动,下侧的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被按压至第一基板。

这样,端部107a被按压至第一基板的刻划线l1,承接部106a被按压至从第二基板的刻划线l2向x轴正方向以及x轴负方向错开了规定宽度的位置。由此,第二基板沿刻划线l2被折断。关于第二基板的折断,随后参照图4的(b)进行详细说明。

图2的(a)、(b)和图3是示出上侧的折断装置12a的从保持构件105向下方的剖视图。图2的(a)是图2的(b)所示的a1-a2剖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所示的b1-b2剖视图,图3是图2的(a)、(b)所示的c1-c2剖视图。a1-a2剖面是与xz平面平行的剖面,b1-b2剖面是与yz平面平行的剖面,c1-c2是与xy平面平行的剖面。

如图2的(a)、(b)和图3所示,收容部106由与yz平面平行的两个壁部106b以及与xz平面平行的两个壁部106c构成。如图2的(a)、(b)所示,承接部106a形成于两个壁部106b的下端。承接部106a的外侧面向收容部106的内侧方向倾斜,从而承接部106a的x轴方向的宽度(沿水平方向横穿刻划线l1、l2的方向的宽度)随着靠近基板g1而变窄。两个壁部106c的下端被定位在比承接部106a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在被壁部106b、106c围住的空间内收容有电动机201、滚珠丝杠202、支承构件203、204以及折断杆107。电动机201设置于保持构件105的下表面。滚珠丝杠202固定于电动机201的旋转轴。支承构件203固定于滚珠丝杠202的螺母。支承构件204的上端固定于支承构件203的下表面。支承构件204的下端分为两个。支承构件204的两个下端位于沿y轴方向分开的位置,折断杆107固定于该下端。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的侧面倾斜,从而端部107a的x轴方向的宽度随着接近基板g1而变窄。即,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形成为v字状。

如图2的(a)、(b)和图3所示,在壁部106c的内侧面形成有凹部106d。在y轴正侧和y轴负侧106c的凹部106d分别收容有折断杆107的y轴正侧和y轴负侧的端部。

如图3所示,当将基板g1的y轴方向的宽度设为w1、将y轴正侧的壁部106c的内侧面与y轴负侧的壁部106c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设为w2、将y轴正侧的凹部106d的y轴正侧面与y轴负侧的凹部106d的y轴负侧面之间的间隔设为w3、将y轴正侧的壁部106c的外侧面与y轴负侧的壁部106c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设为w4时,w1~w4的关系为w1<w2<w3<w4。当将折断杆107的x轴方向的宽度设为w5、将凹部106d的x轴方向的宽度设为w6时,w5、w6的关系为w5<w6。

参照图2的(a)、(b),在折断杆107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电动机201被驱动以使滚珠丝杠202的螺母向下方移动。由此,支承折断杆107的支承构件203、204向下方移动,折断杆107向下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折断杆107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电动机201被驱动以使滚珠丝杠202的螺母向上方移动。由此,支承折断杆107的支承构件203、204向上方移动,折断杆107向上方移动。此时,折断杆107被凹部106d引导,从而可靠地仅沿上下方向移动。

图4的(a)、(b)是详细示出通过收容部106的承接部106a以及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来折断基板g1的图。图4的(a)、(b)是与图2的(a)同样的a1-a2的剖视图。

如图4的(a)所示,在第一基板被折断的情况下,上侧的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被按压至第二基板,下侧的收容部106的承接部106a被按压至第一基板的下表面。此时,基板g1向下方挠曲,从而第一基板被折断。如图4的(b)所示,在第二基板被折断的情况下,上侧的收容部106的承接部106a被按压至第二基板,下侧的折断杆107的端部107a被按压至第一基板。此时,基板g1向上方挠曲,从而第一基板被折断。

在折断基板g1、g2的第一基板的情况下,在配置于第一基板侧的折断单元12a的两个承接部106a支承第一基板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二基板侧的折断单元12a的折断杆107被按压至第二基板。另一方面,在折断基板g1、g2的第二基板的情况下,在配置于第二基板侧的折断单元12a的两个承接部106a支承第二基板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基板侧的折断单元12a的折断杆107被按压至第一基板。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折断装置12,通过将两个折断单元以与第一基板侧和第二基板对置的方式配置,能够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在相同的位置处折断。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折断基板g1、g2。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除上述以外也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机201和滚珠丝杠202通过支承构件204而在两处支承折断杆107,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支承构件204而在三处以上支承折断杆107。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构件204在沿y轴方向分开的三处以上的部位固定于折断杆10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a)、(b)所示,壁部106c的基板侧的端部位于比承接部106a的基板侧的端部更远离基板的位置。然而,不限于此,在z轴方向上,壁部106c的基板侧的端部也可以与承接部106a的基板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承接部106a虽然是图2的(a)示出的形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也可以比承接部106a的内侧面更向收容部106的外侧方向倾斜,从而在沿y轴方向观察时,承接部106a形成为v字状。另外,在沿y轴方向观察时,承接部106a的外侧面以及内侧面也可以形成为圆弧状。另外,在沿y轴方向观察时,承接部106a也可以形成为矩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收容部106的基板侧的端部连续地形成有承接部106a,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局部地形成承接部106a。另外,承接部106a的形成方向设为与刻划线平行,但也可以不与刻划线平行。另外,承接部106a形成为直线状,但也可以弯曲。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