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705发布日期:2018-07-20 22:2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光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冷光片(电激发光片Electro Luminescent简称EL或冷光片)的结构,以PET基材的透明导电膜的导电面上印刷一层电致发光粉油墨,再在电致发光粉油墨上叠加印刷一层钡粉油墨,再在钡粉油墨上印刷一层导电银浆,当在导电膜的导电层及导电银浆间施加一定电压及频率的交流电(一般在30-150V 50-2000Hz),因钡粉的高介电常数且钡粉夹加在导电膜的导电层及导电银浆间,所可以增加导电膜及导电银浆间的电场强度,而电致发光粉油墨也在导电膜的导电层及导电银浆间,所以处于透明导电膜的导电层及导电银浆间的电致发光油墨便产生荧光,荧光从透明导电膜端射出,便成为一种发光元器件。钡粉的高介电常数增加了导电膜及导电银浆间的电场强度,所以电致发光粉发出的荧光强度也被增强。但是,因传统冷光片本身的结构,钡粉层是不透光的,所以其出射光线方向是从导电膜基材方向射出,所以在很多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提供了新的结构,形成新型发光元器件,使得冷光片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扩大,增加冷光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它包括膜片基材;所述膜片基材从下至上印刷有下导电层、钡粉油墨层和电致发光粉油墨层;所述电致发光粉油墨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设置有透明绝缘层;所述上透明导电层为将导电材料镀在电致发光粉油墨层的上表面而形成的,或是在电致发光粉油墨层的上表面印刷一层透明导电银浆而形成的;所述上透明导电层的光穿透率为5-99%。

优选的,所述膜片基材为PET基材、PC基材、有机玻璃基材、玻璃基材、PE基材、PP基材、尼龙基材、电木基材或玻璃纤维板基板,其厚度为0.01-2mm。

优选的,所述下导电层的面积不大于膜片基材的面积,所述下导电层的形状根据实际需求为任意形状。

优选的,所述下导电层为将导电材料镀在膜片基材的上表面而形成的,镀层的厚度为0.001-1微米。

优选的,所述下导电层为在膜片基材的上表面印刷一层导电银浆而形成的,厚度为1-100微米。

优选的,所述上透明导电层为镀层时,厚度为0.001-1微米;所述上透明导电层为透明导电银浆时,厚度为1-100微米。

优选的,所述透明绝缘层为采用紫外线固化或温度固化的油墨,透光率为5-9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提供了新的结构,形成新型发光元器件,使得冷光片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扩大,增加冷光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它包括膜片基材1;所述膜片基材1从下至上印刷有下导电层2、钡粉油墨层3和电致发光粉油墨层4;所述电致发光粉油墨层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透明导电层5;所述透明导电层5上设置有透明绝缘层6;所述上透明导电层5为将导电材料镀在电致发光粉油墨层4的上表面而形成的,或是在电致发光粉油墨层4的上表面印刷一层透明导电银浆而形成的;所述上透明导电层5的光穿透率为5-99%;所述膜片基材1为PET基材、PC基材、有机玻璃基材、玻璃基材、PE基材、PP基材、尼龙基材、电木基材或玻璃纤维板基板,其厚度为0.01-2mm;所述下导电层2的面积不大于膜片基材1的面积,所述下导电层2的形状根据实际需求为任意形状;所述下导电层2为将导电材料镀在膜片基材1的上表面而形成的,镀层的厚度为0.001-1微米,或是在膜片基材1的上表面印刷一层导电银浆而形成的,厚度为1-100微米;所述上透明导电层5为镀层时,厚度为0.001-1微米;所述上透明导电层5为透明导电银浆时,厚度为1-100微米;所述透明绝缘层6为采用紫外线固化或温度固化的油墨,透光率为5-99%。

本实施例的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下导电层为通过电镀,蒸镀,溅镀的方法将ITO,铜,铝,银,金,镍,铬,锡或不锈钢等导电度好的材料镀在膜片基材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上透明导电层为通过电镀,蒸镀,溅镀的方法将ITO,铜,铝,银,金,镍,铬,锡或不锈钢等导电度好的材料镀在膜片基材上,其相对于下导电层有了透光率的要求,透光率为5%-99%。

本实施例的一种出射光线反向射出的冷光片结构,提供了新的结构,形成新型发光元器件,其透光的方向与传统的冷光片从透明PET片射出相反,使得冷光片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扩大,增加冷光片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