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撑增益效果的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166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具有支撑增益效果的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温板;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支撑增益效果的均温板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均温板结构形态设计上,通常是通过一块基板及一块盖板于该二者周边通过冲压手段形成折边并相互结合固定的方式成型其内部封闭腔室;此种现有均温板结构当其设置体积规格较大而相对具有较佳板厚时,其结构强度基本上并不成问题,组装于计算机或其它装置时能够承受正常压力而无变形之虞; 然而,当均温板因应计算机装置产品进行薄型化设计时,因其板厚以及腔室高度均大幅缩减,如此一来造成其基板及盖板于组装锁固过程中及完成组装后难以承受较大作用力而容易产生形变现象,从而影响其热传导效果。

基于前段所述问题,后续虽有相关业界从均温板的内部封闭腔室中通过设置支撑体的方式产生支撑作用,包括增设实心柱体、基板或盖板冲压形成弧面状支撑缘、利用毛细组织成型支撑形状等,然而,此等现有结构强化形态仍有其未尽完善之处,例如以其中增设实心柱体的方式而言,支撑效果虽然较佳,但制程中要进行配置定位较为困难费时,此外实心柱体的分布数量过多会直接影响内部工作液及蒸汽流动的顺畅性;另就该基板或盖板冲压形成弧面状支撑缘的方式而言,容易导致基板或盖板平整度不佳的问题,且支撑的刚性效果不佳;再就所述利用毛细组织成型支撑形状的形态而言,除了制程施作较为困难之外,同样存在支撑刚性效果不佳的问题与缺憾。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均温板结构形态所存在的问题,如何研发出一种能够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构造,实为有待相关业界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针对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式均温板结构形态为目标加以思索创新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支撑增益效果的均温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热传导面以及一内面,其中所述热传导面与一设定发热源的实质接触范围界定出一导热区域;

一盖板,与所述基板呈彼此间隔配置关系,该盖板具有一顶面以及与所述基板间隔相对的一底面;

一框件,呈一围框体形态夹置定位于所述基板内面与所述盖板底面之间的周侧部位;

一真空腔室,通过所述基板内面、所述盖板底面以及所述框件三者之间相对形成的内部封闭空间所构成,且该真空腔室中设有一个以上的毛细组织、支撑部以及工作液,其中所述支撑部顶撑于所述基板内面与所述盖板底面之间;以及

二内伸支撑臂,分别连设于所述框件的相对二处,该二内伸支撑臂均具有一内伸端,又该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之间呈彼此间隔分开的配置关系,且该二内伸支撑臂顶撑于所述基板内面与所述盖板底面之间;

一流体通道部,通过该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之间彼此间隔分开配置关系所相对界定形成;

且其中,该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延伸长度,须伸至对应所述基板的热传导面所界定的导热区域范围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更设有一弯曲部或一分叉部。

2.上述方案中,所述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之间呈彼此相互对齐或彼此相互错位的间隔配置关系。

3.上述方案中,所述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前置间隔处设有呈内凹形态的一副流体通道部。

4.上述方案中,所述二内伸支撑臂与所述基板、所述盖板设有相互对位贯穿的至少二锁固孔。

5.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或所述盖板的周侧部位形成有冲压成型的曲折缘部。

6.上述方案中,所述框件一处设有一断开间隙,所述断开间隙用以作为所述真空腔室的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通道之用,并于完成所述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工序之后以一填缝封口剂料封闭该断开间隙。

7.上述方案中,所述框件一处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用以作为所述真空腔室的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通道之用,并于完成所述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工序之后以一填缝封口剂料封闭该穿孔。

8.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一处设有断面呈曲折形状的一作业用贯穿隙缝,所述作业用贯穿隙缝用以作为所述真空腔室的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通道之用,并于完成所述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工序之后以一填缝封口剂料封闭该作业用贯穿隙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支撑增益效果的均温板,主要通过基板、盖板、框件、真空腔室、内伸支撑臂、流体通道部等构成以及该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延伸长度须伸至对应基板的热传导面所界定的导热区域范围内等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现有结构而言,可通过所述框件具有间隔配置二内伸支撑臂的创新形态技术特征,以使均温板能够在兼顾薄型化架构下,获得一种结构简单、利于成型而制造成本低且具有较佳支撑刚性效果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均温板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均温板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均温板较佳实施例的细部分解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均温板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均温板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伸支撑臂内伸端形态的另一实施例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伸支撑臂内伸端设副流体通道部的实施例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伸支撑臂与基板、盖板设有相对位贯穿的锁固孔的实施例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及盖板周侧部位形成曲折缘部的实施例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框件设有一穿孔的实施例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件设有一作业用贯穿隙缝的实施例图。

