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9070发布日期:2018-06-08 20:0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电热毯。



背景技术:

电热毯是常见的取暖设备之一,在冬季时铺在床上用于居民睡觉取暖。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热毯主要包括发热线和毯本体,制造电热毯时,将若干发热线固定设置于毯本体内部并使该发热线的外壁与毯本体直接接触。在使用电热毯时,将发热线通电后,发热线产生的热量通过毯本体专递至人体,从而实现人体对人体供暖。由于传统电热毯的毯本体内设置的发热线与发热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电热毯在使用时,发热线直接对毯本体进行传热,使得部分与发热线相接触的毯本体的温度升高,从而无法实现对人体进行均匀地传热,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电热毯在使用时,发热线直接对毯本体进行传热,使得部分与发热线相接触的毯本体的温度升高,从而无法实现对人体进行均匀地传热,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热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电热毯,包括毯本体、发热线以及传热机构,所述传热机构具有一传热面,所述传热机构通过所述传热面将所述发热线释放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毯本体,所述传热面与毯本体相配合,使得当所述传热机构接收所述发热线释放的热量时,所述毯本体的温度均匀升高。

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发热线通电后温度升高,在所述传热机构与所述发热线的配合下,发热线释放的热量被所述传热机构吸收,并通过所述传热面传递至毯本体,在所述传热面与所述毯本体的配合下,使得所述传热机构接收所述发热线释放的热量时,所述毯本体的温度均匀升高,从而保证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解决了传统的电热毯在使用时,发热线直接对毯本体进行传热,使得部分与发热线相接触的毯本体的温度升高,从而无法实现对人体进行均匀地传热,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传热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毯本体上,所述发热线设置于所述气囊内,当所述发热线释放热量时,所述发热线对所述气囊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通过在所述毯本体上设置气囊,使得当需要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将所述气囊充满气体。发热线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气囊内的气体中,使得气囊内侧的气体的温度均匀升高,从而发热线产生热量通过气体均匀地传递至气囊内壁,进而均匀地传递至毯本体。由于人在睡觉时身体经常会在床上翻滚,因而在翻滚时人体对气囊产生挤压,使得气囊内侧的气体发生相对流动,从而使得气囊内侧的气体进行混合,使得气囊内侧各处的气体温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毯本体的温度更加均匀。当所述新型的电热毯使用完毕后,需要收起并进行放置时,将所述气囊内侧的气体放掉,从而不会对电热毯的放置造成影响,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在所述气囊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发热线,使得当所述气囊内充满气体时,所述发热线与所述气囊的内壁隔开。

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的过程中,当发热线与气囊内壁相接触时,发热线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气囊内壁,从而造成所述气囊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进而使得毯本体的温度不均匀。

通过设置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发热线的配合下,当所述气囊内充满气体时,发热线与气囊内壁隔开,避免了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发热线与所述气囊的内壁相接触,确保了在对毯本体加热时,毯本体的温度能够均匀地升高。

由于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所述发热线与气囊内壁隔开,因而当人体睡在电热毯上时,身体不会对发热线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了在睡觉的过程中发热线对人体产生作用力,进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由于传统的电热毯的发热线与毯本体直接接触,因而在对电热毯进行清洗时,容易对发热线进行拉扯,从而容易拉断发热线。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电热毯在进行清洗时,将气囊内充满气体,由于此时发热线与气囊的内壁隔开,因而在对所述毯本体进行清洗时,不会造成对所述发热线的拉扯。解决了传统的电热毯在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容易拉断发热线的问题。提高了发热线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拉力绳,所述拉力绳两端分别与气囊的上侧和下侧连接,使得当所述气囊内侧充满气体时,所述气囊呈板状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拉力绳,当气囊内充满气体时,所述拉力绳被绷直,起到了支撑发热线的作用,避免了发热线与气囊内壁相接触。同时,当不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将气囊内的气体放掉后,所述拉力绳不会对电热毯的放置造成影响,从而十分方便。通过将所述拉力绳的一端与所述气囊的上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的下侧相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拉力绳的配合下,在向气囊内充气的过程中,当气囊膨胀致使所述拉力绳被绷直后,在所述拉力绳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气囊无法继续膨胀,此时所述拉力绳起到了限制所述气囊膨胀的作用,同时使得所述毯本体能够自动撑开,进而使得所述新型的电热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气囊内设置有若干分割部,所述分割部之间相互配合,将所述气囊的内侧分割为至少两个腔体,所述发热线包括至少两根发热线节段,每一个腔体内至少设置有一根发热线节段。

