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672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电源盒。



背景技术:

电源盒作为电气装置内的常规部件,包括盒体、安装至盒体内的驱动电路板以及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输出线材,输出线材可以连接电气装置内功能元件,驱动电路板能够对所接收到的市电进行调整并通过输出线材输出至功能元件,使得功能元件能够正常工作。

然而,目前的电源盒的盒体一般为聚碳酸酯材料(即PC材料)制备,聚碳酸酯材料是一种分子链内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但生产成本很高,这使得由聚碳酸酯材料制得的电源盒性价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盒,以解决现有电源盒性价比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盒,包括;

由聚丙烯制成的盒体,包括底板、安装至所述底板的盖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驱动组件,所述电源盒还包括自所述盒体内穿出的输入线材和输出线材,所述底板和/或盖板上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包括齿状卡持面,所述输入线材和/或输出线材卡持于所述齿状卡持面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至所述底板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电路板,所述输入线材和输出线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盖板均设置有卡持部,所述输入线材和输出线材卡持于所述底板上卡持部的齿状卡持面和盖板上卡持部的齿状卡持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盖板均具有两个卡持部,所述底板的两个卡持部位于所述盒体的相对侧,所述底板的卡持部与所述盖板的卡持部对齐排布。

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部以及自顶部周侧延伸而出的上侧围板,所述底板包括与所述顶部相对设置的底部以及自所述底部周侧延伸而出的下侧围板,所述上侧围板和下侧围板卡扣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中上侧围板与所述卡持部连接;所述底板中下侧围板与所述卡持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下侧围板与底部配合形成底板腔,所述两个卡持部将所述底板分割成用于收容驱动电路板的中间腔以及位于中间腔相对两侧的外围腔。

优选的,所述两个外围腔相对于中间腔呈中心对称排布。

优选的,所述上侧围板和下侧围板的连接处形成有相对布置的出线孔和入线孔,所述输入线贯穿所述入线孔并延伸至所述盒体外围,所述输出线贯穿所述出线孔并延伸至所述盒体外围。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比重为1.1g/cm3;所述盒体的收缩率在0.6%-1%范围内。

优选的,在ISO527的测试标准下、50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拉伸轻度在38MPa;在ISO527的测试标准下、50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伸长率在6.6%;在ISO178的测试标准下、2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弯曲强度在55MPa;在ISO178的测试标准下、2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弯曲模量在2500MPa;在ISO180的测试标准下、23℃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在8.6KJ/m2

优选的,在ISO75-2的测试标准下、0.454MPa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热变形温度在130℃;在IEC60695-10-2的测试标准下,所述盒体的球压温度在125℃。

优选的,在IEC60093的测试标准下,所述盒体的体积电阻率在1016Ω·cm;在UL94的测试标准下、1.6mm或3.2mm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阻燃性在HB Class;在IEC60093的测试标准下、2.0mm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灼热丝温度在650℃。

优选的,所述预设材料还包括矿粉和玻璃纤维。

优选的,所述预设材料还包括聚烯烃类弹性体、钛白粉、云母粉、抗氧剂、润滑剂。

优选的,所述盒体为注塑成型。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盒的盒体主要采用聚丙烯材料,相对于常见的PC材料,降低了盒体的生产成本,同时还保证电源盒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得电源盒能够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同时电源盒内输入和输出线材的位置很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源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源盒的部分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源盒的拆解图,此时驱动组件被隐藏。

图4为图3所示电源盒内盖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源盒的拆解图,此时驱动组件被隐藏。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源盒的拆解图,此时驱动组件被隐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源盒10a,这种电源盒10a可以配合电气装置(未图示)来使用。在实际应用中,电气装置可以是照明装置,电气装置内功能元件即为例如LED元件的发光单元。

电源盒10a包括盒体11a以及驱动组件12a。盒体11a用于遮挡和保护驱动组件12a,驱动组件12a可以获取外部电力并将电力调整至可以供前述电气装置内功能元件使用的状态。

