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温控立式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683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温控立式固化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固化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温控立式固化炉。



背景技术:

固化炉用于对pcb板经表面贴装后锡焊点进行固化,以保证焊点处稳定性;目前使用的固化炉无法实现对物料的自动传输以及对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温控立式固化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自动温控立式固化炉,包括:进料履带、出料履带、固化室、升起部件、降落部件和平移部件,其中,所述升起部件与所述降落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固化室内,所述进料履带的出口与所述升起部件的入口连通,所述升起部件的出口与所述降落部件的入口为同一高度,所述平移部件将所述升起部件的出口工件平移至所述降落部件的入口,所述降落部件的出口与所述出料履带的入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固化室还包括:温度调整电路包括:

热阻丝的一端与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热阻丝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还与继电器a1的吸合开关jak1的一端、继电器b1的吸合开关jbk1的一端、继电器c的吸合开关jck的一端连接,吸合开关ja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a的一端,吸合开关jb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b的一端,吸合开关jck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c的一端,电阻ra、电阻rb以及电阻rc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

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的1号端口,整流桥的2号端口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整流桥的3号端口连接电源负极,4号端口接地;

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b3的吸合开关jbk3的一端、继电器b2的吸合开关jbk2的一端以及比较器c的正向输入端,吸合开关jbk3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a2吸合开关jak2的一端,吸合开关jak2的另一端连接比较器a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器a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源vcc1,比较器c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源vcc3,吸合开关jbk2连接比较器b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器b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源vcc2;

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a的基极,三极管qa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压源vcc1,三极管qa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a1的线圈za1的一端,线圈za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比较器b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b1的基极,三极管qb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压源vcc2,三极管qb1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b1的线圈zb1的一端,线圈zb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线圈zb1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一非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b2的基极,三极管qb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压源vcc2,三极管qb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a2的线圈za2的一端,线圈za2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比较器c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c1的基极,三极管qc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压源vcc3,三极管qc1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c的线圈zc的一端,线圈zc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线圈zc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二非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c2的基极,三极管qc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压源vcc3,三极管qc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b2的线圈zb2的一端,线圈zb2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b3的线圈zb3的一端,线圈zb3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vcc1<所述vcc2<所述vcc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进行固化时,由第一输送机构进行送料,推进机构将物料推入上升机构上,上升机构带动工件向上运行,运动到顶部后由推板机构将工件推入下降机构,下降机构带动工件下降,下降至下降机构最下位置时,推出机构将工件推至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带动工件运出,既保证了工件在固化炉内固化时间,又能批量进行固化,且进料出料无需停止固化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式固化炉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温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温控立式固化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履带50、出料履带51、固化室52、升起部件53、降落部件55和平移部件56,其中,升起部件53与降落部件55均设置在固化室52内,进料履带50的出口与所述升起部件53的入口连通,所述升起部件53的出口与所述降落部件55的入口为同一高度,该平移部件56将所述升起部件53的出口工件平移至所述降落部件55的入口,所述降落部件55的出口与所述出料履带51的入口连通,该固化室52还设置有温度调整电路。

该温度调整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

热阻丝10的一端与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热阻丝10的另一端连接,r1的一端还与继电器a1的吸合开关jak1的一端、继电器b1的吸合开关jbk1的一端、继电器c的吸合开关jck的一端连接,吸合开关ja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a的一端,吸合开关jb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b的一端,吸合开关jck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c的一端,电阻ra、电阻rb以及电阻rc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

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的1号端口,整流桥的2号端口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整流桥的3号端口连接电源负极,4号端口接地。

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b3的吸合开关jbk3的一端、继电器b2的吸合开关jbk2的一端以及比较器c的正向输入端,吸合开关jbk3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a2吸合开关jak2的一端,吸合开关jak2的另一端连接比较器a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器a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源vcc1,比较器c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源vcc3,吸合开关jbk2连接比较器b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器b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源vcc2;

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a的基极,三极管qa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压源vcc1,三极管qa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a1的线圈za1的一端,线圈za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比较器b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b1的基极,三极管qb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压源vcc2,三极管qb1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b1的线圈zb1的一端,线圈zb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线圈zb1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一非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b2的基极,三极管qb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压源vcc2,三极管qb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a2的线圈za2的一端,线圈za2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比较器c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c1的基极,三极管qc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压源vcc3,三极管qc1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c的线圈zc的一端,线圈zc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线圈zc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二非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c2的基极,三极管qc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压源vcc3,三极管qc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b2的线圈zb2的一端,线圈zb2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b3的线圈zb3的一端,线圈zb3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上述vcc1<vcc2<vcc3。

下面对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解释。对于热敏电阻,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则第二电阻r2的电压u2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u2位于vcc1与vcc2之间时,由于u2小于vcc3,比较器c输出低电平,qc1关闭,继电器zc的吸合开关jck断开,qc2导通,继电器b2的吸合开关jbk2和继电器b3的吸合开关jbk3均闭合,同理,对于比较器b来说,继电器zb1的吸合开关jbk1断开,继电器za2的吸合开关jak2闭合,由于u2大于vcc1,则比较器a输出高电平,继电器za1的吸合开关jak1闭合,此时电阻ra为并联的电阻。

当u2位于vcc2与vcc3之间时,对于由于u2小于vcc3,比较器c输出低电平,qc1关闭,继电器zc的吸合开关jck断开,qc2导通,继电器b2的吸合开关jbk2和继电器b3的吸合开关jbk3均闭合,对于比较器b来说,由于此时u2大于vcc2,比较器b输出高电平,继电器zb1的吸合开关jbk1闭合,继电器za2的吸合开关jak2断开,对于比较器a来说,由于吸合开关jak2断开,所以其不工作,所以此时并联的电阻为rb。

当u2大于vcc3时,比较器c输出高电平,qc1导通,继电器zc的吸合开关jck闭合,qc2断开,继电器b2的吸合开关jbk2和继电器b3的吸合开关jbk3均断开,此时并联的电阻r3,所以该温控电路可以依据具体的温度来选择并联何种电阻,由于并联电阻的阻值不同,会对电阻丝的电流产生影响,进而调整温度,所以其具有自动实现温度控制的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