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节段并联在导线节段上,导线节段与电源线导电连接,所述导线节段上设置有导线开关,所述导线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导线节段与所述电源线之间的通断状态。

电热毯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只有小孩睡在电热毯上,或者其他对电热毯的使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若此时电热毯的发热线全部投入使用时,将会造成电能的浪费。通过将所述气囊分割成至少两个腔体,从而可以根据对电热毯的使用面积的需要对相应的腔体进行充气,待相应的独立气囊充满气体后,打开相应导线节段上设置的导线开关,使得所述新型的电热毯的部分被使用的区域能够进行发热。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电热毯能够相人体供热,同时又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新型的电热毯还包括计算机、温度传感器以及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的电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毯本体内,所述电控开关设置于所述电源线上,所述计算机分别与所述电控开关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在实际生活中,因使用电热毯而被烧死或烧死的人不占少数,其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当电热毯在深夜发生故障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很难立即离开电热毯,从而造成事故。

通过在所述毯本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在电源线上设置电控开关,同时使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控开关分别与计算机相连接。当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接通电源,在计算机上输入使用电热毯时的最低温度值与最高温度值。电热毯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毯本体的温度数据并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接收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当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低于在计算机上设置的最低温度值时,计算机控制电控开关,使发热线与电源连通,当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低于在计算机上设置的最高温度值时,计算机控制电控开关,使发热线与电源断开。

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若电热毯发生故障使得电热毯温度持续升高,当电热毯的温度升高到高于在计算机上设定的所述最高温度值时,计算机控制电控开关使电源线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毯本体与人体相接触的表面为接触面,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接触面。

通过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靠近所述接触面处,从而使得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更加接近于人体所感受到的温度,进而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由于传统电热毯的毯本体内设置的发热线与发热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电热毯在使用时,发热线直接对毯本体进行传热,使得部分与发热线相接触的毯本体的温度升高,从而传统的电热毯无法实现对人体进行均匀地传热,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气囊与发热线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气囊设置于毯本体内侧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气囊与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毯本体内侧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图中标记:1-毯本体,2-发热线,3-气囊,4-拉力绳,5-分割部,6-发热线节段,7-导线节段,8-电源线,9-导线开关,10-计算机,11-温度传感器,12-电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的电热毯,包括毯本体1、发热线2以及传热机构,所述传热机构具有一传热面,所述传热机构通过所述传热面将所述发热线2释放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毯本体1,所述传热面与毯本体1相配合,使得当所述传热机构接收所述发热线2释放的热量时,所述毯本体1的温度均匀升高。

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发热线2通电后温度升高,在所述传热机构与所述发热线2的配合下,发热线2释放的热量被所述传热机构吸收,并通过所述传热面传递至毯本体1,在所述传热面与所述毯本体1的配合下,使得所述传热机构接收所述发热线2释放的热量时,所述毯本体1的温度均匀升高,从而保证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解决了传统的电热毯在使用时,发热线2直接对毯本体1进行传热,使得部分与发热线2相接触的毯本体1的温度升高,从而无法实现对人体进行均匀地传热,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传热机构包括气囊3,所述气囊3设置在所述毯本体1上,所述发热线2设置于所述气囊3内,当所述发热线2释放热量时,所述发热线2对所述气囊3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通过在所述毯本体1上设置气囊3,使得当需要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将所述气囊3充满气体。发热线2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气囊3内的气体中,使得气囊3内侧的气体的温度均匀升高,从而发热线2产生热量通过气体均匀地传递至气囊3内壁,进而均匀地传递至毯本体1。由于人在睡觉时身体经常会在床上翻滚,因而在翻滚时人体对气囊3产生挤压,使得气囊3内侧的气体发生相对流动,从而使得气囊3内侧的气体进行混合,使得气囊3内侧各处的气体温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毯本体1的温度更加均匀。当所述新型的电热毯使用完毕后,需要收起并进行放置时,将所述气囊3内侧的气体放掉,从而不会对电热毯的放置造成影响,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在所述气囊3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发热线2,使得当所述气囊3内充满气体时,所述发热线2与所述气囊3的内壁隔开。

