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自动控制的室外节能隔热通讯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237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自动控制的室外节能隔热通讯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自动控制的室外节能隔热通讯机柜。



背景技术:

室外通讯机柜内常放置大量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的高效稳定工作,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工作环境,要求温度、相对湿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空气清洁度要求也较高,而这些电子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在对这些电子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的过程中,会将室外空气带入到机柜中,破坏机柜里的空气环境,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现有的一些机柜采用单片机控制或基于PLC的制冷系统对机柜内进行降温,此类机柜的控制系统元件较多,增加了整体成本和故障率,不利于大量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自动控制的室外节能隔热通讯机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自动控制的室外节能隔热通讯机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设备支架与蓄电池和设置在柜体外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设备支架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半导体制冷器供电,所述柜体包括对开设置的柜门、顶部盖板和三面柜壁,所述对开设置的柜门上设置有电控锁,还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物联网控制终端和设置在柜体底部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物联网控制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IP协议传输模块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电气连接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柜体的柜门内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流幕布的出风口和吸气口,所述电控锁上连接有联动开关,所述联动开关控制空气压缩机工作,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通过风道连接到所述气流幕布的吸气口,输出端通过风道连接到所述气流幕布的出风口,所述柜门、顶部盖板和三面柜壁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顶部盖板和三面柜壁从外到内依次为铝质防辐射层、氧化锆隔热涂层、第一合成树脂基板、ABS支撑板、第二合成树脂基板、聚氨酯硬泡层和表面装饰层,所述第一合成树脂基板、ABS支撑板和第二合成树脂基板围成中空结构的空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成树脂基板和第二合成树脂基板的材质为PVC、PB、PPR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ABS支撑板垂直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第二合成树脂基板设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ABS支撑板锯齿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ABS支撑板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第二合成树脂基板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

作为优选,所述ABS支撑板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第二合成树脂基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中空的柜门、柜壁将柜内和柜外的温度隔离;通过设置的空气幕布使得在对电子设备检修维护时,仍然保持柜内柜外的空气隔绝,使柜内空气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太阳能电池则能够实现机柜的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柜壁结构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柜壁结构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柜壁结构三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柜壁结构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自动控制的室外节能隔热通讯机柜,包括柜体1、设置在柜体1内的设备支架2与蓄电池3和设置在柜体1外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设备支架2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20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连接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为半导体制冷器201供电,所述柜体1包括对开设置的柜门101、顶部盖板102和三面柜壁103,所述对开设置的柜门101上设置有电控锁5,还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的物联网控制终端202和设置在柜体1底部的空气压缩机7,所述物联网控制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IP协议传输模块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电气连接半导体制冷器201,所述柜体1的柜门101内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流幕布的出风口8和吸气口9,所述电控锁5上连接有联动开关6,所述联动开关6控制空气压缩机7工作,所述空气压缩机7的输入端702通过风道连接到所述气流幕布的吸气口9,输出端701通过风道连接到所述气流幕布的出风口8,所述柜门101、顶部盖板102和三面柜壁103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柜门101、顶部盖板102和三面柜壁103从外到内依次为铝质防辐射层11、氧化锆隔热涂层12、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ABS支撑板14、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聚氨酯硬泡层16和表面装饰层17,所述ABS支撑板14垂直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设置,所述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ABS支撑板14和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围成中空结构的空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和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的材质为PVC、PB、PPR中的一种。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ABS支撑板14锯齿形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ABS支撑板14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之间的夹角为15度;

如图5所示,所述ABS支撑板14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之间的夹角为75度。

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ABS支撑板14与第一合成树脂基板13、第二合成树脂基板15之间的夹角为60度。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的实施本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