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9779发布日期:2018-08-04 15: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视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开机指示灯作为各种类型电视机中的极小的部件,但是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用于指示电视机开机或者遥控指令,方便了大家查看和判断电视机的状态以及遥控指令的有效。

现有电视机的开机指示灯从各个小品牌到大品牌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显示情况:(1)开机指示灯在接通电源后一直为红色状态,开机过程完成后指示灯变为绿色,这个过程往往会出现指示灯突然闪一下又恢复正常的现象;(2)接通电源后为间隔一定时间亮起的红灯,开机后变为常亮状态或者常灭状态;以上两种囊括了市面上大部分电视机指示灯模式。以上情况可总结为如下特征:一是指示灯改变颜色来表示机器状态的改变,二是指示灯通过改变指示灯熄灭的时间来表示机器状态的变化。由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限制,在生活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因为指示灯控制过程相似性过高,导致开机过程指示灯显示比较单一,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同时还不利于品牌的区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视机,旨在解决开机过程指示灯显示比较单一,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视机,包括电视主体及设置在所述电视主体上的控制电路及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品字形排布,所述电视主体具有供所述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的光透出的指示灯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指示灯至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至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的直线距离;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电视机从待机状态切换进入开机状态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进入呼吸点亮模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电视机开机完成后,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中进入呼吸熄灭模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中进入呼吸熄灭模式的同时,降低所述第一指示灯的亮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驱动所述第一指示灯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驱动所述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MOS管;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三极管、第三二极管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视机还包括第四指示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还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在电视机从待机状态切换进入开机状态的过程中,驱动所述第四指示灯工作。

优选地,所述的电视机还包括PCB板及设置在所述PCB上的第一阻光件和第二阻光件,所述控制电路、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在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上形成第一光线叠加区域,所述第一光线叠加区域为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连线在所述指示灯区域上所指向的区域,所述第一阻光件设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连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一光线叠加区域之间,所述第一阻光件用于减弱经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连线射向所述第一光线叠加区域光强;

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在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上形成第二光线叠加区域,所述第二光线叠加区域为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连线在所述指示灯区域上所指向的区域,所述第二阻光件设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的连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光线叠加区域,所述第二阻光件用于减弱经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的连线射向所述第一光线叠加区域光强。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光件和第二阻光件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子元件。

优选地,所述电视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视主体上的的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为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与控制电路共同作用的方式。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控制器。此时,通过第一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驱动第一指示灯在开机过程中做动态呼吸点亮,通过第二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驱动第二指示灯、第三指示灯在开机过程做呼吸点亮,当开机过程完成后,第二指示灯、第三指示灯亮度逐渐降低直至熄灭,第一指示灯亮度增强直至稳定在预设的范围值后保持常亮,如此,形成了光的动态呼吸效果。同时,在显示灯PCB布板上使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成品字排列,使光照尽量均匀分布,还增加两个挡光元件,从而减弱光场重叠区域的叠加光强,最后在灯光显示方向增加弧形透光元件,增加光显示的整体性,使动态开机效果显示更为明显。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手段,解决了显示灯在开机过程中指示灯控制过程相似性过高,导致指示灯开机过程中显示比较单一的问题,增加了开机过程的观赏性效果,能使用户更为方便的区分品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视机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视机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视机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视机中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视机中控制信号时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视机,包括电视主体及设置在电视主体上的控制电路301及与控制电路301电连接的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该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为发光二极管。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品字形排布,电视主体具有供所述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的光透出的指示灯显示区域;第一指示灯302至指示灯显示区域的直线距离小于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至指示灯显示区域的直线距离。该指示灯显示区域可以是将电视机前边框的对应位置设置成透光区域以形成,也可以是将电视机前边框的对应位置开孔后,再设置透光部件实现,例如,所述电视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视主体上的的透光罩401,所述透光罩401为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透光罩401可为各种形状,本实施例优选为弧形透光元件,用于增加光显示的整体性和加强视觉上的动态伸缩效果,使动态开机效果显示更为明显。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1用于在电视机从待机状态切换进入开机状态的过程中,控制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进入呼吸点亮模式,以使得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的亮度呈逐渐加强的动态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与控制电路301共同作用的方式。其中控制电路301控制驱动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在开机过程做呼吸点亮,形成了光的动态呼吸效果。同时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成品字排列,能减少单个光源造成的亮度不够、色彩单一、显示单一的问题。并且,解决了显示灯在开机过程中指示灯控制过程相似性过高,导致指示灯开机过程中显示比较单一的问题,增加了开机过程的观赏性效果,能使用户更为方便的区分品牌。