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的过程中,当发热线2与气囊3内壁相接触时,发热线2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气囊3内壁,从而造成所述气囊3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进而使得毯本体1的温度不均匀。

通过设置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发热线2的配合下,当所述气囊3内充满气体时,发热线2与气囊3内壁隔开,避免了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发热线2与所述气囊3的内壁相接触,确保了在对毯本体1加热时,毯本体1的温度能够均匀地升高。

由于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所述发热线2与气囊3内壁隔开,因而当人体睡在电热毯上时,身体不会对发热线2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了在睡觉的过程中发热线2对人体产生作用力,进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由于传统的电热毯的发热线2与毯本体1直接接触,因而在对电热毯进行清洗时,容易对发热线2进行拉扯,从而容易拉断发热线2。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电热毯在进行清洗时,将气囊3内充满气体,由于此时发热线2与气囊3的内壁隔开,因而在对所述毯本体1进行清洗时,不会造成对所述发热线2的拉扯。解决了传统的电热毯在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容易拉断发热线2的问题。提高了发热线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拉力绳4,所述拉力绳4两端分别与气囊3的上侧和下侧连接,使得当所述气囊3内侧充满气体时,所述气囊3呈板状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拉力绳4,当气囊3内充满气体时,所述拉力绳4被绷直,起到了支撑发热线2的作用,避免了发热线2与气囊3内壁相接触。同时,当不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将气囊3内的气体放掉后,所述拉力绳4不会对电热毯的放置造成影响,从而十分方便。通过将所述拉力绳4的一端与所述气囊3的上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3的下侧相连接,在所述气囊3与所述拉力绳4的配合下,在向气囊3内充气的过程中,当气囊3膨胀致使所述拉力绳4被绷直后,在所述拉力绳4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气囊3无法继续膨胀,此时所述拉力绳4起到了限制所述气囊3膨胀的作用,同时使得所述毯本体1能够自动撑开,进而使得所述新型的电热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气囊3内设置有若干分割部5,所述分割部5之间相互配合,将所述气囊3的内侧分割为至少两个腔体,所述发热线2包括至少两根发热线节段6,每一个腔体内至少设置有一根发热线节段6。

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节段6并联在导线节段7上,导线节段7与电源线8导电连接,所述导线节段7上设置有导线开关9,所述导线开关9用于控制所述导线节段7与所述电源线8之间的通断状态。

电热毯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只有小孩睡在电热毯上,或者其他对电热毯的使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若此时电热毯的发热线2全部投入使用时,将会造成电能的浪费。通过将所述气囊3分割成至少两个腔体,从而可以根据对电热毯的使用面积的需要对相应的腔体进行充气,待相应的独立气囊3充满气体后,打开相应导线节段7上设置的导线开关9,使得所述新型的电热毯的部分被使用的区域能够进行发热。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电热毯能够相人体供热,同时又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新型的电热毯还包括计算机10、温度传感器11以及由所述计算机10控制的电控开关12,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所述毯本体1内,所述电控开关12设置于所述电源线8上,所述计算机10分别与所述电控开关1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1相连接。

在实际生活中,因使用电热毯而被烧死或烧死的人不占少数,其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当电热毯在深夜发生故障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很难立即离开电热毯,从而造成事故。

通过在所述毯本体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11,并在电源线8上设置电控开关12,同时使温度传感器11以及电控开关12分别与计算机10相连接。当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接通电源,在计算机10上输入使用电热毯时的最低温度值与最高温度值。电热毯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1实时采集毯本体1的温度数据并发送至计算机10,计算机10接收温度传感器11发送的数据,当温度传感器11采集的温度数据低于在计算机10上设置的最低温度值时,计算机10控制电控开关12,使发热线2与电源连通,当温度传感器11采集的温度数据低于在计算机10上设置的最高温度值时,计算机10控制电控开关12,使发热线2与电源断开。

在使用所述新型的电热毯时,若电热毯发生故障使得电热毯温度持续升高,当电热毯的温度升高到高于在计算机10上设定的所述最高温度值时,计算机10控制电控开关12使电源线8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毯本体1与人体相接触的表面为接触面,所述温度传感器11靠近所述接触面。

通过将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靠近所述接触面处,从而使得所述温度传感器11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更加接近于人体所感受到的温度,进而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