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94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盒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



背景技术:

电源盒拥有体积小、安装方便、供电稳定性高等有点,在各行各业用途广泛。电源盒内安装的都是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集成在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会发热,因此需要设置散热结构进行散热,以防止电子元器件烧坏。一般电源盒的散热结构都是引风直接吹向电路板,通过直接风吹带走电子元器件发出的热量。但这样的散热形式,散热装置引入的风没有任何缓冲空间,等于直接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一并吹到电子元器件上,电子元器件对作为导电体的水尤其敏感,若过多的水分和杂质进入电源盒内,极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电源盒的正常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源盒散热装置引入的风没有任何缓冲空间、风带着空气中的杂质水分直接吹向电源盒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包括盒体、盒盖、散热风扇和缓风结构,缓风结构包括通风齿槽和隔板,通风齿槽设置在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隔板有两块,平行设置在盒体内,且两块隔板分别与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形成缓风空间;隔板上设置有风扇安装口,风扇安装口正对电源盒内的电路板,散热风扇安装在风扇安装口前。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盒体的前板上设置有透风排水孔,透风排水孔具体位于缓风空间底部。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盒体上还设置有防水接头。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防水接头包括容线棒、内盖、内防水环;所述棒为中空结构,内防水环紧贴容线棒内壁设置,在容线棒上非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一圈隔环,内盖安装在容线棒前端;容线棒后端端部设置为紧固结构,紧固结构将穿入容线棒的电线扎收紧。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紧固结构包括收紧条和收紧外盖,收紧外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容线棒后端设置有相配合的外螺纹,且收紧外盖内壁设置为尾部收窄的圆锥内壁;收紧条为围成一圈的若干长条,长条与收紧外盖的旋紧方向成夹角。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防水接头还包括防水胶垫,防水胶垫设置在容线棒上,位于隔环和内盖之间。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盒体的开口处向内延伸出一圈承托段,承托段平行于盒体底部,承托段端部连接有一圈防水槽边,防水槽边垂直于承托段,且防水槽边顶部还设置有一圈往外翻、与防水槽边垂直的外翻边;盒盖的底部相应设置有一圈防水钩边,防水钩边往内翻、与盒盖的侧边垂直;盖合后,盒体和盒盖形成类似“Z”形的防水通道。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还包括保护内盖,保护内盖与盒体形成封闭空间,将电路板封闭在内。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保护内盖形状为“L”型,“L”型保护内盖的长板与防水槽边的左右两边连接,使短板刚好碰到盒体底部,且保护内盖的短板底部设置有一个透线孔。

所述的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其中,通风齿槽设置为突出于盒体的长方体形状,且将通风齿槽的入风口设置于长方体底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风结构,能够对散热风扇引入电源盒内的外部风进行缓冲,减少风中的杂质和水分,能够配合直接风吹的散热方式,有效减少水分对电源盒内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此外,还设置了防水接头和特殊的盒体盒盖盖合结构,能进一步防止外部水分进入电源盒内,有效提高电源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示意图。

图2是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内部结构图。

图3是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底部视图。

图4是防水接头剖视图。

图5是防水接头紧固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保护内盖后的图2所示方向剖视图。

图7是图6的A处放大图。

图8是保护内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8,一种带有缓风结构的电源盒,主要包括盒体1、盒盖2、散热风扇403和缓风结构4。其中,缓风结构包括通风齿槽401和隔板402,通风齿槽401设置在盒体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隔板402有两块,平行设置在盒体1内,且两块隔板401分别与盒体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形成缓风空间404。隔板401上设置有风扇安装口,风扇安装口的位置正对电源盒内的电路板,散热风扇403安装在风扇安装口前,具体参见图2。当散热风扇403将外界的风从通风齿槽401引入时,由于隔板402与盒体1的侧板形成了一个缓风空间404,从通风齿槽401进入的风流速降低,吸力变小,空气中的尘埃就不会被大量吸入,而被吸入的少量尘埃会粘附在缓风空间404内壁上。这样,风经过缓风空间404后,会变得比较纯净,比较纯净的风再从风扇安装口进入电源盒内部。缓风结构4设置在盒体1两侧,由于对流运动,从盒体1一边通风齿槽401引入的风会从盒体1另一边的通风齿槽401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带走电源盒内部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

具体的,散热风扇403的功率是恒定的,即散热风扇403的吸风量是恒定的。当只有一个入风口时,入风风速是比较大的,而入风口越多,每个入风口的风速就会越小,即吸力越小,越不容易吸入尘埃。因此,可以在盒体1的前板上设置有透风排水孔5,透风排水孔5可设置多个,并设置于缓风空间404底部时效果较好,具体参见图3。设置了透风排水孔5后,相当于增加了入风口,能够进一步降低入风风速,配合缓风空间404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并且,一般电源盒都是悬挂安装的,由于重力作用,若缓风空间404内有杂质和水分,可以经由透风排水孔5流出,不会淤积在缓风空间404内。

进一步,可以将通风齿槽401设置成突出于盒体1的长方体形状,并将通风齿槽401的入风口设置在长方体底部,即与盒体1侧板非平行的位置。这样,通风齿槽401内相当于也有一个细小的缓冲空间,外部的风从通风齿槽401底部进入时,首先在通风齿槽401内有一个小的缓冲,这个缓冲也有助于冲散风中的杂质和水分,经缓冲后的风再进入缓风空间404形成更大的乱流缓冲,风就被进一步净化了。