盒体11a是通过预设材料制备的,这种预设材料可以包括聚丙烯。在实际应用中,聚丙烯在盒体中的重量占比在36%以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PC材料所制备得到的电源盒,通过聚丙烯为主的预设材料所制备的电源盒的盒体,兼具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和成本优势,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当然,利用聚丙烯为主的预设材料来制备电源盒,其工艺和设备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并且,前述利用聚丙烯为主的预设材料制备的电源盒的盒体11a还具有如下特性:所述盒体的比重为1.1g/cm3、收缩率在0.6%-1%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在ISO1183的测试标准下、23℃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比重为1.1g/cm3;在ISO2577的测试标准下、23℃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收缩率在0.6%-1%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在ISO527的测试标准下、50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拉伸轻度在38MPa;在ISO527的测试标准下、50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伸长率在6.6%;在ISO178的测试标准下、2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弯曲强度在55MPa;在ISO178的测试标准下、2mm/min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弯曲模量在2500MPa;在ISO180的测试标准下、23℃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在8.6KJ/m2。

在一实施例中,在ISO75-2的测试标准下、0.454MPa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热变形温度在130℃;在IEC60695-10-2的测试标准下,所述盒体的球压温度在125℃。

在一实施例中,在IEC60093的测试标准下,所述盒体a的体积电阻率在1016Ω·cm;在UL94的测试标准下、1.6mm或3.2mm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阻燃性在HB Class;在IEC60093的测试标准下、2.0mm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盒体的灼热丝温度在650℃。

当然,基于其他测试标准和测试条件,盒体的特性也会有适应性变化,在此不做赘述。由于电源盒的盒体具有上述特性,盒体11a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以及不俗的热性能,这种组分下的盒体11a具有高刚性、高耐热性、低收缩、低翘曲、高稳定性。使得盒体11a能够胜任电源盒的各种苛刻应用场景,例如应用于户外。同时,由于盒体11a应用的聚丙烯材料,大大降低了盒体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1a所采用所述预设材料还包括矿粉和玻璃纤维。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材料的成分还包括聚烯烃类弹性体、钛白粉、云母粉、抗氧剂、润滑剂,所述钛白粉为表面经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钛白粉。优选的,所述钛白粉为锐钛型钛白粉或金红石型钛白粉。通过这些材料注塑成型,则可以制备出盒体11,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为业内成熟技术,在此再不做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预设材料通过聚丙烯材料来取代目前常见的PC材料,降低了预设材料的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矿粉和玻璃纤维,大大提高了盒体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得盒体11a具有高刚性、高耐热性、低收缩、低翘曲、高稳定性。拓展了聚丙烯材料在电气装置领域的应用。

盒体11a可以包括底板111a以及盖板112a,底板111a和盖板112a均可以通过前述预设材料制备,且底板111a和盖板112a内聚丙烯的重量占比均可以在36%以上。

盖板112a安装至底板111a并与底板111a配合形成一个收容腔(未图示),收容腔位于底板111a和盖板112a之间。盖板112a可以包括与底板111a相对设置甚至平行设置的顶部1121a以及自顶部1121a周侧延伸而出的上侧围板1122a,上侧围板1122a与底板111a可以通过例如螺钉方式相互配接。并且如果上侧围板1122a与底板111a通过螺钉(未图示)连接时,螺钉可以是2个并位于底板111a的对角线方向上。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1a大致呈方形并包括纵长方向D,上侧围板1122a包括沿纵长方向D排布的两个长侧分部11221a以及连接两个长侧分部11221a的两个短侧分部11222a,长侧分部11221a和短侧分部11222a依次连接并环绕在整个顶部1121a的周侧。其中,长侧分部11221a和短侧分部11222a相互垂直且二者均与底板111a垂直。

盒体11a还包括位于盖板111a边沿的至少两个盖板锁定部114a,盖板锁定部114a包括盖板锁定通孔1141a。可以通过螺钉穿过该盖板锁定通孔1141a将盒体11a锁定至目标区域。

