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柜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812发布日期:2018-07-20 22:2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气柜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体铸造的电气柜壳体,尤其是体积较大,厚度较厚的铝合金电气柜壳体,因局部壁厚不均匀,在铸造成型后,一些部分会出现缩裂,一些部分内部会出现气孔,严重影响电气柜壳的机械性能和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铸造成功率高的电气柜壳,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柜壳体,包括电气柜壳本体,所述电气柜壳本体包括电气柜正面壳和与所述电气柜正面壳相连的侧面壳,所述侧面壳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与正面壳相平行的安装面,所述侧面壳包括右侧面壳、上顶面壳、左侧面壳和下底面壳,所述电气柜正面壳设置有圆形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周围形成第一凸台,所述下底面壳上设置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周围形成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四周均匀分布设置四个方形加强块,通过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凸台相连,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电气柜正面壳相接,所述正面壳内侧设置有一段第二加厚条,所述第二加厚条末端与第二凸台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面的厚度为15-22毫米。所述安装面厚度厚于所述正面壳体,使得该电气柜壳在安装后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和机械振动而不被破坏。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台的厚度为60-90毫米,所述第一凸台关于所述正面壳对称凸出。所述圆孔处为电气柜壳主要受外力处,因此厚度较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台在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周围设置有加厚区,所述加厚区厚度为6-10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凸台的厚度为10-20毫米。所述出线口周围设置第二凸台,能够有效地加强这一区域的机械强度,增加电气柜壳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加厚条宽度为14-19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20-28毫米。加强筋的设置可以使得加强块与第一凸台间有效导通,使得金属液体能够给容易的通过加强块补充到第一凸台处。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块的厚度为20-30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正面壳内侧靠近下底面壳的地方还设置有与第二加厚条相平行的第三加厚条。

优选的是,所述正面壳,侧面壳厚度相同,为5-8毫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圆形孔周围为主要受力部分,因此设置凸台,所述下底面壳出线口部分也是使用过程中易开裂部位,因此沿出线口周围设置加厚凸台,所述安装面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整个箱体的重量,同时考虑到相关设备在运行时产生振动等原因,因此设计厚度大于所述正面壳体厚度。

在铸造过程中考虑到在这些地方壁厚较厚,浇铸成型时冷却的比较慢,在铸造过程中,因为电气柜壳局部壁厚不均匀,先冷却凝固的地方会将后冷却凝固的地方的液体金属吸走,从而导致这些壁厚较厚的地方中部容易形成缩孔,塌陷等缺点,导致成型后的电气柜壳外观不好,或者缺陷处机械强度不足而导致电气柜壳在长时间工作后结构被破坏,产生开裂。因此通过设置加厚条,使得在铸造该电气柜壳的过程中,这些加厚条成为补缩通道,金属液体能够通过该补缩通道补入这些壁厚较厚的地方,避免出现缩孔、塌陷等缺点,使得本电气柜壳的成品率得到显著提高,产品的外形也会得到改善,极大提高了工件的铸造工艺性。同时铸造结束后这些加厚条会留到电气柜上,对于产品的机械强度能够有效加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幅度节省铸造材料,同时提供一个结构可靠,铸造成品率高的电气柜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H-H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铸造成功率高的电气柜壳,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柜壳体,包括电气柜壳本体,所述电气柜壳本体包括电气柜正面壳和与所述电气柜正面壳相连的侧面壳,所述侧面壳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与正面壳相平行的安装面8,所述侧面壳包括右侧面壳、上顶面壳、左侧面壳和下底面壳,所述电气柜正面壳设置有圆形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1周围形成第一凸台4,所述下底面壳上设置出线口9,所述出线口9周围形成第二凸台10,所述第一凸台4四周均匀分布设置四个方形加强块1,通过加强筋2与所述第一凸台4相连,所述第二凸台10与所述电气柜正面壳相接,所述正面壳内侧设置有一段第二加厚条6,所述第二加厚条6末端与第二凸台10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面8的厚度为15-22毫米。所述安装面8厚度厚于所述正面壳体,使得该电气柜壳在安装后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和机械振动而不被破坏。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台4的厚度为60-90毫米,所述第一凸台4关于所述正面壳对称凸出。所述圆孔3处为电气柜壳主要受外力处,因此厚度较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台4在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周围设置有加厚区5,所述加厚区5厚度为6-10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凸台10的厚度为10-20毫米。所述出线口9周围设置第二凸台10,能够有效地加强这一区域的机械强度,增加电气柜壳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加厚条6的宽度为14-19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筋2的宽度为20-28毫米。加强筋2的设置可以使得加强块1与第一凸台4间有效导通,使得金属液体能够给容易的通过加强块1补充到第一凸台4处。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块1的厚度为20-30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正面壳内侧靠近下底面壳的地方还设置有与第二加厚条6相平行的第三加厚条7。

优选的是,所述正面壳,侧面壳厚度相同,为5-8毫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电气柜工作状态下受受力较大或者结构易被破坏的地方设置加厚区,同时考虑这些加厚区在铸造过程中因壁厚不均匀而容易形成缩孔,塌陷等缺点,导致成型后的电气柜壳外观不好,或者缺陷处机械强度不足而导致电气柜壳在长时间工作后结构被破坏,产生开裂等问题。通过设置加厚条,使得在铸造该电气柜壳的过程中,这些加厚条成为补缩通道,金属液体能够通过该补缩通道补入这些壁厚较厚的地方,避免出现缩孔、塌陷等缺点,使得本电气柜壳的成品率得到显著提高,产品的外形也会得到改善,极大提高了工件的铸造工艺性。同时铸造结束后这些加厚条会留到电气柜上,对于产品的机械强度能够有效加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幅度节省铸造材料,同时提供一个结构可靠,铸造成品率高的电气柜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