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734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电子设备朝微型化发展,对应的电子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在实现高度集成化的同时,其产生的大量热量也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常规的依靠散热片来进行热传导的方式不适用于高热流密度的散热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100349285C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冷却的循环流动型脉动热管,该装置通过在加热和冷却之间设置粗直管、细直管以及连接两者的弯管,并在三者形成密闭通道内加入工作液体,实现热量随工作液体经粗直管传递到冷却处,在由冷却处冷却回到加热处,实现循环传递的功能;但是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大气泡夹带着短液塞沿粗通道向散热段移动过程中,当移动到靠近散热段时,短液塞下方的粗直通道的空间变大,加热段产生的压力随着空间变大其对短液塞的推力下降,并且靠近散热段时气泡也逐渐变小,由于下方的压力变小,自身气泡又变小,短液塞难以顺利完全达到散热段;小气泡夹带着长液塞沿细通道向加热段移动过程中,由于加热段加热产生的压力不仅沿粗直通道向上释放也会沿着细直管道向上释放,当小气泡夹带着长液塞靠近加热段时可以受压力影响不能顺利到达加热段;进而较难实现流体的循环传递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克服了流体循环过程中短液塞无法顺利到达散热段,长夜塞无法顺利达到加热段进而无法较好地实现流体循环传递热量的问题。

一种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包括发热部分、冷却部分以及设置在发热部分和冷却部分之间的循环管路部分,所述循环管路部分用于将发热部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冷却部分,该循环管路部分包括若干直管a、若干直管b、用于连接直管a和直管b端部的若干弯管以及用于连通直管a和直管b的导管部分;所述直管a、直管b、弯管以及导管部分组合形成密闭管路,密闭管路内填充入20%~40%的流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管部分包括一端与直管b的中下部连通的主管以及一端与主管的端部连通另一端与直管a的中部位置连通的若干支管,所述支管沿直管a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直管a的长度设置为4cm~5cm,内径设置为3mm~4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直管b的长度与直管a相同,该直管b的内径设置为1.5mm~2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弯管的中心位置靠直管a的一侧内径等于直管a的内径,其中心位置靠直管b的一侧内径等于直管b的内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管内均设置有阀门,且当其中一个阀门打开时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阀门设置为电控阀,所述发热部分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阀门信号连接,用于控制阀门的打开或关闭。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直管a和直管b沿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内径较大的直管a和内径较小的直管b以及连接两者的弯管形成密闭管路,实现了流体沿着密闭管路在发热部分和冷却部分之间循环流动,将发热部分的热量不间断传递到冷却部分,并通过在直管a和直管b之间设置导管部分,实现将直管b内阻碍长液塞下降至发热部分的压力分散至直管a内,助力短液塞顺利到达冷却部分,一举两得较好地实现流体在发热部分和冷却部分之间的顺畅循环。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导管部分分为主管和三个支管,设置支管连通直管a的上下不同位置,并且通过设置阀门和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可以根据发热部分的温度情况来控制哪个支管接通,温度较高时接通最上端的支管,温度较低时接通最下端的支管,更好地保证大气泡夹带着的短液塞能顺利上升至冷却部分。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的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2为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循环管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循环管路部分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导管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

图1为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的部分剖切示意图,图2为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循环管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循环管路部分的剖切示意图,图5为导管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循环流动型热传导管,包括发热部分1、冷却部分2以及设置在发热部分1和冷却部分2之间的循环管路部分3,所述循环管路部分3用于将发热部分1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冷却部分2,该循环管路部分3包括若干直管a31、若干直管b32、用于连接直管a31和直管b32端部的若干弯管33以及用于连通直管a31和直管b32的导管部分34;所述直管a31、直管b32、弯管33以及导管部分34组合形成密闭管路,密闭管路内填充入20%~40%的流体。

通过设置内径较大的直管a31和内径较小的直管b32以及连接两者的弯管33形成密闭管路,实现了流体沿着密闭管路在发热部分1和冷却部分2之间循环流动,将发热部分1的热量不间断传递到冷却部分2,并通过在直管a31和直管b32之间设置导管部分34,实现将直管b32内阻碍长液塞7下降至发热部分1的压力分散至直管a31内,助力短液塞5顺利到达冷却部分,一举两得较好地实现流体在发热部分1和冷却部分2之间的顺畅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部分34包括一端与直管b32的中下部连通的主管341以及一端与主管341的端部连通另一端与直管a31的中部位置连通的若干支管342,所述支管342沿直管a3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管a31的长度设置为4cm~5cm,内径设置为3mm~4mm;所述直管b32的长度与直管a31相同,该直管b32的内径设置为1.5mm~2mm;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33的中心位置靠直管a31的一侧内径等于直管a31的内径,其中心位置靠直管b32的一侧内径等于直管b32的内径;该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大气泡4带着短液塞5能顺利进入冷却部分2的弯管33内,防止在达到弯管33口时,由于弯管33口径比大气泡4小而导致大气泡4无法进入弯管33。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342内均设置有阀门343,且当其中一个阀门343打开时其余阀门343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阀门343设置为电控阀,所述发热部分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阀门343信号连接,用于控制阀门343的打开或关闭。

通过将导管部分34分为主管341和三个支管342,设置支管342连通直管a31的上下不同位置,并且通过设置阀门343和温度传感器11实现了可以根据发热部分1的温度情况来控制哪个支管342接通,温度较高时接通最上端的支管342,温度较低时接通最下端的支管342,更好地保证大气泡4夹带着的短液塞5能顺利上升至冷却部分2。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管a31和直管b32沿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

工作时,密闭通道内的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液塞和气塞,在发热部分1的加热作用下形成大气泡4并且液塞变为短液塞5,在发热部分1和冷却部分2直接的压差作用下,大气泡4夹带着短液塞5沿着直管a向冷却部分2流动,当大气泡4和短液塞5到达冷却部分后,散热冷凝,大气泡4变为小气泡6,短液塞5也随之变为长液塞7,小气泡6夹带着长液塞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直管b下降,流向发热部分1,完成一次循环,其中当大气泡4夹带着短液塞5移动过某个支管342后下方的压力变小可能无法继续推动大气泡4夹带着短液塞5继续向冷却部分上升,此时导管部分34将直管b32下段部的压力转移至直管a31内也就是大气泡4夹带着短液塞5的下方对大气泡4夹带着短液塞5的继续上身起到一个辅助推动的作用,同时由于直管b32下段的压力得到了转移分散使得小气泡6夹带着长液塞7能克服下方热压的作用顺利下降至发热部分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