以上附图中:A.均温板;05.发热源;10.基板;11.热传导面;12.内面;13.导热区域;15.曲折缘部;20.盖板;21.顶面;22.底面;25.曲折缘部;30.框件;31.内伸支撑臂;31B.内伸支撑臂;31C.内伸支撑臂;32.内伸端;32B.内伸端;32C.内伸端;33.流体通道部;34.副流体通道部;35.断开间隙;36.填缝封口剂料;37.穿孔;38.作业用贯穿隙缝;40.真空腔室;41.毛细组织;42.支撑部;50.锁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请参阅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限制;

所述均温板A 包括下述构成:一基板10,具有一热传导面11及一内面12,其中该热传导面11与一设定发热源05(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实质接触范围界定出一导热区域13;一盖板20,与该基板10呈彼此间隔配置关系,该盖板20具有一顶面21以及与该基板10间隔相对的一底面22;一框件30,呈一围框体形态夹置定位于该基板10内面与该盖板20底面之间的周侧部位;一真空腔室40,通过该基板10内面12、该盖板20底面22以及该框件30三者之间相对形成的内部封闭空间所构成,且该真空腔室40中设有一个以上的毛细组织41、支撑部42(可为但不限于设成柱体、毛细组织等形态)以及工作液(图面省略绘示),其中所述支撑部42顶撑于该基板10内面12与该盖板20底面22之间;二内伸支撑臂31,分别连设于该框件30的相对二处,该二内伸支撑臂31均具有一内伸端32,又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之间呈彼此间隔分开的配置关系,且该二内伸支撑臂31顶撑于该基板10内面12与该盖板20底面22之间;一流体通道部33,为通过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之间彼此间隔分开配置关系所相对界定形成;且其中,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延伸长度,须伸至对应该基板10的热传导面11所界定的导热区域13范围内。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形态与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均温板A产品实际应用上如图4所示,为通过该基板10的热传导面11抵靠接触于该发热源05(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通过基板10导入的热,会使得真空腔室40内的工作液因升温而汽化,从而将热温快速均匀地传导至真空腔室40各部位而达到均热的目的;而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中,主要通过该框件30的相对二处分别连设有二内伸支撑臂31,且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之间彼此呈间隔分开配置关系而相对界定形成所述流体通道部33,且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延伸长度须伸至对应基板10的热传导面11所界定的导热区域13范围内的形态特征,以使该真空腔室40中原本结构强度最为软弱的区域(即对应该导热区域13的范围)能够获得刚性支撑作用,而能确实有效承受均温板A产品于组装过程中及组装完成之后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且就制程面而言,所述内伸支撑臂31连同框件30可通过简单、快速而成本低的金属板件冲断技术加以成型,可符合较佳的产业经济效益,同时要达到薄型化规格要求亦是可轻易具体实现,举例而言,该框件30若采用1.5mm的板厚即可达到薄型化空间要求,且此种板厚的金属框件无论抗压及抗弯均可符合本产品要求。

其中,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更设有一弯曲部或一分叉部;此部份如图6所示二内伸支撑臂31B的内伸端32B,各别设为弯曲部及分叉部的不同形态。

其中,该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之间呈彼此相互对齐或彼此相互错位的间隔配置关系;此部份如图5所示的二内伸支撑臂31的内伸端32 之间,为设成彼此相互对齐的间隔配置关系;另如图6所示的二内伸支撑臂31B的内伸端32B之间,则设成彼此相互错位的间隔配置关系,且本例中,其相异内伸端32B的形状亦不相同。

如图7所示,本例中,该二内伸支撑臂31C的内伸端32C前置间隔处更设有呈内凹形态的一副流体通道部34。

如图8所示,本例中,该二内伸支撑臂31与该基板10、盖板20更设有相互对位贯穿的至少二锁固孔50。

如图9所示,本例中,该基板10或该盖板20的周侧部位更形成有冲压成型的曲折缘部15、25。

如图1~3所示,本例中,该框件30一处更设有一断开间隙35,所述断开间隙35用以作为该真空腔室40的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通道之用,并于完成所述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工序之后以一填缝封口剂料36(如焊料,仅标示于图1)封闭该断开间隙35。

如图10所示,本例中,该框件30一处更设有一穿孔37,所述穿孔37用以作为该真空腔室40的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通道之用,并于完成所述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工序之后以一填缝封口剂料(如焊料,图未绘示)封闭该穿孔37。

如图11所示,本例中,该盖板20一处更设有断面呈曲折形状的一作业用贯穿隙缝38,所述作业用贯穿隙缝38用以作为该真空腔室40的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通道之用,并于完成所述抽真空与工作液灌注工序之后以一填缝封口剂料(如焊料,图未绘示)封闭该作业用贯穿隙缝38。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支撑增益效果的均温板,主要通过基板、盖板、框件、真空腔室、内伸支撑臂、流体通道部等构成以及该二内伸支撑臂的内伸端延伸长度须伸至对应基板的热传导面所界定的导热区域范围内等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现有结构而言,可通过所述框件具有间隔配置二内伸支撑臂的创新形态技术特征,以使均温板能够在兼顾薄型化架构下,获得一种结构简单、利于成型而制造成本低且具有较佳支撑刚性效果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