此外,除了上述控制,控制电路301还可进一步用于在电视机开机完成后,控制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中进入呼吸熄灭模式。

其中,开机完成后,控制电路301发出第二控制信号KEY1给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从而调节流过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使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的亮度随着占空比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当第二控制信号KEY1的占空比高,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的亮度就高,反之亦然,从而形成动态光强变化效果。此时,第二控制信号KEY1可以为同一个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也可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开控制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同一控制信号源。

此外,除了上述控制,控制电路301还可进一步用于在控制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中进入呼吸熄灭模式的同时,降低第一指示灯302的亮度。

其中,开机完成后,控制电路301发出第二控制信号KEY1给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使其逐渐熄灭,控制电路301还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使第一指示灯302稍稍降低亮度,此时,第一控制信号LIGHT-S和第二控制信号KEY1共同作用,形成指示灯显示光从两边向中间收缩的效果,指示性强,便于识别,且富有美感。并且,第一指示灯302稍稍降低亮度可以保护眼睛,提升用户体验舒适度。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控制电路301包括控制器305、第一驱动电路306和第二驱动电路307,其中,第一驱动电路306,用于基于控制器305的控制驱动第一指示灯302工作;第二驱动电路307,用于基于控制器305的控制驱动所述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工作。

其中,第一驱动电路306将控制器所给的第一控制信号LIGHT-S和第三控制信号LED-R发送给第一指示灯302,以驱动第一指示灯302工作,第二驱动电路307将第二控制信号KEY1发送给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以驱动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工作。此时,将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分开用不同的驱动电路去控制,造成单一指示灯显示亮度变化的多样,多个指示灯变化叠加,从而实现总体动态伸缩效果。

可选地,第一驱动电路306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L1、第二二极管L2、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和第一MOS管Q1;第一驱动电路306的第一电源输入端V1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L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L1的负极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为第一驱动电路306的第二电源输入端V2;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控制器305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二二极管L2的负极接地;第二二极管L2的正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控制器305的第二端口连接。

其中,如图2和5所示,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控制信号LIGHT-S为低电平,第三控制信号LED-R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截止,第一二极管L1所在通路截止,第一二极管L1不亮。第二二极管L2通路导通,第二二极管L2亮。

当电视机处于开机过程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LIGHT-S为PWM信号,第三控制信号LED-R为低电平。当PWM为高脉冲时,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此时第一三极管Q2、第一MOS管Q1之间形成通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306的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电流通过与第一二极管L1之间的通路,从而第一二极管L1亮。且因为第一控制信号LIGHT-S为PWM的信号,在电路中经过电子元器件的作用,第一三极管Q2集电极的PWM信号相位与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的相位相反,所以流入指示灯1的信号相位与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相反,这样第一二极管L1的亮度随着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的PWM信号的相位变化产生明暗变化,达成呼吸灯效果。当电视机开机完成后,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稍微降低一下脉冲幅度,对应第一二极管L1亮度稍稍降低但不会熄灭,中途遥控电视机时,电视机接收到控制信号,控制器305会发出一个高低脉冲的切换信号给第一二极管L1,使第一二极管L1熄灭一下又恢复亮度(熄灭时间由控制信号给出)。

可选地,第二驱动电路307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三极管Q4、第三二极管L3及第四二极管L4;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路307的第一电源输入端V3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L3的正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L4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L3的负极与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二极管L4的负极和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控制器305的第三端口连接。

其中,如图3所示,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二控制信号KEY1为低电平,第三三极管Q4截止,第二驱动电路307无法形成通路。当电视机处于开机状态时,控制器305发出的的第二控制信号KEY1也为PWM信号,但第二控制信号KEY1与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的占空比不同,当信号KEY1为高电平,第二指示灯303、第三指示灯304、第二三极管Q3与控制器305的通路导通,此时,流经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的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KEY1的相位相反,指示灯2和指示灯3随着第二控制信号KEY1的占空比变化产生明暗变化,第二二极管L2和第三二极管L3的亮度变化同步。其中,第一二极管L1的占空比变化幅度控制的稍微小一些,第二二极管L2和第三二极管L3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变化幅度控制的稍微大一些(0%-100%),这样可以产生让光的伸缩效果更加明显,使产品开机过程更加具有观赏性;以上占空比的调节过程可通过控制器305实现。