底板111a呈平整板状并包括间隔排布的若干定位孔1111a,定位孔1111a排布于所述底板111a的边沿并以缺口形式体现。侧部的末端形成定位凸柱(未图示),所述定位凸柱穿置于所述定位孔1111a。

驱动组件12a包括驱动电路板121a以及电性连接驱动电路板121a的输入线材122a和输出线材123a,驱动电路板121a安装于底板112a上,盒体11a包括输入孔(未图示)和输出孔113a,所述输入孔和输出孔113a是完全位于盒体11a上并分别开设于一短侧分部11222a上;所述输入线材122a通过所述输入孔延伸至所述盒体11a外围,所述输出线材123a通过所述输出孔113a延伸至盒体外围。

底板111a上与盖板112a配合的表面形成有下侧围板1112a,下侧围板1112a环绕形成于驱动电路板121a的周侧,在盖板112a安装至底板111a时,下侧围板1112a与盖板112的上侧围板1122a的贴合,或卡扣再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输入线材122a和输出线材123a还可以贯穿底板111a与盖板112a的连接处,即贯穿下侧围板1112a与上侧围板1122a的连接处,进而延伸至盒体外围。输入孔和输出孔是位于下侧围板1112a与上侧围板1122a的连接处的,输入孔和输出孔可以是通过位于下侧围板1112a与上侧围板1122a的缺口组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1a还形成有卡持部1113a,卡持部1113a具有齿状卡持面11131a,输入线材122a和输出线材123a中至少一个卡持于这个齿状卡持面11131a,通过齿状所提供的摩擦力,使得线材安装更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卡持部1113a的数量为两个并分置于底板111a的相对两侧,输入线材122a和输出线材123a均卡持于一个齿状卡持面11131a上。甚至说,盖板112a也可以包括数量和位置均与底板111a上卡持部1113a对应的卡持部(未图示),输入线材122a和输出线材123a均可以通过上下两个方向的齿状卡持面卡紧,保证线材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底板111a上的卡持部1113a与下围挡板1112a连接,卡持部1113a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底板111a上相对两侧,以将位底板111a分割成用于收容驱动电路板121a的中间腔(未标号)以及位于中间腔相对两侧的外围腔。在实际应用中,底板上两个外围腔相对于中间腔呈中心对称排布。

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示范性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盒10b,与前述实施例相比,驱动组件保持一致。盒体11b内底板111b的形状与前述实施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底板111b的外围线条更连续。盒体11b内盖板112b的形状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较大。

盖板112b同样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个长侧边部11221b以及两个短侧边部11222b,区别在于,两个短侧边部11222b与顶部1121b配合形成喇叭状,即两个短侧边部11222b均与底部1121b交错成钝角。此时的,长侧边部11221b呈倒T状。

结合图4所示,所述短侧分部11222b包括与所述顶部1121b连接的第一部分112221b、与所述第一部分112221b交错设置的第二部分112222b,所述第二部分112222b垂直连接所述底板111b。

在实际应用中,短侧分部11222b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2221b和第二部分112222b的第三部分112223b和第四部分112224b,所述第三部分112223b和第四部分112224b交错设置。优选的,第一部分112221b和第二部分112222b交错成锐角,所述第三部分112223b和第四部分112224b交错成钝角,所述第一部分112221b和第三部分112223b交错成钝角。

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示范性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盒10c,与前述实施例相比,驱动组件保持一致。盒体11c显得更为狭长,可以适用一些更狭长的电气设备。底板111c和盖板112c显得更为修长,并且底板111c上设置有相对布置的平行围板1112c,平行围板1112c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沿纵长方向延伸。

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再一示范性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盒10d,与前述实施例相比,驱动组件保持一致。盒体11d同样更为狭长,可以适用一些更狭长的电气设备。底板111d呈完全平整状并无例如围板之间的凸起。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