为了进一步防止水进入电源盒内,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在外部设备电线接入的接线口处,可以设置防水接头6。参见图4和图5,防水接头包括容线棒601、内盖603、内防水环602。容线棒601为中空结构,内防水环紧贴容线棒601内壁设置,在容线棒601上非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一圈隔环604,隔环604的直径大于电源盒上的接线孔直径。安装时,将容线棒601前端穿过接线孔伸入电源盒内,再使用内盖603固定,使隔环604和内盖603分别紧贴电源盒盒板的外侧和内侧,这样能有效防止水从接线孔进入电源盒盒体1内。容线棒601后端端部设置为紧固结构,紧固结构将穿入容线棒601的电线扎收紧,这样能有效防止水从容线棒601后端进入电源盒盒体1内。而且,电源盒一般安装在较高处,即外部设备的电线是往上伸入电源盒连接的,由于地心引力,电线容易脱落,设置紧固结构能收紧、固定电线,防止电线摇摆脱落。具体的,紧固结构包括收紧条606和收紧外盖607。收紧外盖607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容线棒601后端设置有相配合的外螺纹,且收紧外盖607内壁设置为尾部收窄的圆锥内壁,具体的,收紧外盖607远离电源盒的一端为尾部。收紧条606为围成一圈的若干长条,长条与收紧外盖607的旋紧方向成夹角,若干长条呈分散型,能够调节固紧电线的程度又不会像普通结构一样压迫电线。随着收紧外盖607逐渐旋紧,收紧外盖607的圆锥内壁逐渐将收紧条606收紧,这样能将接入容线棒601的电线扎收紧,具体参见图5。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可以增加一个防水胶垫605,具体的,防水胶垫605设置在电源盒盒体1外侧、隔环604和内盖603之间,即隔环604和内盖603配合将防水胶垫605和电源盒盒体1夹紧。为了能更好地夹紧防水胶垫605,隔环604的直径可设计为稍大于防水胶垫605的直径。设置防水胶垫605能更有效地防止水从电源盒上的接线通孔进入电源盒。为了方便调节隔环604与内盖603将电源盒和防水胶垫605夹紧的程度,具体地,容线棒601前端上设置有外螺纹,内盖603内壁设置有相配合的内螺纹,这样旋转即可完成固定,且可方便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夹紧程度。具体的,可以将旋紧外盖607和内盖603外形设置为六角形,更加方便人手安装和拆卸,也方便使用工具夹持。同时,旋紧外盖607和内盖603表面可以设置防滑纹,以防在安装时手滑。

除了接线处有可能进水,电源盒的盒体1和盒盖2开合的地方也可能进水。为了防止水从盒体1和盒盖2开合的地方进入,可以对盒体1和盒盖2的结构进行改造,使其盖合后不容易进水。参见图6-图8,盒体1的开口处向内延伸出一圈承托段100,承托段100平行于盒体1底部,承托段100端部连接有一圈防水槽边101,防水槽边101垂直于承托段100,且防水槽边101顶部还设置有一圈往外翻、与防水槽边101垂直的外翻边102。为了配合盒体1的开口结构,盒盖2的底部相应设置有一圈防水钩边201,防水钩边201往内翻、与盒盖2的侧边垂直;盖合后,盒体1和盒盖2形成一个曲折的、类似“Z”形的防水通道。即外界的水至少要通过“Z”字形曲折轨迹才能进入到电源盒内,具体进水轨迹如图4虚线及箭头所示。对于外界的无动力杂质水分而言,完成这个轨迹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特殊的盒体1和盒盖2结构互相配合盖合时,能够大大增加外界杂质水分进入电源盒的难度,即有效减少杂质水分的进入,有助于提高电源盒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保护电源盒内的电路板107和各电子元器件,还可以在盒体1内设置保护内盖104,保护内盖104与盒体1形成封闭空间,将电路板107封闭在内。具体的,参见图6和图8,保护内盖104具体形状可以设置为“L”型,“L”型保护内盖104的长板与盒体1的左右侧板连接,使短板刚好碰到盒体1底部,并在保护内盖104底部留出一个透线孔105。参见图8,保护内盖104的长板的左右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片108,安装片108共有四片,分别安装在长板的四个角,与长板垂直,且安装片108上设置有安装孔。保护内盖104通过螺钉与盒体1防水槽边101左右两边连接,螺钉穿入保护内盖104上安装片108的安装孔完成连接。透线孔105具体形状为长方形,开孔位置正对电源盒内电路板的接线孔位置,使电路板的接线孔从保护内盖104露出,方便接线。保护内盖104的设置使电路板107的暴露面积大大减少,可以更好地保护电路板107。为了方便读取电源盒内的电量信息等,在保护内盖104的长板上还设置有液晶显示块106,将液晶显示块106接入电路板107,配合相应的控制程序,即可实时观察电源盒的相关信息。

为了方便使用,盒盖2可以使用翻盖连接件3与盒体1连接。具体的,翻盖连接件3可以选用常见的转轴翻盖件。为了保证承重和方便安装,盒体1上设置有三个挂钩103,两个分别设置在盒体1顶部两侧,一个设置在盒体1底部中间,具体参见图2。三个挂钩103恰好为三角形的定点,能够有效保证承重,又不妨碍接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风结构,能够对散热风扇引入电源盒内的外部风进行缓冲,减少风中的杂质和水分,能够配合直接风吹的散热方式,有效减少水分对电源盒内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此外,还设置了防水接头和特殊的盒体盒盖盖合结构,能进一步防止外部水分进入电源盒内,有效提高电源盒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