第二控制信号KEY1,在开机完成后,高脉冲信号会慢慢降低为低脉冲信号,直至完全熄灭,保持常灭。

以上从待机到开机再到完成开机,第一二极管L1、第二二极管L2和第三指示灯304形成了动态的光显示效果,经过特定信号的控制,实现光的呼吸动态效果显示。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电视机还包括第四指示灯308,第一驱动电路还用于基于控制器305的控制在电视机从待机状态切换进入开机状态的过程中,驱动第四指示灯308工作。

其中,该第四指示灯308为发光二极管。第三控制信号LED-R经第三驱动电路单独控制第四指示灯308,此时的控制信号仅有高低电平两种状态,当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第三控制信号LED-R为高电平,控制器305与第四指示灯308通路导通,第四指示灯308亮;当指示灯装置处于开机状态,第三控制信号LED-R为低电平,控制器305与第四指示灯308通路断开,第四指示灯308不亮。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的电视机还包括PCB板及设置在PCB上的第一阻光件402和第二阻光件403,控制电路301、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均设置在PCB板上;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二指示灯303发出的光线在指示灯显示区域上形成第一光线叠加区域,第一光线叠加区域为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二指示灯303连线在指示灯区域上所指向的区域,第一阻光件402设于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二指示灯303的连线上,且位于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一光线叠加区域之间,第一阻光件402用于减弱经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二指示灯303的连线射向第一光线叠加区域光强;

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三指示灯304在指示灯显示区域上形成第二光线叠加区域,第二光线叠加区域为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三指示灯304连线在指示灯区域上所指向的区域,第二阻光件403设于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三指示灯304的连线上,且位于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二光线叠加区域,第二阻光件403用于减弱经第一指示灯302和第三指示灯304的连线射向第一光线叠加区域光强。

此外,第一阻光件402和第二阻光件403为控制电路301的电子元件。电视机还包括设于电视主体上的透光罩401,透光罩401为指示灯显示区域。

其中,根据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相对位置,通过非相干光叠加原理计算出所述光线叠加区域在特定位置与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连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得到所需挡光元件的长度或者宽度。优选为电阻元件直接排布在PCB上的方式实现。挡光元件能滤去光照强度加强区域的叠加强光效果,增加光显示的柔和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第三指示灯304等元器件成品字排列,控制器305、第一驱动电路306和第二驱动电路307同时控制灯的明暗变化的电路控制与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指示灯的呼吸和动态伸缩效果。其具体作用过程如下:

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第三控制信号LED-R为高电平,控制器305与第四指示灯308通路导通,第四指示灯308亮。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第二控制信号KEY1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2、第一MOS管Q1和第三三极管Q4为截止状态,相应通路断开,第一指示灯302、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不亮;

当电视机处于开机过程时,第三控制信号LED-R为低电平,控制器305与第四指示灯308通路断开,第四指示灯308不亮,同时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第二控制信号KEY1也有信号输入,此时作用过程如下:

(1)第一控制信号LIGHT-S为高脉冲时,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此时第一三极管Q2、第一MOS管Q1之间形成通路,第一指示灯302亮。因为第一控制信号LIGHT-S为PWM信号,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PWM信号,且相位与第一控制信号LIGHT-S相反,这样第一指示灯302则有明暗变化,产生呼吸效果。当第一控制信号LIGHT-S为低脉冲时,第一三极管Q2不导通,第一指示灯302不亮。

(2)第二控制信号KEY1为高脉冲时,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所述第三三极管Q4和第七电阻R7形成通路,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同时亮。因为第二控制信号KEY1为PWM信号,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为PWM信号,相位与第二控制信号KEY1为低脉冲相反,这样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有明暗变化,产生呼吸效果。当第二控制信号KEY1为低脉冲时,第三三极管Q4不导通,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不亮。

当电视机处于开机状态,信号KEY1逐渐由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即占空比0%),第二指示灯303和第三指示灯304同时灭、信号LIGHT_S切换为高电平(即占空比100%),第一指示灯302常亮,通过软件将亮度调暗,此时通过遥控器遥控电视,每按下一次按键第一指示灯302闪烁一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